您当前的位置:股票 > 财经资讯 > 财经频道

如何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什么是市场激励机制塑造投资新理念?

2025-02-21 16:33:21 来源: 作者: admin888
分享到
关注牛市通网在线:
  • 扫描二维码

    关注√

    牛市通网微信

在线咨询:
  • 扫描或点击关注牛市通网在线客服

如何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什么是市场激励机制塑造投资新理念?

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

1996年12月中旬,人民日报发表了《正确认识当前股票市场》的特约评论员文章,郑重提出投资者要树立投资理念,这是最高管理层首次在公开场合提出这一问题。但是,简单地讲"树立投资理念",仍是有缺陷的。

因为任何理念都可以在性质上作出区分,投资理念、经营理念、择业理念……不一而足,大体如斯。作为投资理念,同样也可以从科学性、健康性、合理性等方面来加以把握。基于这样的思考,正确的提法应该是∶倡导和塑造正确、科学、健康、合理的投资理念。其实,每一个进入股市的投资者都是带着特定的投资理念进来的,关键在于它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理念,而在旨在达成的"成熟的、健康的"市场目标中又需要什么样的理念?

比如,投资股票均为"利"所驱策,具有明显的商业目的,这是无可厚非的,你就不能再从传统的"义利观"出发而视之为"形器之末",抑或视之为不劳而获的东西而拒绝它,但是,在巨大的利益诱惑下,自然又应是君子取之有道,不能为牟取高额利润而铤而走险,如内幕交易、倾轧、挪用公款、操纵市场等。

在有了健康的义利观之后,还应有正确的风险观。进入股市以后,固然可能在偶然的机运中取得厚利,但随时都应做好承接各种风险的准备,做到"自主决策、自我约束、自担风险"。股市之风险首先表现在股指的变动上,有人说低指数较高指数安全,此言有一定道理,却也并不尽然,600 多点相比 1200多点要低,但沪市投资者曾在 600 多点时承担了暴跌 50%至 300多点的风险,所以,股市之警钟必须长鸣,实在是至理名言。

但是,在一个不断成长的初兴市场中,由于上市公司的扩张能力极强,故在相同指数下几年之间的总体股价水平可能大不相同,处于渐次降低的状态之中。那么,指数的风险还应置于动态的情况下加以分析。另外,基于指数的风险分析不是唯一的,还应放在宏观经济的大背景加以考虑。

股市里的风险主要是个股的风险,这已为沪市几年来的实践所证明。真正"三高"" (每股收益高、净资产收益高、成长性高),"两强"(经营管理能力强、股本扩张能力强)和"两好"(市场形象好、股性好)的绩优股在近几年的市场风云变幻中、均给投资者提供了巨大的盈利机会,倘是相反的境况,则完全是另外一幅景象。

只有在极端低迷的市态中,抑或充斥了浓烈投机意味的时刻,绩莠股才被赋予了短暂的投机价值,但每每如昙花一般匆匆地谢落。在健康的投资理念导引下,也为了对自己的投资行为真正地负起责任,就应不断地弃"莠"选"优",并以储蓄的心态视之。为此,必须彻底打破所谓将股价分为一、二、三线的"三个等级论",向多层次发展;打破"递补上涨论"、"上档阻力论"、"历史对应论"、"周期显现论",等等。

正确而科学的投资理念来源于哪里?

一方面在于自觉的理性思考;另一方面在于严格的培养与训练。1996年初以来,沪深新股民剧增。两年便逾 100%他们在没有"磨枪"的情况下就匆忙上阵了,甚至连每个股票背后的那个公司在经营什么都没有弄真切,而是一味地追"新"(新股)、捧"低"(低价股),于是在大众化的集体性的交叉感染之下将这些股票不切实际地炒高了。其实,这也是受了某种理念的支配,以为低则"廉",新则"无解套盘"。

作为投资者,要克服盲目性,而应学会"慎独",一切独立的判断都建筑在理性而缜密的思考基础之上,从而培养理性的自觉精神。有时候,一种经验的获得,乃至观念的生成与改变,需要经由痛苦的磨炼,在挫折中去掉忘乎所以,在摔打中强化理性。在自我的社会性习得和外力的强制性改变中,投资理念必将随同市场的进化而进化。随着市场的渐趋成熟而不断走向成熟。

市场激励机制塑造投资新理念

记得上海股票市场股价放开之后的92 年7 月,极为简单地公布了当时 10 多家公司的中期报表,市场立即还以"颜色",每股收益居前的申华、爱使、小飞、兴业价位直线上窜,并由此诞生了最初的"四小龙"之说,而其它低于预期的个股却无所作为,甚至还有所滑坡。对于"绩优股"和"绩莠股"截然不同的市场态度,可以说初步形成了一种较为理性、较为健康的市场投资理念。然而,好景不长,从93年中期开始的两年多内,恶炒之风蔓延,"概念"与"题材"横飞,到处弥漫着一片投机气氛。于是,本来以投资为核心的正常理念被无情地破坏了。

由于"四小龙"最初几年表现出的高成长性以及包括"四小龙"在内的绝大多数小盘股年复一年的高额送配股,从而使市场持续地热衷于小盘股,直至95年上半年。在市况演变的过程中,还曾冒出许许多多的题材,可谓不胜枚举。有时候,一种股票往往有七、八个"概念"缠身。凡此种种,一时用过,原先的那些题材也似乎不存在了,鲜有人再去问津。在江郎才尽的时候,一度还冒出了专门为绩差公司,如金杯、北旅、广华、合成、一工等而制作的所谓"收购概念"、一时间、连鸿犬也升了天。这真是绩优的有概念,绩莠的也有概念,如同"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一样,欲其生之,又何患无辞呢?

在最初的五年中,一波行情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而每个故事都如同一出闹剧,人们群起而激烈地哄起它,却又草草地不欢而散。从行情的演变看,大抵也就是"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切都是那么来去匆匆。也许正因为如此,短期行为十分显然,从而又使整个市场沉浸在恶性的癫狂之中。在这个市场中,人们不再关心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也不再关心国家宏观政治经济的走势,人们所相信的是倏然而至的运气,所依靠的只是一份以最小搏最大的心情。于是,真正的绩优股被打进"冷宫",那些虔诚的信奉绩优股的拥趸们也一起被重棒打进了冷宫。当真正的投资者纷纷倒下的时候,凭借非理性的"豪情"在市场中横冲直撞的另外一些人也并没有捞到多少好处,甚至还连摔了几个跟头。

当一个个应运而生的题材终于烟消云散之后,人们有了暂时的困顿。95年6月开始,一波打着"价值复归"旗号的,以低价股、异地股为主要对象的炒作,延续达五个月之久。这次炒作虽然鱼龙混杂,但具有革命性的意义。首先,它在形式上打破了上海股与异地股的区别,进而使原来那些由于种种原因而使价值得到扭曲的个股在价值上有了一个"第二次发现"和"第二次实现"的过程。96年以来,这一"市风"得到了强化,并使之渐而演化为追优(绩优股)、弃劣(绩莠股)的投资新理念。

可以说,这一曾经有过,本应如此的投资理念的重新获得,是在经历了无数的折腾之后的自发的认识,是挥手告别顽章时代的必然结果。在这样一个观念由裂变再到嬗变的历史性转折中,市场管理者和组织者的有效疏导是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没有他们的不懈努力,至多也只能产生自发的认识,却难于形成集体的、大同的观念。

95年岁末,中国证监会重新发布了一个关于上市公司配股的规定,较之以前的两次无疑更严格了,其鲜明特色之一在于"上市公司最近三年的净资产收益率均须在 10%上",这样就使真正有资格的公司大为减少,受益者是绩优股。在 95年度报告公布之后,上证所及时对95年度发生经营亏损的西安黄河、金杯、钢运、北旅、广华、钢管等6家公司提出警告,并要求就亏损原因重新予以公告,这无疑对绩莠公司又是一种鞭策。96年上半年,上证所推出了"上证 30指数",入选股票如长虹、爱建、海尔、国脉、大众等,除了考虑行业代表性、地域代表性外,更重要的考虑依据是经营业绩及公司成长性,并每隔一定时期重新加以审查,必要时还可以作出调整,这对于引导理性投资显然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单纯地从市场演变来看,的确存在一个方向问题,即究竟把股市引向一条什么样的轨道。上述举措通过扶优罚劣,体现了正向激励与负向激励相结合的原则, 从而使市场投资者能够明确地了解管理层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市场投资行为是需要激励的,而激励又是十分富于艺术性的问题,既要有所强化,又要有所弱化。96年从512点到 1258点,97年从870 点到1510点的两波行情,是绩优股高奏凯歌的时期,有不少绩优股总升幅在三、四倍,个别的达10倍,一方面体现了"绩优主导行情"的原则,却又使之异化为一种炒作的藉口,这其中既有经验,也有教训,是值得总结的。

牛市通网是一个牛股推荐网与低风险投资知识网,可以在线联系客服领取牛股。牛市通网从权威的投资专家、金融分析师等投资信息中挑选优质的文章进行发布。牛市通网主要为投资者提供股票知识、股票观点、股票分析和明智金融投资讨论等信息。

责任编辑:admin888 标签:如何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什么是市场激励机制塑造投资新理念?
广告

热门搜索

相关文章

广告
牛市通网 |财经频道

如何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什么是市场激励机制塑造投资新理念?

admin888

|

如何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什么是市场激励机制塑造投资新理念?

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

1996年12月中旬,人民日报发表了《正确认识当前股票市场》的特约评论员文章,郑重提出投资者要树立投资理念,这是最高管理层首次在公开场合提出这一问题。但是,简单地讲"树立投资理念",仍是有缺陷的。

因为任何理念都可以在性质上作出区分,投资理念、经营理念、择业理念……不一而足,大体如斯。作为投资理念,同样也可以从科学性、健康性、合理性等方面来加以把握。基于这样的思考,正确的提法应该是∶倡导和塑造正确、科学、健康、合理的投资理念。其实,每一个进入股市的投资者都是带着特定的投资理念进来的,关键在于它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理念,而在旨在达成的"成熟的、健康的"市场目标中又需要什么样的理念?

比如,投资股票均为"利"所驱策,具有明显的商业目的,这是无可厚非的,你就不能再从传统的"义利观"出发而视之为"形器之末",抑或视之为不劳而获的东西而拒绝它,但是,在巨大的利益诱惑下,自然又应是君子取之有道,不能为牟取高额利润而铤而走险,如内幕交易、倾轧、挪用公款、操纵市场等。

在有了健康的义利观之后,还应有正确的风险观。进入股市以后,固然可能在偶然的机运中取得厚利,但随时都应做好承接各种风险的准备,做到"自主决策、自我约束、自担风险"。股市之风险首先表现在股指的变动上,有人说低指数较高指数安全,此言有一定道理,却也并不尽然,600 多点相比 1200多点要低,但沪市投资者曾在 600 多点时承担了暴跌 50%至 300多点的风险,所以,股市之警钟必须长鸣,实在是至理名言。

但是,在一个不断成长的初兴市场中,由于上市公司的扩张能力极强,故在相同指数下几年之间的总体股价水平可能大不相同,处于渐次降低的状态之中。那么,指数的风险还应置于动态的情况下加以分析。另外,基于指数的风险分析不是唯一的,还应放在宏观经济的大背景加以考虑。

股市里的风险主要是个股的风险,这已为沪市几年来的实践所证明。真正"三高"" (每股收益高、净资产收益高、成长性高),"两强"(经营管理能力强、股本扩张能力强)和"两好"(市场形象好、股性好)的绩优股在近几年的市场风云变幻中、均给投资者提供了巨大的盈利机会,倘是相反的境况,则完全是另外一幅景象。

只有在极端低迷的市态中,抑或充斥了浓烈投机意味的时刻,绩莠股才被赋予了短暂的投机价值,但每每如昙花一般匆匆地谢落。在健康的投资理念导引下,也为了对自己的投资行为真正地负起责任,就应不断地弃"莠"选"优",并以储蓄的心态视之。为此,必须彻底打破所谓将股价分为一、二、三线的"三个等级论",向多层次发展;打破"递补上涨论"、"上档阻力论"、"历史对应论"、"周期显现论",等等。

正确而科学的投资理念来源于哪里?

一方面在于自觉的理性思考;另一方面在于严格的培养与训练。1996年初以来,沪深新股民剧增。两年便逾 100%他们在没有"磨枪"的情况下就匆忙上阵了,甚至连每个股票背后的那个公司在经营什么都没有弄真切,而是一味地追"新"(新股)、捧"低"(低价股),于是在大众化的集体性的交叉感染之下将这些股票不切实际地炒高了。其实,这也是受了某种理念的支配,以为低则"廉",新则"无解套盘"。

作为投资者,要克服盲目性,而应学会"慎独",一切独立的判断都建筑在理性而缜密的思考基础之上,从而培养理性的自觉精神。有时候,一种经验的获得,乃至观念的生成与改变,需要经由痛苦的磨炼,在挫折中去掉忘乎所以,在摔打中强化理性。在自我的社会性习得和外力的强制性改变中,投资理念必将随同市场的进化而进化。随着市场的渐趋成熟而不断走向成熟。

市场激励机制塑造投资新理念

记得上海股票市场股价放开之后的92 年7 月,极为简单地公布了当时 10 多家公司的中期报表,市场立即还以"颜色",每股收益居前的申华、爱使、小飞、兴业价位直线上窜,并由此诞生了最初的"四小龙"之说,而其它低于预期的个股却无所作为,甚至还有所滑坡。对于"绩优股"和"绩莠股"截然不同的市场态度,可以说初步形成了一种较为理性、较为健康的市场投资理念。然而,好景不长,从93年中期开始的两年多内,恶炒之风蔓延,"概念"与"题材"横飞,到处弥漫着一片投机气氛。于是,本来以投资为核心的正常理念被无情地破坏了。

由于"四小龙"最初几年表现出的高成长性以及包括"四小龙"在内的绝大多数小盘股年复一年的高额送配股,从而使市场持续地热衷于小盘股,直至95年上半年。在市况演变的过程中,还曾冒出许许多多的题材,可谓不胜枚举。有时候,一种股票往往有七、八个"概念"缠身。凡此种种,一时用过,原先的那些题材也似乎不存在了,鲜有人再去问津。在江郎才尽的时候,一度还冒出了专门为绩差公司,如金杯、北旅、广华、合成、一工等而制作的所谓"收购概念"、一时间、连鸿犬也升了天。这真是绩优的有概念,绩莠的也有概念,如同"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一样,欲其生之,又何患无辞呢?

在最初的五年中,一波行情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而每个故事都如同一出闹剧,人们群起而激烈地哄起它,却又草草地不欢而散。从行情的演变看,大抵也就是"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切都是那么来去匆匆。也许正因为如此,短期行为十分显然,从而又使整个市场沉浸在恶性的癫狂之中。在这个市场中,人们不再关心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也不再关心国家宏观政治经济的走势,人们所相信的是倏然而至的运气,所依靠的只是一份以最小搏最大的心情。于是,真正的绩优股被打进"冷宫",那些虔诚的信奉绩优股的拥趸们也一起被重棒打进了冷宫。当真正的投资者纷纷倒下的时候,凭借非理性的"豪情"在市场中横冲直撞的另外一些人也并没有捞到多少好处,甚至还连摔了几个跟头。

当一个个应运而生的题材终于烟消云散之后,人们有了暂时的困顿。95年6月开始,一波打着"价值复归"旗号的,以低价股、异地股为主要对象的炒作,延续达五个月之久。这次炒作虽然鱼龙混杂,但具有革命性的意义。首先,它在形式上打破了上海股与异地股的区别,进而使原来那些由于种种原因而使价值得到扭曲的个股在价值上有了一个"第二次发现"和"第二次实现"的过程。96年以来,这一"市风"得到了强化,并使之渐而演化为追优(绩优股)、弃劣(绩莠股)的投资新理念。

可以说,这一曾经有过,本应如此的投资理念的重新获得,是在经历了无数的折腾之后的自发的认识,是挥手告别顽章时代的必然结果。在这样一个观念由裂变再到嬗变的历史性转折中,市场管理者和组织者的有效疏导是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没有他们的不懈努力,至多也只能产生自发的认识,却难于形成集体的、大同的观念。

95年岁末,中国证监会重新发布了一个关于上市公司配股的规定,较之以前的两次无疑更严格了,其鲜明特色之一在于"上市公司最近三年的净资产收益率均须在 10%上",这样就使真正有资格的公司大为减少,受益者是绩优股。在 95年度报告公布之后,上证所及时对95年度发生经营亏损的西安黄河、金杯、钢运、北旅、广华、钢管等6家公司提出警告,并要求就亏损原因重新予以公告,这无疑对绩莠公司又是一种鞭策。96年上半年,上证所推出了"上证 30指数",入选股票如长虹、爱建、海尔、国脉、大众等,除了考虑行业代表性、地域代表性外,更重要的考虑依据是经营业绩及公司成长性,并每隔一定时期重新加以审查,必要时还可以作出调整,这对于引导理性投资显然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单纯地从市场演变来看,的确存在一个方向问题,即究竟把股市引向一条什么样的轨道。上述举措通过扶优罚劣,体现了正向激励与负向激励相结合的原则, 从而使市场投资者能够明确地了解管理层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市场投资行为是需要激励的,而激励又是十分富于艺术性的问题,既要有所强化,又要有所弱化。96年从512点到 1258点,97年从870 点到1510点的两波行情,是绩优股高奏凯歌的时期,有不少绩优股总升幅在三、四倍,个别的达10倍,一方面体现了"绩优主导行情"的原则,却又使之异化为一种炒作的藉口,这其中既有经验,也有教训,是值得总结的。

牛市通网是一个牛股推荐网与低风险投资知识网,可以在线联系客服领取牛股。牛市通网从权威的投资专家、金融分析师等投资信息中挑选优质的文章进行发布。牛市通网主要为投资者提供股票知识、股票观点、股票分析和明智金融投资讨论等信息。


财经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