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股票 > 财经资讯 > 财经频道

新股、扩容的心理冲击力有哪些?扩容对股价有多大的影响力?

2025-02-21 16:33:21 来源: 作者: admin888
分享到
关注牛市通网在线:
  • 扫描二维码

    关注√

    牛市通网微信

在线咨询:
  • 扫描或点击关注牛市通网在线客服

新股、扩容的心理冲击力有哪些?扩容对股价有多大的影响力?

新股、扩容的心理冲击力

扩容对股价有多大的影响力?

应该说是比较大的∶92年以金杯为代表的第一轮扩容期间,股指从1200 多点滑到 386 点;93年至 94年以申能、石化、马钢为代表的第三轮扩容期间(50亿额度),股指从1558点滑到了325点。在间隔一年多以后,人们嗅出第三轮扩容(55亿额度)的步伐就要迈出,股指便无声无息地从765点滚鞍落马至 517点。第四轮扩容的额度首先在96年底下达100亿(97年又追加了 50亿),结合其他因素,股指应声直落,从 1258点直至855点。惊魂未定,96年额度才告启用,97年5月又下达了300亿的额度,导致股指从1510点垂落至 1066点。可见,人们易于看到扩容对于股指的消极影响,并将这种消极影响极端夸大化。

这种消极影响集中体现为对心理的冲击。比如 95年 11月7日开始到 96年1月中旬这段时间,上市新股只有几家,且盘子均不大,股指照跌 30%上,这就使人感到十分惊诧。像这样慢悠悠地一路阴跌,即使在原先扩容量十数倍于当时(94 年第一季度沪市上市15.8亿新股、这一纪录迄今未破)的大扩容时期,也不曾有过。

这里的根本原因在于条件(扩容)反射(股价下滑)作用,以至于到了风声鹤唳、杯弓蛇影的地步。同样,如果我们不承认扩容心影主要在于心理方面的话,就不能理解 94年中期急风骤雨式的扩容戛然而止时股指的平地跃起。 也不能理解 92年扩容不息却在 11月出现了巨大的 V型反转,更不能理解96年上市 105家新股的沪市走出了持续全年的上升行情。

更何况股市里需要的资金毕竟远远小于股市外面已经存在的资金,只不过这些庞大的资金不愿进驻股市这一被确认为尚不甚安全的场所。中国人民银行政研室研究人员参考、尝试国外对地下经济进行测算的固定比率法、加特曼法等经验方法,结合我国社会资金游动变化的具体情况来测算我国社会游资(又称"热钱")的总量。估算结果为,1985~1996 年,我国各年社会游资总量分别为571 亿、723亿、858亿、1821亿、2070亿、2107亿、800亿、1552亿、3014亿、5711 亿、5088 亿、4599亿、5449 亿,而 97年与 96年大体持平。由此便可见一斑。

扩容对投资者产生心理阴影,并不是已知的股票总量有多少,而是对未知的新股感到茫然∶他们担心随股指的升高而加快扩容的步伐,担心溢价被随意地放纵,担心公股直接或变相地挤进来,担心职工股不合规范地流入当他们讨不到明确"说法"的时候,心也就始终放不下来,难免犹豫、彷徨,一遇风吹草动,就开始惊慌失措,追高不敢,逐低倒是可能的。

所以,在扩容过程中,要紧的一件事就是尽量消除心理阴影。扩容与包容是一对矛盾,因而,在迈出扩容步伐的时候,考虑市场承载力,是十分必要的,而首要的就是心理承载力。

1990年上海股市开辟之初,最小的日成交量不足1万元,只有6510元,整个1991年最大日成交量是 2845万元,1992年达到5.96 亿,97年有过150亿……现在的日成交量规模在当时或许是不可想象的,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资金的承载力提高了,更在于市场的心理承载力大为提高。

92年11月氯碱上市,总股本8.3亿,A股流通量仅1600万,就被视为庞然大物,甚至还跌破了发行价,使之成为迄今仅有的两家在上市之初就跌破发行价的个股(另一家为杉杉股份)。

1993年总股本达 24亿的申能上市,市场又是不胜惊恐,然而最后却安然上市;94年上市上海石化,总股本和流通量更是数倍于申能,原来那个氯碱更显微不足道,最终也没有什么问题。我们惊诧于这种伸缩性极大的包容量,更惊喜于投资者的心理承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

96年特大盘股以及居于卫星地位的其它大盘股,如沪市仪征、广船、申能、原水、长虹、石化、马钢等,特别是现 A股流通盘已居中国股市之冠、资产总规模也列中国现上市公司首位的深发展,如此大幅度地、持续地向上提升,所昭示的意义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便是使我们看到了投资者弥足珍贵的,与日俱增的心理承载力。

心理承载力之所以能够提高,就在于多年的辛苦奔波,使投资者原本脆弱的意志力在不计其数的惊涛骇浪中得以磨砺。说到底。人的心理有着极大的张力,而这张力一旦与中国国民性中固有的勤勉、克制、宽容、宁折不屈的精神结合起来,便造就了挫折容忍力和心理承受力。

同样,心理世界的豁然开朗与认识世界"天窗"的打开也不无关联,认识水平和认识能力的提高也促进了心理承载力的提高。对于扩容冲击波,是需要具体分析的。

1994年8月的股指狂题是令人回味的,从 325 点劲升至9月的1052点,貌似与暂停扩容有关,然而,股指腾跳得那样孔武有力,一个个精心刻划的阻力位应声而破,在胜于雄辩的事实面前,不仅证明了"资金不足论"的苍白乏力,也告诉我们,夸大新股冲击波,总有不察之处。

牛市通网是一个牛股推荐网与低风险投资知识网,可以在线联系客服领取牛股。牛市通网从权威的投资专家、金融分析师等投资信息中挑选优质的文章进行发布。牛市通网主要为投资者提供股票知识、股票观点、股票分析和明智金融投资讨论等信息。

责任编辑:admin888 标签:新股、扩容的心理冲击力有哪些?扩容对股价有多大的影响力?
广告

热门搜索

相关文章

广告
牛市通网 |财经频道

新股、扩容的心理冲击力有哪些?扩容对股价有多大的影响力?

admin888

|

新股、扩容的心理冲击力有哪些?扩容对股价有多大的影响力?

新股、扩容的心理冲击力

扩容对股价有多大的影响力?

应该说是比较大的∶92年以金杯为代表的第一轮扩容期间,股指从1200 多点滑到 386 点;93年至 94年以申能、石化、马钢为代表的第三轮扩容期间(50亿额度),股指从1558点滑到了325点。在间隔一年多以后,人们嗅出第三轮扩容(55亿额度)的步伐就要迈出,股指便无声无息地从765点滚鞍落马至 517点。第四轮扩容的额度首先在96年底下达100亿(97年又追加了 50亿),结合其他因素,股指应声直落,从 1258点直至855点。惊魂未定,96年额度才告启用,97年5月又下达了300亿的额度,导致股指从1510点垂落至 1066点。可见,人们易于看到扩容对于股指的消极影响,并将这种消极影响极端夸大化。

这种消极影响集中体现为对心理的冲击。比如 95年 11月7日开始到 96年1月中旬这段时间,上市新股只有几家,且盘子均不大,股指照跌 30%上,这就使人感到十分惊诧。像这样慢悠悠地一路阴跌,即使在原先扩容量十数倍于当时(94 年第一季度沪市上市15.8亿新股、这一纪录迄今未破)的大扩容时期,也不曾有过。

这里的根本原因在于条件(扩容)反射(股价下滑)作用,以至于到了风声鹤唳、杯弓蛇影的地步。同样,如果我们不承认扩容心影主要在于心理方面的话,就不能理解 94年中期急风骤雨式的扩容戛然而止时股指的平地跃起。 也不能理解 92年扩容不息却在 11月出现了巨大的 V型反转,更不能理解96年上市 105家新股的沪市走出了持续全年的上升行情。

更何况股市里需要的资金毕竟远远小于股市外面已经存在的资金,只不过这些庞大的资金不愿进驻股市这一被确认为尚不甚安全的场所。中国人民银行政研室研究人员参考、尝试国外对地下经济进行测算的固定比率法、加特曼法等经验方法,结合我国社会资金游动变化的具体情况来测算我国社会游资(又称"热钱")的总量。估算结果为,1985~1996 年,我国各年社会游资总量分别为571 亿、723亿、858亿、1821亿、2070亿、2107亿、800亿、1552亿、3014亿、5711 亿、5088 亿、4599亿、5449 亿,而 97年与 96年大体持平。由此便可见一斑。

扩容对投资者产生心理阴影,并不是已知的股票总量有多少,而是对未知的新股感到茫然∶他们担心随股指的升高而加快扩容的步伐,担心溢价被随意地放纵,担心公股直接或变相地挤进来,担心职工股不合规范地流入当他们讨不到明确"说法"的时候,心也就始终放不下来,难免犹豫、彷徨,一遇风吹草动,就开始惊慌失措,追高不敢,逐低倒是可能的。

所以,在扩容过程中,要紧的一件事就是尽量消除心理阴影。扩容与包容是一对矛盾,因而,在迈出扩容步伐的时候,考虑市场承载力,是十分必要的,而首要的就是心理承载力。

1990年上海股市开辟之初,最小的日成交量不足1万元,只有6510元,整个1991年最大日成交量是 2845万元,1992年达到5.96 亿,97年有过150亿……现在的日成交量规模在当时或许是不可想象的,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资金的承载力提高了,更在于市场的心理承载力大为提高。

92年11月氯碱上市,总股本8.3亿,A股流通量仅1600万,就被视为庞然大物,甚至还跌破了发行价,使之成为迄今仅有的两家在上市之初就跌破发行价的个股(另一家为杉杉股份)。

1993年总股本达 24亿的申能上市,市场又是不胜惊恐,然而最后却安然上市;94年上市上海石化,总股本和流通量更是数倍于申能,原来那个氯碱更显微不足道,最终也没有什么问题。我们惊诧于这种伸缩性极大的包容量,更惊喜于投资者的心理承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

96年特大盘股以及居于卫星地位的其它大盘股,如沪市仪征、广船、申能、原水、长虹、石化、马钢等,特别是现 A股流通盘已居中国股市之冠、资产总规模也列中国现上市公司首位的深发展,如此大幅度地、持续地向上提升,所昭示的意义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便是使我们看到了投资者弥足珍贵的,与日俱增的心理承载力。

心理承载力之所以能够提高,就在于多年的辛苦奔波,使投资者原本脆弱的意志力在不计其数的惊涛骇浪中得以磨砺。说到底。人的心理有着极大的张力,而这张力一旦与中国国民性中固有的勤勉、克制、宽容、宁折不屈的精神结合起来,便造就了挫折容忍力和心理承受力。

同样,心理世界的豁然开朗与认识世界"天窗"的打开也不无关联,认识水平和认识能力的提高也促进了心理承载力的提高。对于扩容冲击波,是需要具体分析的。

1994年8月的股指狂题是令人回味的,从 325 点劲升至9月的1052点,貌似与暂停扩容有关,然而,股指腾跳得那样孔武有力,一个个精心刻划的阻力位应声而破,在胜于雄辩的事实面前,不仅证明了"资金不足论"的苍白乏力,也告诉我们,夸大新股冲击波,总有不察之处。

牛市通网是一个牛股推荐网与低风险投资知识网,可以在线联系客服领取牛股。牛市通网从权威的投资专家、金融分析师等投资信息中挑选优质的文章进行发布。牛市通网主要为投资者提供股票知识、股票观点、股票分析和明智金融投资讨论等信息。


财经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