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利用市场的波动投机,还是抓住股票的投资价值进行投资?
admin888
|到底是利用市场的波动投机,还是抓住股票的投资价值进行投资?
投资界在理论与实践的探讨与争执从没有停止过。巴菲特非常推崇他的老师格雷厄姆的分析理论,格雷厄姆主张投资者们的注意力不要放在行情机上,而要放在股权证背后的企业身上,通过注意赢利情况,资产情况、未来前景等诸如此类的因素,投资者可以对公司独立于其市场价格的"内在价值"形成一个概念。他认为,市场并非是一个能精确衡量价值的"称重计"。相反,它是一个"投票机",不计其数的人所做出的决定是一种理性和感性的掺杂物,有很多时候,这些抉择和理性的价值评判相去甚远。投资的秘诀就在于当价格远远低于内在价值时投资,并且相信市场趋势会回升。巴菲特认为,一个投资者如果因市场的跌落而变得过分泄气,而且在很低价格时纵容自己轻率地抛售,那他永远都会把他基础的优势转变成基础的劣势。基础优势?
大多数投资者压根不知道自已有基础优势,他的老师格雷厄姆打了个比喻来解释道∶不妨想象你花1000 美元持有一家私人企业的一小部分股票。你的合作者之一"市场先生"是个非常热心的人。每天他都告诉你他觉得你的份额值多少钱,然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答应你把你的股份买过来或是再多卖给你一些股份。有时他的估价观点显得很有道理另一方面,"市场先生"带着他的热情或是恐慌逃之天夭了,于是他提议的那些对你而言就变成愚缘之物了。真正的投资者就是处于这种特定的境况中,他可以利用每天的市场作价,也可以忽视它???"市场先生"不断地带回一个新价位。对流行在华尔街中的现代投资组合理论,巴菲特又显得相当反传统,他认为优秀的投资管理要来自于任何一种大小的组合几乎是不可能的,他对基金管理者们纷纷地把几百种不同的股票塞进自己的证券组合中大加嘲讽。他认为,任何持有如此多证券的人正是我所称之为"诺亚投资学校"的那种人??每件事都做两种准备。
这样的投资者应该去驾驶诺亚方舟。一个囊括许多证券的投资组合在某种股票跌落时候,不会受到明显的影响,但同样也不会因某种股票上涨而受影响。的确,当股票数量增多以后,证券组合趋向于与市场的平均值相近。对于一个新手来说,这倒是一个安全的,而且也许是可行的目标。但在巴菲特看来,那些受雇的职业投资家应该超出平均数,会使他们无法实现这个目的,拥有那么多股票只会使一个人无法挑选出优胜股票。1960年,索罗斯发起成立了一家私人募资合伙基金,这个基金当时名为"双鹰基金"。双鹰基金创始时只有 400万美元的资本额,靠这一点点本钱自然掀不起大浪来,因此索罗斯明智地采取了自己的一套策略。
这一策略一方面的内容是以利生利。索罗斯在基金中所占的股份微不足道,但作为管理者,他有权从每年的基金收益中获取 20%的报酬,对别人来说,索罗斯拿走属于他的报酬是天经地义。但索罗斯自己却不是这样,他将报酬作为股份再次投人到基金中去,这样做,一方面表明了他本人对基金投资的信心,自信自已有本事以利生利,以小钱赚大钱;另一方面,他又为其他的股东树立了一个榜样,使基金资本额不断增加,从而加大了基金投资力度。其次,索罗斯利用了当时买卖中的通行作法。即巧妙使用借贷、靠别人的实力发财。可能在买进时只付 5%现金,其余部分则以按揭方式补足,而在买进债券时,他支付的现金可能只是债券面值的2%当出售这些股票、债券面值时,他收回的现金当然也是-个确定的百分比,但由于对盈利率精确地计算。
他已经不知不觉地赚进了。这一方法索罗斯形象地比喻为"杠杆原理"。在经过了最初四五年的创业之后,双鹰基金的资本额从 400万美元增加到1200万美元,增长速度之快,在同行中无出其右。受到自己业绩的鼓舞,索罗斯将基金名称改为"量子基金"(Quan-turnFund)。量子基金的名称由来很有意思。据说,索罗斯非常佩服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尤其赞成海森堡创立的量子力学原理中的"测不准原理"。在索罗斯看来,金融市场正如微粒子状态下的物理现象.一样,经常处于不确定状态,不可能具有确定的、可以检测出来的数值。
他认为,在这样一个市场中,投资者对投资对象的理解判断要更加灵活,只要敢于将赌注押在别人意想不到的方面,在别人说"是"的时候能够想到"不";或是众口一辞说"不"时,能够发现机会,那么,获利的可能性就要大一些。索罗斯在伦敦经济学院读书时,深受哲学教授卡尔?玻珀的影响,对哲学问题十分爱好,他甚至试图写一本有关哲学的书,但未能成功。1987年在总结了管理量子基金的不少体会后,他以哲学的思考方式写了一本名为《金融炼金术》的书。然而读过此书的人反映看不懂。《金融炼金术》的中心思想是;市心由人心造成。市场(其他社会事件亦然)和自然现象不同在此∶市场的参与者是人。人有认知功能。
人会研究市场,获取知识,用知识武装行动,这些行动到头来改变市场。问题在于;市场参与者的认知必然是不完美的。这是社会研究的内在困难∶思想和事件不能分开。参与者的思想是事件的一部分,所以无从树立客观标准。这是因为市场参与者有双重角色,研究市场、认识市场的认知角色、以及用知识来行动从而改变市场的参与角色,正是市场参与者自己一手把知识变成偏见,我们不妨将市场参与者的偏见称为"赌徒偏见"(Participants'Bias)。赌徒偏见引导投资者在市场行动;看好吸纳,看淡沽货。但市场赌徒众多,好淡五花八门,如何统一呢?索罗斯留意好淡互相抵销之后,留下来的看法,他叫做"主要编见"(Prevailing Beis),这是他观市的主要工具。这是市场心理的指标,他认为是可以观察得到的。
牛市通网是一个牛股推荐网与低风险投资知识网,可以在线联系客服领取牛股。牛市通网从权威的投资专家、金融分析师等投资信息中挑选优质的文章进行发布。牛市通网主要为投资者提供股票知识、股票观点、股票分析和明智金融投资讨论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