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股票 > 财经资讯 > 财经频道

会计政策的层次性是什么?会计政策变更的影响是什么?

2025-02-21 16:33:21 来源: 作者: admin888
分享到
关注牛市通网在线:
  • 扫描二维码

    关注√

    牛市通网微信

在线咨询:
  • 扫描或点击关注牛市通网在线客服

会计政策的层次性是什么?会计政策变更的影响是什么?

会计政策的层次性

会计政策的定义体现了会计政策的不同层次,会计政策的层次性包括会计原则、计量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三个层次。会计原则指导会计基础,会计基础指导具体的会计核算和会计处理。其中,会计政策原则是指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适合企业会计核算的具体会计原则;基础是指为了将会计原则应用于交易或者事项而采用的基础,主要会计政策是计量基础(即计量属性),会计政策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会计处理方法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中按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规定采用或者选择的、会计政策适合于本企业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

① 会计原则又分为一般原则和特定原则,会计政策所指的会计原则是指某一类会计业务的核算所应遵循的特定原则,而不是笼统地指所有的会计原则层次性。例如,会计政策《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规定的,以该义务是企业承担的现实义务、会计政策履行该义务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该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作为预计负债的确认条件就是预计负债确认的具体会计原则。客观性、及时性、实质重于形式等属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为了满足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而制定的一般原则,是统一的、不可选择的,不属于特定原则。② 会计基础,会计政策主要是指会计确认基础和会计计量基础。从会计实务的角度看,可供选择的会计确认基础有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在我国,企业应当采用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确认基础。会计计量基础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一般应当选用历史成本层次性,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时,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例如,《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中涉及的公允价值就是计量基础。③ 具体会计处理方法,是指企业根据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会计准则的规定,会计政策对某一类会计业务的具体处理方法做出的具体选择。例如,《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允许企业在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之间进行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这些方法就是具体的会计处理方法。

会计政策变更的影响

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会计政策变更的影响是假设与会计政策变更相关的交易或事项在初次发生时即采用新的会计政策影响,而得出的列报前期最早期初留存收益应有金额与现有金额之间的差额,是对变更会计政策所导致的对净损益的累积影响,会计政策变更以及由此导致的对利润分配及未分配利润的累积影响金额影响,但不包括分配的利润或股利。

会计政策变更累计影响数,可以看作会计政策变更如下两个金额之差,会计政策变更影响即:① 在会计政策变更本期,按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对前期各期追溯计算,所得到的列报前期最早期初留存收益金额(应有数);② 变更会计政策前期最早期初原有的留存收益金额(变更前实有数)。这里的留存收益包括法定盈余公积、会计政策变更任意盈余公积以及未分配利润各项目,会计政策变更不考虑由于损益的变化而应当补分配的利润或股利。例如,由于会计政策变化,增加了以前期间可供分配的利润影响,该企业通常按净利润的30%分派现金股利。但在计算调整会计政策变更当期期初的留存收益时,不应当考虑由于以前期间净利润的变化而需要分派的现金股利。

牛市通网是一个牛股推荐网与低风险投资知识网,可以在线联系客服领取牛股。牛市通网从权威的投资专家、金融分析师等投资信息中挑选优质的文章进行发布。牛市通网主要为投资者提供股票知识、股票观点、股票分析和明智金融投资讨论等信息。

责任编辑:admin888 标签:会计政策的层次性是什么?会计政策变更的影响是什么?
广告

热门搜索

相关文章

广告
牛市通网 |财经频道

会计政策的层次性是什么?会计政策变更的影响是什么?

admin888

|

会计政策的层次性是什么?会计政策变更的影响是什么?

会计政策的层次性

会计政策的定义体现了会计政策的不同层次,会计政策的层次性包括会计原则、计量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三个层次。会计原则指导会计基础,会计基础指导具体的会计核算和会计处理。其中,会计政策原则是指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适合企业会计核算的具体会计原则;基础是指为了将会计原则应用于交易或者事项而采用的基础,主要会计政策是计量基础(即计量属性),会计政策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会计处理方法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中按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规定采用或者选择的、会计政策适合于本企业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

① 会计原则又分为一般原则和特定原则,会计政策所指的会计原则是指某一类会计业务的核算所应遵循的特定原则,而不是笼统地指所有的会计原则层次性。例如,会计政策《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规定的,以该义务是企业承担的现实义务、会计政策履行该义务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该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作为预计负债的确认条件就是预计负债确认的具体会计原则。客观性、及时性、实质重于形式等属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为了满足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而制定的一般原则,是统一的、不可选择的,不属于特定原则。② 会计基础,会计政策主要是指会计确认基础和会计计量基础。从会计实务的角度看,可供选择的会计确认基础有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在我国,企业应当采用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确认基础。会计计量基础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一般应当选用历史成本层次性,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时,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例如,《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中涉及的公允价值就是计量基础。③ 具体会计处理方法,是指企业根据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会计准则的规定,会计政策对某一类会计业务的具体处理方法做出的具体选择。例如,《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允许企业在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之间进行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这些方法就是具体的会计处理方法。

会计政策变更的影响

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会计政策变更的影响是假设与会计政策变更相关的交易或事项在初次发生时即采用新的会计政策影响,而得出的列报前期最早期初留存收益应有金额与现有金额之间的差额,是对变更会计政策所导致的对净损益的累积影响,会计政策变更以及由此导致的对利润分配及未分配利润的累积影响金额影响,但不包括分配的利润或股利。

会计政策变更累计影响数,可以看作会计政策变更如下两个金额之差,会计政策变更影响即:① 在会计政策变更本期,按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对前期各期追溯计算,所得到的列报前期最早期初留存收益金额(应有数);② 变更会计政策前期最早期初原有的留存收益金额(变更前实有数)。这里的留存收益包括法定盈余公积、会计政策变更任意盈余公积以及未分配利润各项目,会计政策变更不考虑由于损益的变化而应当补分配的利润或股利。例如,由于会计政策变化,增加了以前期间可供分配的利润影响,该企业通常按净利润的30%分派现金股利。但在计算调整会计政策变更当期期初的留存收益时,不应当考虑由于以前期间净利润的变化而需要分派的现金股利。

牛市通网是一个牛股推荐网与低风险投资知识网,可以在线联系客服领取牛股。牛市通网从权威的投资专家、金融分析师等投资信息中挑选优质的文章进行发布。牛市通网主要为投资者提供股票知识、股票观点、股票分析和明智金融投资讨论等信息。


财经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