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必须具备的个人素质??要非常勤奋地工作
admin888
|投资者必须具备的个人素质??要非常勤奋地工作
在投资市场上,真正的敌人是自己。要战胜自己,就必须勤奋努力,不断地培养和锻炼自己各方面的素质。彼得?林奇是一个非常勤奋的人,他的成功和这种素质有很大的关系。他每天的工作时间长达十五六个小时,他对自己所做的工作有种着了魔的狂热,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工作狂。彼得?林奇每天阅读几英尺厚的文件,每年旅行16万千米的路程到各地实地考察,每年和 500 多家公司的经理进行会谈,不进行阅读和访问的时候,就几小时、几十小时地打电话。在投资界,恐怕没有人比他更加努力地工作,也没有人比他阅览所及的范围更广了。在《战胜华尔街》一书中,彼得?林奇在1982年回答电视台主持人什么是他"成功的秘密"时说"我每年要访问 200家以上的公司和阅读 700 份年度报告"。足以看出,彼得?林奇是十分勤奋的。彼得?林奇不仅调研美国的上市公司,而且还到海外去寻找好股票,他曾坦承,"除了约翰?坦普,我是第一个重仓持有国外股票的国内基金经理"。在 1985年 9月中旬的一次国际调研活动中,彼得?林奇花了3 周时间调研了23家上市公司,收获很大。他在瑞典去了该国最大的公司沃尔沃,而瑞典唯一的一个研究沃尔沃汽车的分析员竟然没有去过该公司。当时,沃尔沃的股价是4美元,而沃尔沃每股现金已高达 4美元。
林奇的妻子卡罗琳也到了欧洲,但他俩却不能同去威尼斯,因为那里没有一家值得他们拜访的公司,彼得?林奇的痴迷劲可想而知。结婚 20年,彼得?林奇只度过两个专门假期,他曾对约翰?雷恩回忆是如何度假的∶"我去日本,花了5天的时间考察公司,在香港见到卡罗琳,于是我们在中国逗留了大约两三天,然后我考察曼谷的公司,又在曼谷观光,接着我飞往英格兰,在那里考察了三四天的公司。那是一段美好的时光。"彼得?林奇就是这样不断地奔波于各家公司,不停地寻找投资机会,根据有关的资讯寻找"明显的赢家"。彼得?林奇认为,优秀的投资者善于利用他所能得到的每样工具、每种获取资讯的渠道,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种就是获取第一手资料。林奇认为那些认为只要他们坐在载有电视荧幕和事件记录的桌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然后"美元就会滚滚而来"的非职业投资者的想法太可笑了!或者习惯把自己想象成投资界的福尔摩斯,待在他们的俱乐部里,不与任何人交谈,仅仅通过阅读和思考就可以"破案",林奇认为这一点也是不可取的。
这些投资者把事情想象得太简单了。他们的做法看起来是专业人员的起点,不过现在的专业人员或许正是他们的买主或卖主。当彼得?林奇在市场中发现投资良机时,他不一定每次都作深入的调查和进行充分的分析之后,才采取行动,有时候他会很快地采取行动。他不做彻底的分析就购买股票的做法是为了避免错失投资良机。 当然,这既需要在这方面长期研究基础之上的确切判断,又需要天生的决策力和判断力。如果某项政策或某一趋势对某一行业有利,彼得?林奇通常不是只买最好的一家公司的股票,而是买一批预期能从中获益的公司股票,有时候是几家,有时候是十几家,然后再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充分的分析,筛选出最佳公司,将其保留,同时把其余的卖掉。和大多数将投资局限在有限的领域内的投资者不同,彼得?林奇在实际操作中会涉足任何领域的任何股票。当投资成为没有结果的投机时,也就是说当你因期望发生某种事情而购进股票,但事情的发展却事与愿违时,最后你发现自己错了,这时要怎么办呢?
是继续持有股票,还是迅速地将其抛出去?有人通常倾向于让有价证券承受可怕的风险,认为无论如何也得坚持下去,或者在一些明显不同的低价部位扩充业务。对于这种做法,彼得?林奇持否定的态度,他通常选择后者,一旦发现和自己预期的想法不相符,就不寄希望出现新的自己也叫不出名字来的转机,通常,他会迅速地将这些股票卖出去,他信奉的是"不属于你的东西的价格上涨或下跌不会伤害到你,毁灭你的是你真正拥有的东西"。彼得?林奇是一个实干家,他最相信的是自己的勤奋和腿功,他的投资理念和他的商战行动是一致的,为了充分地进行调查研究,他必须不断地工作、工作、再工作,一周工作6天,有时甚至牺牲了礼拜日,这对于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是一件无奈的事。不过,这就是彼得?林奇,对工作热情、执著、勤奋的彼得?林奇。
牛市通网是一个牛股推荐网与低风险投资知识网,可以在线联系客服领取牛股。牛市通网从权威的投资专家、金融分析师等投资信息中挑选优质的文章进行发布。牛市通网主要为投资者提供股票知识、股票观点、股票分析和明智金融投资讨论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