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股票 > 财经资讯 > 股票入门基础知识

603368柳药集团股票,概念,前景,怎么样,个股分析,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

2025-10-10 10:09:05 来源:本站 作者: admin888
分享到
关注牛市通网在线:
  • 扫描二维码

    关注√

    牛市通网微信

在线咨询:
  • 扫描或点击关注牛市通网在线客服

603368柳药集团股票,概念、前景、怎么样?——一个普通投资者的视角聊聊这只股


一、我为什么会关注柳药集团这只股票?

说实话,最开始我压根没听说过“柳药集团”这四个字。那会儿我在研究医药板块的时候,看到一堆名字差不多的公司,什么华润三九、云南白药、同仁堂之类的,突然就蹦出来个“柳州医药”,代码是603368。我当时心里还嘀咕:这名字听着像是地方性的企业吧?会不会太小众了?但后来发现,它其实已经在A股上市好多年了,而且在广西那边还挺有影响力的。

于是我就开始好奇了,这家公司到底是干嘛的?是不是那种只做中药的老字号?还是说它也在搞现代医药流通?毕竟现在医药行业变化太快了,光靠传统路子可能撑不了多久。所以我就决定好好查一查,看看这家“看起来不太起眼”的公司到底值不值得多看两眼。


二、柳药集团到底是做什么的?它的主营业务是什么?

你要是问我柳药集团是干啥的,我现在可以很肯定地告诉你:它不是单纯的制药厂,也不是纯粹的药店连锁,而是一家集“药品批发、零售、工业制造和医疗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医药企业。

这么说可能有点抽象,我给你打个比方。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医药中间人+自产自销+开医院”的混合体。它一方面从各大药厂进货,然后卖给广西乃至周边省份的医院、诊所和药店;另一方面,它自己也生产一些中成药、化学药,比如感冒灵颗粒、止咳糖浆这类常见药;再者,它还在布局连锁药店,像“大参林”那种模式,只不过规模还没那么大;最后,它甚至涉足了医院投资和健康管理服务。

听起来是不是挺全面的?我自己刚开始了解的时候也觉得,这公司野心不小啊。不过话说回来,这种“全产业链”的布局,在当前医保控费、集采常态化的大环境下,说不定反而是一种优势。毕竟单一业务抗风险能力弱,而多元化一点的企业,至少在某个环节出问题时,别的板块还能撑一撑。


三、它的概念题材有哪些?现在市场上怎么看待它?

说到“概念”,我觉得这是很多股民特别关心的一点。毕竟现在炒股,很多时候炒的就是预期、是故事。那柳药集团身上贴了哪些标签呢?

首先,最明显的当然是“医药股”。这个不用多说,疫情之后大家对健康越来越重视,医药板块整体关注度就高。其次,它是“中药概念”的一部分,虽然它不像片仔癀那样主打名贵中药,但它确实有自己的中成药产品线,尤其是在南方地区有一定口碑。

另外,它也被归类为“医药流通”概念股。这一块可能外行人不太熟悉,但其实很重要。你想啊,全国那么多医院要用药,总得有人把药送过去吧?这就是流通企业的价值。柳药在广西几乎是龙头地位,市场份额不小,属于区域垄断型选手。

还有人把它划进“国企改革”概念里,因为它的实际控制人是柳州市国资委,算是地方国资控股的企业。这几年国家一直在推国企混改,如果未来有资产注入或者股权激励之类的动作,市场情绪可能会被带动起来。

当然了,也有分析师提到它沾边“智慧医疗”和“互联网+医药”,因为它在搞线上药房、电子处方流转这些新玩意儿。不过说实话,这块目前占比还不大,更多是未来的想象空间。

总的来说,它的概念不算特别炸裂,没有像创新药、CAR-T那种高科技光环,但它胜在“接地气”,属于那种稳扎稳打、慢慢积累的类型。


四、基本面怎么样?财务数据能看出什么门道?

接下来咱们就得动真格的了,看看它的“底子”硬不硬。毕竟再好的概念,如果公司赚不到钱,那也是白搭。

我翻了一下它近几年的财报,先说营收吧。2022年全年营收大概在180亿左右,2023年略有增长,到了接近190亿的样子。这个数字放在整个A股医药板块里,算不上顶尖,但也不算差。毕竟比起恒瑞医药那种千亿级的巨头,它确实小一号,可比起一些只有十几亿收入的小公司,它已经算是中等偏上的体量了。

利润方面,净利润大概在6到7个亿之间波动。毛利率的话,整体维持在10%上下,乍一看好像不高,但你要知道,医药流通行业的毛利率本来就不高,因为它主要是赚个差价和服务费。真正要看的是净利率和周转率。它的净利率大概在3.5%左右,ROE(净资产收益率)近年来保持在10%以上,这个水平在同行业中算是还可以接受的。

资产负债率方面,大概在60%出头,不算特别高,但也绝对谈不上轻松。毕竟做流通需要大量垫资,应收账款比较多,资金压力一直存在。不过它这几年也在优化结构,比如通过发债、定增等方式补充现金流,整体债务结构还算可控。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点是它的现金流。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总体是正的,说明主业还能造血,不是靠借钱过日子。这一点让我稍微安心了一些。毕竟有些公司看着利润不错,结果全是账面利润,实际没钱进账,那就危险了。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点是它的现金流。经营活

股东结构上,前十大股东里有不少机构持仓,包括社保基金、公募基金都有参与,说明专业投资者对它还是有一定认可度的。不过外资持股比例相对较低,可能跟它的区域属性太强有关,国际投资者更偏好全国性布局的标的。

股东结构上,前十大股东里有不少机构持仓,

总的来说,它的基本面属于“中规中矩”那一类。没有爆发式增长,也没有明显暴雷迹象,属于那种你不会一眼爱上,但深入了解后会觉得“嗯,还行”的公司。


五、技术分析怎么看?K线走势透露了哪些信号?

好了,基本面聊完了,咱们换个角度,来看看图形派朋友最爱的技术面。

我打开K线图一看,603368这几年走得真是挺“佛系”的。既没有像某些妖股那样一口气翻倍,也没有连续暴跌让人睡不着觉。整体来看,它更像是在一个箱体内震荡运行。

从2021年初到现在,最高冲过25块,最低跌到过12块附近,大部分时间在14到20块之间来回晃荡。成交量嘛,平时都比较清淡,只有在季报发布或者行业政策出台的时候才会突然放量一下。

我试着用几个常用指标看了看:

  • 均线系统:目前股价处于年线(250日均线)附近徘徊,短期均线如5日、10日经常金叉死叉切换,说明短期内多空博弈比较激烈,但长期趋势并不明朗。

  • MACD指标:多次出现底背离现象,特别是在2023年下半年那波下跌中,价格创新低但MACD没创新低,暗示下方支撑较强,有反弹需求。不过每次反弹力度都不大,往往很快又被打回去。

  • 布林带:长期处于中轨和下轨之间运行,偶尔触及上轨就被打压回来,说明上方抛压较重,缺乏持续上涨动能。

  • RSI(相对强弱指数):多数时候在40到60之间波动,属于中性区域,既不算超买也不算超卖,反映出市场对该股的情绪偏于观望。

我还注意到一个细节:每当大盘医药板块集体拉升时,它的涨幅往往不如其他热门个股;但当板块回调时,它的跌幅也相对温和。这说明它有一定的防御属性,适合那些不想追涨杀跌、追求稳定收益的投资者。

当然啦,技术分析这东西见仁见智。有人觉得它正在构筑底部形态,未来有望突破;也有人认为它缺乏题材催化,很难走出独立行情。我个人的看法是:技术面目前没有明确方向,更多还是要结合基本面和外部环境来判断。

当然啦,技术分析这东西见仁见智。有人觉得


六、行业发展前景如何?柳药能分到多少蛋糕?

这个问题其实挺关键的。毕竟一家公司的命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所处的行业有没有前途。

我们先看大背景。中国的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60岁以上人口已经超过2.8亿,慢性病管理、用药需求只会越来越多。再加上医保覆盖范围扩大、居民健康意识提升,整个医药市场长期来看肯定是向上的。

但问题来了——增长归增长,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尤其是这几年国家推行药品集中采购,也就是常说的“集采”,直接把很多药品的价格砍了一半甚至更多。这对药厂打击很大,对流通企业来说也是双刃剑:销量上去了,但单价下来了,利润空间被压缩得很厉害。

在这种背景下,像柳药这样的区域型流通企业该怎么活?

我觉得它有几个优势:

一是本地化服务能力。它在广西深耕多年,跟当地医院、基层医疗机构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这种“地缘优势”不是外地企业随便就能打破的。尤其是在配送时效、售后服务这些细节上,本地企业更有灵活性。

二是供应链整合能力。它不仅做分销,还向上游延伸,自己生产部分药品,降低成本;同时向下拓展零售终端,形成闭环。这样一来,哪怕某一块利润薄了,整体效率提高了也能弥补。

三是政策支持。作为地方国企,它在参与公立医院药品配送、承接政府项目等方面有一定便利。而且广西正在推进“健康丝绸之路”建设,中医药国际化是个潜在机会,它作为本地龙头企业,有可能吃到红利。

当然,挑战也不少。比如电商冲击越来越大,阿里健康、京东大药房这些平台可以直接对接消费者,传统流通渠道面临转型压力。再比如跨区域扩张难度大,想走出广西去外省发展,品牌认知度和资源投入都是问题。

所以综合来看,这个行业未来不会消失,但会加速洗牌。强者恒强,弱者出局。柳药能不能在这场淘汰赛中留下来,还得看它后续的战略执行能力和创新能力。


七、它的竞争优势到底在哪里?凭什么能在同行中脱颖而出?

你说它有优势,那具体体现在哪儿呢?这是我当时最想知道的问题。

经过一番梳理,我觉得它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区域龙头地位稳固。你在广西随便问一家医院,十有八九都知道“柳州医药”。它在区内三级以上医院的覆盖率非常高,基本形成了网络效应。新进企业要想抢市场,不仅要拼价格,还得拼服务、拼响应速度,而这正是它的强项。

第二,工业与商业协同发展。很多纯流通企业只能靠代理别人的产品赚钱,利润薄不说,还容易受制于人。而柳药不一样,它有自己的制药子公司,比如万通制药,主打骨科、妇科类中成药。这部分业务虽然占比不大,但毛利率较高,能反哺流通板块,增强整体抗风险能力。

第三,数字化转型走在前列。别看它是传统医药企业,但在信息化建设上投入不小。它搞了智能物流中心,实现了仓储自动化;开发了自己的B2B平台,让客户可以在线下单;还在试点“智慧药房”,打通处方流转和医保支付。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投入,其实在提升运营效率方面作用很大。

当然,我也得承认,它的短板也很明显。比如品牌影响力局限于西南地区,全国知名度不高;研发投入偏低,不像那些创新型药企有重磅产品储备;管理层风格偏保守,战略激进度不够。

所以严格来说,它算不上行业引领者,更像是一个“稳健型选手”,靠着扎实的基本功和精细化管理,在细分领域守住自己的地盘。

所以严格来说,它算不上行业引领者,更像是


八、最近有什么动态或事件值得关注?

炒股的人嘛,都喜欢打听点“风吹草动”。那柳药集团最近有没有什么大事发生?

我查了一下,2023年以来,它有几个动作值得注意:

一个是完成了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了大约10亿元资金,主要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贷款。这对改善资产负债结构是有帮助的,至少短期偿债压力小了不少。

另一个是它旗下的零售连锁品牌“康诚 pharmacy”加快了门店扩张步伐,尤其是在社区和县域市场布点较多。看得出来,它想借力“处方外流”趋势,抢占院外市场。

还有就是它参与了多个省级药品集采项目,中标了不少品种。虽然单价降了,但总量上升,总体收入影响不大。而且通过集采,反而巩固了和医院的合作关系。

此外,公司在年报中提到要加大中药创新药的研发投入,并计划推动旗下医疗机构申报专科特色项目。虽然目前还没看到实质性成果,但如果真能推出一两款独家品种,未来的估值逻辑可能会发生变化。

总的来说,这些动作都不是那种“爆炸性利好”,但属于一步步夯实基础的操作。对于喜欢看长远发展的投资者来说,这类消息或许比短期涨停更有意义。


九、和其他同类公司相比,它处在什么位置?

有时候光看一家公司还不够,得横向比一比才知道它到底算老几。

我把它跟几家类似的区域型医药流通企业做了个简单对比,比如鹭燕医药(福建)、重药控股(重庆)、九州通(全国性但偏批发)。

从营收规模上看,九州通最大,年营收上千亿;重药控股也在300亿以上;柳药190亿左右,排在中间偏后的位置。

但从盈利能力来看,柳药的净利率和ROE其实不输于它们,甚至在某些年份还略胜一筹。这说明它的经营管理效率还不错,成本控制做得比较好。

另外,在零售板块的布局上,它比鹭燕医药更积极,门店数量增长较快;而在工业板块,它的自有产品线虽然不如重药丰富,但主打品类有一定的市场基础。

另外,在零售板块的布局上,它比鹭燕医药更

至于全国扩张方面,它显然不如九州通那样四面出击,战略重心依然放在华南和西南地区。这种“守土有责”的策略有利有弊:好处是聚焦资源,坏处是天花板明显。

所以如果你拿放大镜仔细看,会发现它不是最强的,也不是最弱的,而是处于“第二梯队中上游”的位置。属于那种你不注意可能忽略,但真研究起来又会觉得“有点东西”的公司。


十、散户投资者应该怎么看这只股票?

这个问题可能是很多人真正想问的。作为一个普通股民,面对这样一只不温不火的股票,到底该怎么对待?

我的真实想法是:它不适合短线炒作,也不太可能成为“黑马”,但它也许适合那些愿意耐心持有的投资者。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它缺乏足够的催化剂来引爆股价,比如重大资产重组、爆款新药获批、大规模并购等等。它的成长更多是靠内生驱动,一年增长百分之几,慢慢积累。

这种节奏,对于喜欢快进快出的人来说可能太磨人了。今天买了,明天就想涨,结果三天不动你就坐不住了。但如果你能接受“细水长流”的回报方式,把它当成组合里的一个稳定配置,那未尝不可。

另外,它的分红还算稳定,近几年每年都有现金分红,股息率大概在2%左右。虽然不算特别高,但在医药股里也算说得过去。对于追求分红收益的人来说,也算是个小亮点。

当然了,任何投资都有风险。比如政策变动、集采扩围、应收账款回收不畅等问题,都可能对它造成冲击。所以就算你觉得它基本面还行,也不能闭着眼睛全仓押注。

总之,我对它的态度是:不惊艳,但也不该被忽视。它就像班里那个成绩中等、纪律良好、从不惹事的学生,老师不一定天天表扬他,但他毕业后的出路也不会太差。

总之,我对它的态度是:不惊艳,但也不该被


十一、总结一下:柳药集团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公司?

写到这里,我自己也捋了一遍思路。如果让我用几句话总结柳药集团,我会这么说:

它是一家扎根广西、业务多元的区域性医药企业,主营药品流通,兼顾工业制造和零售服务。财务状况总体稳健,盈利能力尚可,成长性不算突出但稳定性较强。技术走势偏弱,缺乏爆发力,但在行业调整期表现出一定的防御特性。未来发展依赖于区域深耕、产业链协同以及数字化升级,能否突破地域限制将是关键考验。

它不是那种让你一夜暴富的股票,也不是那种随时可能暴雷的地雷股。它更像是一杯温开水——没味道,但关键时刻能解渴。


相关问答(自问自答)

Q:柳药集团是国企吗?
A:是的,它的实际控制人是柳州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属于地方国有控股企业。

Q:它主要在哪些地区开展业务?
A:以广西为核心,辐射广东、湖南、贵州等周边省份,但绝大部分收入仍来自广西本地。

Q:它的中药产品有哪些代表品种?
A:比如万通筋骨片、妇炎净胶囊、清热感冒颗粒等,主要集中在骨科、妇科和呼吸系统用药领域。

Q:它有没有参与新冠相关药物的供应?
A:在疫情期间,它作为区域重点保供单位,承担了防疫物资和药品的配送任务,但并未自主研发新冠特效药。

Q:它的药店叫什么名字?现在有多少家?
A:旗下连锁药店品牌主要是“康诚 pharmacy”,截至2023年底,直营门店数量已超过500家,主要分布在广西各地市。

Q:它会被纳入医保目录相关企业吗?
A:它本身不是医保目录制定方,但它经销的大量药品属于医保报销范围,且积极参与各省医保定点配送工作。

Q:它会被纳入医保目录相关企业吗?
A

Q:它和老百姓大药房、益丰药房这类连锁比怎么样?
A:规模上差距较大,后者是全国性连锁,门店数达数千家;柳药的零售业务尚处于区域扩张阶段,体量较小。

Q:它未来有机会转型做创新药吗?
A:目前没有明显迹象表明它要大规模进军创新药研发。它的研发重点仍在现有中成药的二次开发和工艺改进上。

Q:它的股价为什么长期涨不动?
A:可能原因包括:缺乏热点题材、成长性预期不高、机构关注度偏低、市场偏好偏向高成长赛道等因素。

Q:它是否面临较大的集采压力?
A:是的,作为流通企业,它代理的部分药品经历了集采降价,导致单品利润下降,但通过增量弥补了部分损失。

Q:它有没有海外业务?
A:目前几乎没有实质性海外收入,业务完全集中在国内,尤其是华南地区。

Q:它的高管团队稳定吗?
A:近年来核心管理层较为稳定,未出现频繁更换情况,治理结构相对清晰。

Q:它有没有被处罚或卷入负面新闻?
A:公开信息显示,近年未发生重大违法违规事件,经营合规性较好。

Q:它是否具备“专精特新”资质?
A:旗下部分子公司可能符合相关条件,但上市公司主体并未被列为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

Q:它未来是否会考虑并购扩张?
A:从战略表述看,不排除通过并购整合区域资源的可能性,但目前尚未有大规模并购动作。


这篇文章写到这里,差不多也七千多字了。我不是专家,也不是荐股博主,只是一个普通投资者在用自己的语言分享所见所思。希望这些话对你理解603368柳药集团有所帮助。投资这事,终究还得你自己拿主意。

责任编辑:admin888 标签:603368柳药集团股票,概念,前景,怎么样,个股分析,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
广告

热门搜索

相关文章

广告
牛市通网 |股票入门基础知识

603368柳药集团股票,概念,前景,怎么样,个股分析,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

admin888

|

603368柳药集团股票,概念、前景、怎么样?——一个普通投资者的视角聊聊这只股


一、我为什么会关注柳药集团这只股票?

说实话,最开始我压根没听说过“柳药集团”这四个字。那会儿我在研究医药板块的时候,看到一堆名字差不多的公司,什么华润三九、云南白药、同仁堂之类的,突然就蹦出来个“柳州医药”,代码是603368。我当时心里还嘀咕:这名字听着像是地方性的企业吧?会不会太小众了?但后来发现,它其实已经在A股上市好多年了,而且在广西那边还挺有影响力的。

于是我就开始好奇了,这家公司到底是干嘛的?是不是那种只做中药的老字号?还是说它也在搞现代医药流通?毕竟现在医药行业变化太快了,光靠传统路子可能撑不了多久。所以我就决定好好查一查,看看这家“看起来不太起眼”的公司到底值不值得多看两眼。


二、柳药集团到底是做什么的?它的主营业务是什么?

你要是问我柳药集团是干啥的,我现在可以很肯定地告诉你:它不是单纯的制药厂,也不是纯粹的药店连锁,而是一家集“药品批发、零售、工业制造和医疗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医药企业。

这么说可能有点抽象,我给你打个比方。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医药中间人+自产自销+开医院”的混合体。它一方面从各大药厂进货,然后卖给广西乃至周边省份的医院、诊所和药店;另一方面,它自己也生产一些中成药、化学药,比如感冒灵颗粒、止咳糖浆这类常见药;再者,它还在布局连锁药店,像“大参林”那种模式,只不过规模还没那么大;最后,它甚至涉足了医院投资和健康管理服务。

听起来是不是挺全面的?我自己刚开始了解的时候也觉得,这公司野心不小啊。不过话说回来,这种“全产业链”的布局,在当前医保控费、集采常态化的大环境下,说不定反而是一种优势。毕竟单一业务抗风险能力弱,而多元化一点的企业,至少在某个环节出问题时,别的板块还能撑一撑。


三、它的概念题材有哪些?现在市场上怎么看待它?

说到“概念”,我觉得这是很多股民特别关心的一点。毕竟现在炒股,很多时候炒的就是预期、是故事。那柳药集团身上贴了哪些标签呢?

首先,最明显的当然是“医药股”。这个不用多说,疫情之后大家对健康越来越重视,医药板块整体关注度就高。其次,它是“中药概念”的一部分,虽然它不像片仔癀那样主打名贵中药,但它确实有自己的中成药产品线,尤其是在南方地区有一定口碑。

另外,它也被归类为“医药流通”概念股。这一块可能外行人不太熟悉,但其实很重要。你想啊,全国那么多医院要用药,总得有人把药送过去吧?这就是流通企业的价值。柳药在广西几乎是龙头地位,市场份额不小,属于区域垄断型选手。

还有人把它划进“国企改革”概念里,因为它的实际控制人是柳州市国资委,算是地方国资控股的企业。这几年国家一直在推国企混改,如果未来有资产注入或者股权激励之类的动作,市场情绪可能会被带动起来。

当然了,也有分析师提到它沾边“智慧医疗”和“互联网+医药”,因为它在搞线上药房、电子处方流转这些新玩意儿。不过说实话,这块目前占比还不大,更多是未来的想象空间。

总的来说,它的概念不算特别炸裂,没有像创新药、CAR-T那种高科技光环,但它胜在“接地气”,属于那种稳扎稳打、慢慢积累的类型。


四、基本面怎么样?财务数据能看出什么门道?

接下来咱们就得动真格的了,看看它的“底子”硬不硬。毕竟再好的概念,如果公司赚不到钱,那也是白搭。

我翻了一下它近几年的财报,先说营收吧。2022年全年营收大概在180亿左右,2023年略有增长,到了接近190亿的样子。这个数字放在整个A股医药板块里,算不上顶尖,但也不算差。毕竟比起恒瑞医药那种千亿级的巨头,它确实小一号,可比起一些只有十几亿收入的小公司,它已经算是中等偏上的体量了。

利润方面,净利润大概在6到7个亿之间波动。毛利率的话,整体维持在10%上下,乍一看好像不高,但你要知道,医药流通行业的毛利率本来就不高,因为它主要是赚个差价和服务费。真正要看的是净利率和周转率。它的净利率大概在3.5%左右,ROE(净资产收益率)近年来保持在10%以上,这个水平在同行业中算是还可以接受的。

资产负债率方面,大概在60%出头,不算特别高,但也绝对谈不上轻松。毕竟做流通需要大量垫资,应收账款比较多,资金压力一直存在。不过它这几年也在优化结构,比如通过发债、定增等方式补充现金流,整体债务结构还算可控。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点是它的现金流。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总体是正的,说明主业还能造血,不是靠借钱过日子。这一点让我稍微安心了一些。毕竟有些公司看着利润不错,结果全是账面利润,实际没钱进账,那就危险了。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点是它的现金流。经营活

股东结构上,前十大股东里有不少机构持仓,包括社保基金、公募基金都有参与,说明专业投资者对它还是有一定认可度的。不过外资持股比例相对较低,可能跟它的区域属性太强有关,国际投资者更偏好全国性布局的标的。

股东结构上,前十大股东里有不少机构持仓,

总的来说,它的基本面属于“中规中矩”那一类。没有爆发式增长,也没有明显暴雷迹象,属于那种你不会一眼爱上,但深入了解后会觉得“嗯,还行”的公司。


五、技术分析怎么看?K线走势透露了哪些信号?

好了,基本面聊完了,咱们换个角度,来看看图形派朋友最爱的技术面。

我打开K线图一看,603368这几年走得真是挺“佛系”的。既没有像某些妖股那样一口气翻倍,也没有连续暴跌让人睡不着觉。整体来看,它更像是在一个箱体内震荡运行。

从2021年初到现在,最高冲过25块,最低跌到过12块附近,大部分时间在14到20块之间来回晃荡。成交量嘛,平时都比较清淡,只有在季报发布或者行业政策出台的时候才会突然放量一下。

我试着用几个常用指标看了看:

  • 均线系统:目前股价处于年线(250日均线)附近徘徊,短期均线如5日、10日经常金叉死叉切换,说明短期内多空博弈比较激烈,但长期趋势并不明朗。

  • MACD指标:多次出现底背离现象,特别是在2023年下半年那波下跌中,价格创新低但MACD没创新低,暗示下方支撑较强,有反弹需求。不过每次反弹力度都不大,往往很快又被打回去。

  • 布林带:长期处于中轨和下轨之间运行,偶尔触及上轨就被打压回来,说明上方抛压较重,缺乏持续上涨动能。

  • RSI(相对强弱指数):多数时候在40到60之间波动,属于中性区域,既不算超买也不算超卖,反映出市场对该股的情绪偏于观望。

我还注意到一个细节:每当大盘医药板块集体拉升时,它的涨幅往往不如其他热门个股;但当板块回调时,它的跌幅也相对温和。这说明它有一定的防御属性,适合那些不想追涨杀跌、追求稳定收益的投资者。

当然啦,技术分析这东西见仁见智。有人觉得它正在构筑底部形态,未来有望突破;也有人认为它缺乏题材催化,很难走出独立行情。我个人的看法是:技术面目前没有明确方向,更多还是要结合基本面和外部环境来判断。

当然啦,技术分析这东西见仁见智。有人觉得


六、行业发展前景如何?柳药能分到多少蛋糕?

这个问题其实挺关键的。毕竟一家公司的命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所处的行业有没有前途。

我们先看大背景。中国的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60岁以上人口已经超过2.8亿,慢性病管理、用药需求只会越来越多。再加上医保覆盖范围扩大、居民健康意识提升,整个医药市场长期来看肯定是向上的。

但问题来了——增长归增长,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尤其是这几年国家推行药品集中采购,也就是常说的“集采”,直接把很多药品的价格砍了一半甚至更多。这对药厂打击很大,对流通企业来说也是双刃剑:销量上去了,但单价下来了,利润空间被压缩得很厉害。

在这种背景下,像柳药这样的区域型流通企业该怎么活?

我觉得它有几个优势:

一是本地化服务能力。它在广西深耕多年,跟当地医院、基层医疗机构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这种“地缘优势”不是外地企业随便就能打破的。尤其是在配送时效、售后服务这些细节上,本地企业更有灵活性。

二是供应链整合能力。它不仅做分销,还向上游延伸,自己生产部分药品,降低成本;同时向下拓展零售终端,形成闭环。这样一来,哪怕某一块利润薄了,整体效率提高了也能弥补。

三是政策支持。作为地方国企,它在参与公立医院药品配送、承接政府项目等方面有一定便利。而且广西正在推进“健康丝绸之路”建设,中医药国际化是个潜在机会,它作为本地龙头企业,有可能吃到红利。

当然,挑战也不少。比如电商冲击越来越大,阿里健康、京东大药房这些平台可以直接对接消费者,传统流通渠道面临转型压力。再比如跨区域扩张难度大,想走出广西去外省发展,品牌认知度和资源投入都是问题。

所以综合来看,这个行业未来不会消失,但会加速洗牌。强者恒强,弱者出局。柳药能不能在这场淘汰赛中留下来,还得看它后续的战略执行能力和创新能力。


七、它的竞争优势到底在哪里?凭什么能在同行中脱颖而出?

你说它有优势,那具体体现在哪儿呢?这是我当时最想知道的问题。

经过一番梳理,我觉得它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区域龙头地位稳固。你在广西随便问一家医院,十有八九都知道“柳州医药”。它在区内三级以上医院的覆盖率非常高,基本形成了网络效应。新进企业要想抢市场,不仅要拼价格,还得拼服务、拼响应速度,而这正是它的强项。

第二,工业与商业协同发展。很多纯流通企业只能靠代理别人的产品赚钱,利润薄不说,还容易受制于人。而柳药不一样,它有自己的制药子公司,比如万通制药,主打骨科、妇科类中成药。这部分业务虽然占比不大,但毛利率较高,能反哺流通板块,增强整体抗风险能力。

第三,数字化转型走在前列。别看它是传统医药企业,但在信息化建设上投入不小。它搞了智能物流中心,实现了仓储自动化;开发了自己的B2B平台,让客户可以在线下单;还在试点“智慧药房”,打通处方流转和医保支付。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投入,其实在提升运营效率方面作用很大。

当然,我也得承认,它的短板也很明显。比如品牌影响力局限于西南地区,全国知名度不高;研发投入偏低,不像那些创新型药企有重磅产品储备;管理层风格偏保守,战略激进度不够。

所以严格来说,它算不上行业引领者,更像是一个“稳健型选手”,靠着扎实的基本功和精细化管理,在细分领域守住自己的地盘。

所以严格来说,它算不上行业引领者,更像是


八、最近有什么动态或事件值得关注?

炒股的人嘛,都喜欢打听点“风吹草动”。那柳药集团最近有没有什么大事发生?

我查了一下,2023年以来,它有几个动作值得注意:

一个是完成了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了大约10亿元资金,主要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贷款。这对改善资产负债结构是有帮助的,至少短期偿债压力小了不少。

另一个是它旗下的零售连锁品牌“康诚 pharmacy”加快了门店扩张步伐,尤其是在社区和县域市场布点较多。看得出来,它想借力“处方外流”趋势,抢占院外市场。

还有就是它参与了多个省级药品集采项目,中标了不少品种。虽然单价降了,但总量上升,总体收入影响不大。而且通过集采,反而巩固了和医院的合作关系。

此外,公司在年报中提到要加大中药创新药的研发投入,并计划推动旗下医疗机构申报专科特色项目。虽然目前还没看到实质性成果,但如果真能推出一两款独家品种,未来的估值逻辑可能会发生变化。

总的来说,这些动作都不是那种“爆炸性利好”,但属于一步步夯实基础的操作。对于喜欢看长远发展的投资者来说,这类消息或许比短期涨停更有意义。


九、和其他同类公司相比,它处在什么位置?

有时候光看一家公司还不够,得横向比一比才知道它到底算老几。

我把它跟几家类似的区域型医药流通企业做了个简单对比,比如鹭燕医药(福建)、重药控股(重庆)、九州通(全国性但偏批发)。

从营收规模上看,九州通最大,年营收上千亿;重药控股也在300亿以上;柳药190亿左右,排在中间偏后的位置。

但从盈利能力来看,柳药的净利率和ROE其实不输于它们,甚至在某些年份还略胜一筹。这说明它的经营管理效率还不错,成本控制做得比较好。

另外,在零售板块的布局上,它比鹭燕医药更积极,门店数量增长较快;而在工业板块,它的自有产品线虽然不如重药丰富,但主打品类有一定的市场基础。

另外,在零售板块的布局上,它比鹭燕医药更

至于全国扩张方面,它显然不如九州通那样四面出击,战略重心依然放在华南和西南地区。这种“守土有责”的策略有利有弊:好处是聚焦资源,坏处是天花板明显。

所以如果你拿放大镜仔细看,会发现它不是最强的,也不是最弱的,而是处于“第二梯队中上游”的位置。属于那种你不注意可能忽略,但真研究起来又会觉得“有点东西”的公司。


十、散户投资者应该怎么看这只股票?

这个问题可能是很多人真正想问的。作为一个普通股民,面对这样一只不温不火的股票,到底该怎么对待?

我的真实想法是:它不适合短线炒作,也不太可能成为“黑马”,但它也许适合那些愿意耐心持有的投资者。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它缺乏足够的催化剂来引爆股价,比如重大资产重组、爆款新药获批、大规模并购等等。它的成长更多是靠内生驱动,一年增长百分之几,慢慢积累。

这种节奏,对于喜欢快进快出的人来说可能太磨人了。今天买了,明天就想涨,结果三天不动你就坐不住了。但如果你能接受“细水长流”的回报方式,把它当成组合里的一个稳定配置,那未尝不可。

另外,它的分红还算稳定,近几年每年都有现金分红,股息率大概在2%左右。虽然不算特别高,但在医药股里也算说得过去。对于追求分红收益的人来说,也算是个小亮点。

当然了,任何投资都有风险。比如政策变动、集采扩围、应收账款回收不畅等问题,都可能对它造成冲击。所以就算你觉得它基本面还行,也不能闭着眼睛全仓押注。

总之,我对它的态度是:不惊艳,但也不该被忽视。它就像班里那个成绩中等、纪律良好、从不惹事的学生,老师不一定天天表扬他,但他毕业后的出路也不会太差。

总之,我对它的态度是:不惊艳,但也不该被


十一、总结一下:柳药集团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公司?

写到这里,我自己也捋了一遍思路。如果让我用几句话总结柳药集团,我会这么说:

它是一家扎根广西、业务多元的区域性医药企业,主营药品流通,兼顾工业制造和零售服务。财务状况总体稳健,盈利能力尚可,成长性不算突出但稳定性较强。技术走势偏弱,缺乏爆发力,但在行业调整期表现出一定的防御特性。未来发展依赖于区域深耕、产业链协同以及数字化升级,能否突破地域限制将是关键考验。

它不是那种让你一夜暴富的股票,也不是那种随时可能暴雷的地雷股。它更像是一杯温开水——没味道,但关键时刻能解渴。


相关问答(自问自答)

Q:柳药集团是国企吗?
A:是的,它的实际控制人是柳州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属于地方国有控股企业。

Q:它主要在哪些地区开展业务?
A:以广西为核心,辐射广东、湖南、贵州等周边省份,但绝大部分收入仍来自广西本地。

Q:它的中药产品有哪些代表品种?
A:比如万通筋骨片、妇炎净胶囊、清热感冒颗粒等,主要集中在骨科、妇科和呼吸系统用药领域。

Q:它有没有参与新冠相关药物的供应?
A:在疫情期间,它作为区域重点保供单位,承担了防疫物资和药品的配送任务,但并未自主研发新冠特效药。

Q:它的药店叫什么名字?现在有多少家?
A:旗下连锁药店品牌主要是“康诚 pharmacy”,截至2023年底,直营门店数量已超过500家,主要分布在广西各地市。

Q:它会被纳入医保目录相关企业吗?
A:它本身不是医保目录制定方,但它经销的大量药品属于医保报销范围,且积极参与各省医保定点配送工作。

Q:它会被纳入医保目录相关企业吗?
A

Q:它和老百姓大药房、益丰药房这类连锁比怎么样?
A:规模上差距较大,后者是全国性连锁,门店数达数千家;柳药的零售业务尚处于区域扩张阶段,体量较小。

Q:它未来有机会转型做创新药吗?
A:目前没有明显迹象表明它要大规模进军创新药研发。它的研发重点仍在现有中成药的二次开发和工艺改进上。

Q:它的股价为什么长期涨不动?
A:可能原因包括:缺乏热点题材、成长性预期不高、机构关注度偏低、市场偏好偏向高成长赛道等因素。

Q:它是否面临较大的集采压力?
A:是的,作为流通企业,它代理的部分药品经历了集采降价,导致单品利润下降,但通过增量弥补了部分损失。

Q:它有没有海外业务?
A:目前几乎没有实质性海外收入,业务完全集中在国内,尤其是华南地区。

Q:它的高管团队稳定吗?
A:近年来核心管理层较为稳定,未出现频繁更换情况,治理结构相对清晰。

Q:它有没有被处罚或卷入负面新闻?
A:公开信息显示,近年未发生重大违法违规事件,经营合规性较好。

Q:它是否具备“专精特新”资质?
A:旗下部分子公司可能符合相关条件,但上市公司主体并未被列为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

Q:它未来是否会考虑并购扩张?
A:从战略表述看,不排除通过并购整合区域资源的可能性,但目前尚未有大规模并购动作。


这篇文章写到这里,差不多也七千多字了。我不是专家,也不是荐股博主,只是一个普通投资者在用自己的语言分享所见所思。希望这些话对你理解603368柳药集团有所帮助。投资这事,终究还得你自己拿主意。


股票入门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