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股指关联性中的异动现象是什么意思?
admin888
|A、B股指关联性中的异动现象是什么意思?
A、B股指关联性中的异动现象
A、B股市场的交易对象是同一的,且B股指数又是综合指数的组成部分之一,因而具有相当的关联性。但是,这种关联性在历史上是有局限性的,正由于"异动"常有,故臆想中的所谓"先机"事实上是不存在的。
1. A、B股游离的历史观察
上海 B股的历史起始于1992年2月21 日真空B股的上市,自5月间创下140多点的历史峰位后,迄今有5个明显的底部;58点、51点、61点、44点、38点,相应的阶段性顶部依次为 96点、105点、84点、99点。
而同期综合指数也有5个明显的底部,即 386点、325点、524点、512点、855点,相应的顶部为1558点、1052点、926点、1258点、1510点。B股指数在几次大的探底过程中,几乎没有反弹,较为陡峭,呈一路阴跌态势。表现在上升市道中,均由S浪组成,其中绝大部分情况下又以 W形态反转或反弹。作为上证综合指数,在几次大的探底过程中,反复性很大,欲上还下,欲下还上,多表现为五连环下跌。
一旦反身向上,多表现为V型反转,如1429~386~1558、1044~325~1052,反弹亦然,如1558~910~1394、1187~777~1042、1042~774~1044等。大市反转均只有3浪走势,而期望中的所谓"第三波"从来没有出现过。细心的投资者不妨看一下 1993年7月至年底的走势,B股属于整理向上行情,从7月27日的51.01点到达12月31日的105.78点,达到了自92年6月至今的最高位。
同期综指却在750点和1044 点之间三度沉浮,并落定于 833点。再如。1994年7月8日B指创61.95点阶段性底位,未创新低,走出 W形态后,直上 84 点,升帽36.53%而综指直到7 月 29日才着底,且创1992年5月以后的新低,此后在8月行情中,从 325点到达1052点,升幅为223.69%是B股升幅的6倍多。此类异动倾向在 96、97年更加明显∶当 96年1月 A股走牛后,B股几个月后创 44点新低后才回升;97年 A股继续向上挺进,而 B股回升未逾百点,又一路阴跌,在综指1100 多点时还创 38 点的历史新低。
2. A、B股异动之根由
B股与 A股在有可比性的6年多中保持了相当的游离性,只有在极少的情况下表露出互为亦步亦趋的痕迹,然而在步伐或股指的穿透能力上却还有着巨大的差别。它们的轨迹同样蜿蜒而曲折,如果我们试图印证彼此的吻合,那一定是徒劳的,因为它们留下的弯弯车辙分明出现在陌路殊途上。A、B股市场俨然一个大家族的两个兄弟,由于分灶吃饭,处境也就有了很大的差别。
两个市场的非同一性,便是 A、B股异动之根由。一是投资主体不同。A股以人民币计价,面向境内投资者,97年末1706 万户;B股以美元计价,主要面向境外法人和自然人,97年末达6.53万户。由于投资主体不同,必然有着各异其趣的投资理念,另外,投资主体的结构、入市总数也影响股票的流动性,进而在股指运行轨迹上鲜活地反映出来。二是主要矛盾不同。B股市场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供给与需求、投资与回报(方式)、信息披露的规范化等。
A 股市场面临的问题似乎要多一些,既有市场自身的,也有来自于与市场相关的一些方面。比如,由于 A股市场是非全流通的市场,就有一个如何处理公股的问题。再如,我国逐年增加的国债发行,也主要是对 A股市场有影响。三是股价基础不同。我们可以对照一下综合指数与B 股指数在历史上相对应的几年数值∶777/51.01、833/105.78、333/67.99、1052/84.58、524/51.28,其比率分别为15.23、7.88、4.9、12.4、10.2。这使我们进一步明确了二者运行的非同步性。从交易对象看,A、B股市场是同一的,然而股价却有着较大裂口。97年底,沪市 A股平均市盈率43.43,而B股仅有11.99,可见强弱、趋势都各不相同。四是 B股更多地追随港股,因而间接地与国际股市息息相关,而 A股市场迄今仍保持了相当的闭锁性。
3.还将按各自的轨迹运行
现在形成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A股→B股→港市→华尔街。这相比原先关起门来做 A股,思路无疑拓宽了,操作理念无疑也上了一个台阶,但是,若演化为一种机械的、教条化的"准则",那也就必然成为这个准则的俘虏。事实上,中国A股市场至今连亚州也没有冲出去,怎么一下子那么敏感起来?即使中国股市有朝一日加入了世界大家庭,在其初始阶段也只能是唯唯诺诺的国际"应声虫"。
B股和A股一样,都是上海股票市场的组成要素,因而其走势都将对上证综合指数的走势产生一定影响。截止 97年底,沪市B股上市总量67.61亿股,占全部流通量的23.68%从这个角度看,B股似乎四分天下有其一。然而,上证指数的计算是以包括未流通的国有股、法人股在内的所有A、B股为依据的。这样,B股份额就只占全部975.37亿股本总额(未含H股)的6.93%。可见,B股指数对上证指数的影响并非如想象中的那么强大。
以 98年2 月12日收盘情况看,沪市 B股市价总值为184亿元,尚不及同日长虹、申能、石化等A股一只股票的市价总盘。由此看来,B股板块只不过是偶尔可以发挥的"大盘股"罢了。
牛市通网是一个牛股推荐网与低风险投资知识网,可以在线联系客服领取牛股。牛市通网从权威的投资专家、金融分析师等投资信息中挑选优质的文章进行发布。牛市通网主要为投资者提供股票知识、股票观点、股票分析和明智金融投资讨论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