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余投资者如何评价自己的能力,做好三步准备炒股稳赚钱
admin888
|业余投资者如何评价自己的能力,做好三步准备炒股稳赚钱
业余投资者如何评价自己的能力
我和大家一样,主业是上班,二线城市国企小干部,炒股是业余爱好,最初炒股的目的是补贴家用,只是雪球滚大了,慢慢的,爱好产生的利益能稳定超过工资了,直到现在,一年的工资可能不及我几天的波动,但我也慢慢习惯了目前的状态,虽然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但暂时没有准备改变职业。
也许你会问我为什么还上班?我回答,上班对我的投资影响不大,为什么不上班呢?如果几年后不上班了,主要的原因可能是上班影响到我投资了,也可能是身体累了想退休。
作为一个业余爱好者,我认为对自己的能力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否则容易走偏,对于能力我有以下几点看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欢迎讨论,不喜勿喷。
1、炒股是需要能力的。
你挣不到钱,不是因为行情不好,真的是由于能力问题。
能力强的人长期就是赢,能力差的人长期就是输,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总认为高手是吹牛、股市里没有股神,那你得交一辈子学费,直到承认自己真的能力不足,静下心来慢慢学。
只是大学里没有炒股这个专业而已,都得自学成才。
其实炒股如炒菜,进场门槛低,挣钱门槛高,很多人都会炒几道菜,但水平高的人就能把炒菜当职业,水平差的人就不行。
2、不要把运气当能力。
很多人在牛市挣了钱,或者刚好蒙对了一两只大牛股,以为是自己的能力,抑或是以为找到了所谓正确的投资方法,其实多是运气,一轮牛市里,挣钱的人90%都是运气;穿越一轮牛熊,还挣钱的人也难说不全是运气。
很多年轻投资者,才几年投资经验,就匆匆辞职做职业投资人,甚至做起私募,可惜超过一半都是急功近利、想借鸡生蛋的三脚猫,看那些基金,一旦遇到不好的行情,多半都得跪。
所以说,业余投资者别急着辞职,再多用几年认清自己、认清市场不迟。
3、如何判断自己的能力?跑赢市场、跑赢市场、跑赢市场,重要的话说三遍,唯有跑赢市场才算具备了超过平均水平的能力,别说什么市场太疯狂或是市场太低迷,也别总是把A股和国外成熟股市做比较,如果超过一年以上连指数都跑不赢还谈什么投资理念?而所谓跑赢市场,应该采用每个阶段最能反映市场变化的指数来衡量,而非单一采用沪指或创指,这些年比较接近市场平均波动的指数是深综指和中证500。
我经常使用同花顺的收益统计功能,总体上看:如果能年化跑赢市场10%,秒杀70%的投资者;年化跑赢市场20%,秒杀85%的投资者;年化跑赢市场30%,秒杀95%的投资者;年化跑赢市场40%,秒杀98%的投资者;年化跑赢市场50%,秒杀99.8%。
当然一年的成绩不够看,至少要有5年以上、并穿越牛熊的成绩计算,至于是否计算杠杆,我认为若能带着杠杆穿越熊市,说明有一定驾驭杠杆的能力,可以把杠杆记入收益,否则年化收益应当打对折。
4、你的炒股能力值多少钱?炒股的能力不同于文凭、职称,在单位上班、文凭、职称、资历、业绩基本能和薪酬水平挂钩,但是炒股很特殊,极难量化。
如果你现在是业余投资者,并且具有5年以上投资经验,管理百万以上资金也有至少一两年了,现在想看看自己的能力值多少钱,值不值得出来闯一闯,那么我有个公式可以套一套,如果大家觉得不妥就当娱乐。
年化跑赢市场10%,炒股能力约等于30万年薪岗位;年化跑赢市场20%,炒股能力约等于100万年薪岗位;年化跑赢市场30%,炒股能力约等于300万年薪岗位;年化跑赢市场40%,炒股能力约等于600万年薪岗位;年化跑赢市场50%,炒股能力约等于1000万以上年薪,而且绝对供不应求、待价而沽。
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现在有多少钱,也不在于过去挣了多少,而在于具备怎样的创造价值的能力。
因为能力代表未来,而财富代表过去。
为何说拆迁土豪还要上班?因为他们基本靠天吃饭,不具备继续创造价值的能力。
而职业投资者为何经常不受待见,因为别人不知道你创造价值的能力,能力一旦获得认可,那么身价重估也只是分分钟的事情。
好吧,你若问我什么时候发鸡精,我不告诉你、酒不告诉你,三年内没计划,憋死你,但我知道自己值多少钱。
做好三步准备炒股稳赚钱
散户炒股,最大的敌人既不是庄家也不是机构,而是自己。能否在充满变数的股市稳操胜券,成为赢家,不仅取决于大盘和个股的表现,更取决于自己能否做到谋定而后动,战胜自己。
谋定而后动方能战胜自己有三层含义:一是操作前要有计划,二是有了计划需要执行,三是执行之后还应反思。
操作前要有计划
制定买入计划需从三方面入手:
一是要有记性。
二要做到“好上加好”。
三要多方比较找金股。
有了待买目标后若有更好的品种还可一并加以考虑,在此基础上确定最终买入品种。
不仅买股票要有计划,卖股票也要有计划。制定卖出计划的方法与买入计划相类似,只是价格要求正好相反:“买入计划”是价格越低越好,但“卖出计划”则是价格越高越好。
有计划还要执行
如果说没有计划、盲目操作是炒股大忌的话,那么有了计划不执行同样是炒股大忌。做到严格按计划操作的关键是要养成“四个习惯”:
养成低吸高抛的习惯。
不少投资者在实际操作中也制定过买卖计划,但却未能严格执行,原因之一是贪婪或恐惧在作祟。当待买(卖)股票的市价未达设定的计划价时盼着下跌或上涨,但一旦达到计划价时又不敢买入或卖出,担心买后再跌或卖后再涨,最终错失机会。
因此,做到严格按计划操作的关键是要克服贪婪或恐惧,养成低吸高抛的习惯,一旦到了预定价位就要毫不犹豫,按计划操作。
养成弃生就熟的习惯。
投资者未能执行操作计划的另一原因是“喜新厌旧”,担心买卖熟悉的“老股票”会跟不上节奏,抓不住牛股,跑不过指数,因而频繁地买卖相对陌生的“新股票”,结果适得其反:买入的股票不涨,未买的股票大涨。
养成不走极端的习惯。
总有这样一些投资者,他们在操作时喜欢走极端??集中兵力(全部资金)出击一只股票。虽然这种操作方法有可能达到利润最大化的目的,但也可能导致风险的最大化。
正确的“执行计划”方式是到价后分批操作,以便为“进一步”的操作??再跌再买、再涨再卖预留空间。具体方法有两种:一是等量法:先确定初次买卖数量,再依次分段操作(每次数量都不变);二是倍数法,数量不等但比例相同(两倍、三倍或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等)依次递增或递减。
养成勤做记录的习惯。
有的投资者既想“得到”多一些,又想“付出”少一些,连动动笔头做做记录都不愿意,常常导致事先制定的操作计划未能严格执行。
解决记性不好、计划不能严格执行问题最有效的办法便是勤做记录:既要对什么时候、以多少价格、买卖什么品种等计划内容予以记录,又要对实际执行情况进行登记。只有在平时养成了勤做记录的习惯,才能确保在实际操作中严格按计划执行。
走出这一怪圈的方法是要克服侥幸心理,养成弃生就熟的习惯,尽可能选择熟悉的股票进行操作,且做到买入后要敢于高抛,卖出后要敢于低吸。
执行后需要反思
即使做到了每次操作前都有计划,每次计划都能执行,但也不能确保每次制定的计划和所执行的操作都正确,这就需要在执行后增加一个总结和反思的环节。一是看制定计划的方法是否正确。
制定买卖计划的关键一环是进行比对,无论是比从“高点”下来的跌幅、从某一时点下来的跌幅还是从某一交易日下来的跌幅谁大,还是比从“低点”上来的涨幅、从某一时点上来的涨幅以及从某一交易日上来的涨幅谁小,都要求既比跌幅又比涨幅,即是否达到了跌幅最大、涨幅最小。
只有在进行了双向比对后制定的计划,才是采用正确方法制定出来的正确计划。
二是看制定的计划内容是否科学。
一方面,在比的时候要尽可能做到简捷,防止比到最后找不着北;另一方面,要有可比性。对于没有可比性的股票,即使跌幅再大、涨幅再小都没有任何意义,这一点特别需要注意。
三是看最终的操作执行是否合理。
在进行全面系统又具有可比性的比对之后,还要看最终操作是否养成了“四个习惯”,有无存在技术、方法方面的问题。
有的投资者可能会认为,有计划并严格执行的操作不一定是最好的操作,有时没有计划“看着办”或者虽有计划但不执行反而比有计划或死守计划管用得多。乍一听,此话似乎有些道理,但实际上无计划操作对的只是一时,长此以往并非正确的选择。
只有谋定而后动,事先精心制定计划,并在操作中严格执行才是在复杂多变的股市里战胜自己、成为赢家的制胜法宝。
牛市通网是一个牛股推荐网与低风险投资知识网,可以在线联系客服领取牛股。牛市通网从权威的投资专家、金融分析师等投资信息中挑选优质的文章进行发布。牛市通网主要为投资者提供股票知识、股票观点、股票分析和明智金融投资讨论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