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股票 > 财经资讯 > 财经知识

600636XD*ST国股票,概念,前景,怎么样,个股分析,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

2025-10-10 10:10:25 来源:本站 作者: admin888
分享到
关注牛市通网在线:
  • 扫描二维码

    关注√

    牛市通网微信

在线咨询:
  • 扫描或点击关注牛市通网在线客服

一、这股票到底是个啥?

哎,你说这600636,*ST国重装,听着名字就挺复杂的,对吧?我一开始也是一头雾水,什么“*ST”,还带个“XD”,搞得跟密码似的。后来慢慢查资料才明白,这其实是中国A股市场里的一只特殊股票。代码600636是它的身份证号,就像每个人都有身份证号码一样,股票也有自己的代码,方便大家在交易的时候识别。

那“*ST”是啥意思呢?这个得解释一下。在中国股市里,如果一家公司连续两年亏损,就会被戴上“ST”的帽子,意思是“特别处理”,提醒投资者这家公司有风险。要是连续三年亏损,那就升级成“*ST”,风险更高了。所以你看,这股票名字前面带个星号,基本上就是在说:“嘿,注意啊,这家公司不太稳定,投资需谨慎。”

那“*ST”是啥意思呢?这个得解释一下。

至于“XD”,这个其实是除息的标志。也就是说,如果你在这天之后买这只股票,就拿不到最近一次的分红了。这属于交易规则的一部分,不是公司本身的问题,但也是咱们看盘时需要注意的小细节。

说实话,第一次看到这种带一堆符号的股票,我心里也打鼓。毕竟普通投资者嘛,谁不想买点稳稳当当、能涨能分红的股票?可偏偏这种“戴帽股”又总让人觉得有机会——万一它摘帽了呢?万一重组成功了呢?所以很多人就抱着“搏一把”的心态去关注它。

而且你别说,*ST国重装这公司,背景还挺硬的。它原本是中国二重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搞重型机械装备的,像大型铸锻件、核电设备这些高精尖的东西都干过。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大国重器”的感觉?可问题是,行业周期性太强,再加上管理、债务这些问题,公司一度陷入困境,最后退市了。后来经过破产重整,又重新上市,这才有了现在的600636。

所以你看,这股票背后的故事可不少。它不是那种默默无闻的小公司,而是经历过大起大落、从“死”到“生”的典型代表。正因为这样,很多人对它既好奇又警惕。好奇的是它会不会逆袭,警惕的是它会不会再出问题。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它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问题股”了。经过重整之后,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改善了不少,主营业务也逐渐恢复。虽然还是带着“*ST”的帽子,但情况比以前好多了。有些人就觉得,这可能是个“困境反转”的机会。

当然啦,也有人持怀疑态度。毕竟“*ST”帽子还没摘,说明监管层还在观察它。而且重型装备制造这个行业,投入大、周期长、回款慢,不是那种能快速赚钱的行业。你想靠它短期暴涨?估计够呛。

所以我个人觉得吧,这股票不能简单地说好或不好。它更像是一个“复杂体”,你得一层一层剥开来看。光看代码和名字没用,得了解它的历史、现状、业务、财务,还有未来的可能性。不然的话,随便买卖,很容易踩坑。

二、这公司到底是干啥的?

说到*ST国重装,你得先搞清楚它是做什么生意的。不然光看股价波动,根本不知道背后发生了啥。这公司主业是重型机械装备制造,听上去有点抽象,对吧?我来给你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比如说核电站里的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这些关键部件都是他们做的。还有火电站的汽轮机转子、水电机组的大轴,甚至军工领域的大型锻件,也都归他们管。你可以想象一下,这些东西动辄几十吨、上百吨重,制造难度极高,技术门槛也不低。全国能做这类产品的公司,一只手都数得过来。

所以从行业地位上来说,*ST国重装算是国内重型装备制造领域的“老资格”之一。它前身是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属于央企背景,早年在国家重大工程项目中扮演过重要角色。像三峡工程、秦山核电站这些“国之重器”,都有它的影子。

但现在的问题是,这种业务模式太“重”了。什么叫“重”?就是固定资产投入巨大,厂房、设备、人才都要长期投入,但订单周期又特别长。一个项目从签合同到交付,可能要两三年,甚至更久。中间一旦资金链出问题,或者市场需求下滑,企业立马就吃不消。

再加上这几年能源结构调整,传统火电项目减少,新能源发展快,但重型装备的需求并没有同步增长。这就导致像*ST国重装这样的公司,订单不稳定,收入波动大。有时候一年赚几个亿,下一年可能就亏了。

不过你也别以为它完全没希望。实际上,公司在重整之后,已经开始调整战略方向。比如加大在清洁能源装备上的投入,像核电、风电、氢能这些领域都在布局。尤其是核电,随着国家重启核电项目,未来需求可能会释放出来。

不过你也别以为它完全没希望。实际上,公司

另外,它还在拓展海外市场。毕竟国内竞争激烈,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大型工业设备有需求。如果能在海外拿下几个大单,对公司业绩会是不小的提振。

但说实话,这些转型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技术研发要时间,市场开拓要资源,客户信任也要积累。你现在去看它的财报,会发现营收规模不算小,但利润率一直不高。这就说明,它还在“爬坡阶段”,离真正盈利稳定还有距离。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点:它的实际控制人是中国国新控股,属于国务院国资委旗下。这意味着它背后有国家队的支持。虽然不等于 guaranteed 成功,但在融资、政策扶持、项目获取方面,肯定比民营企业更有优势。

所以综合来看,这家公司的基本面不能说多亮眼,但也绝不是毫无价值。它有技术积累,有行业资质,有国家背景,缺的可能是持续稳定的盈利能力。你要评估它,就不能只看今天赚不赚钱,还得看它未来能不能走出周期困境,实现真正的转型升级。

三、这股票的概念有哪些?

现在炒股的人都喜欢炒“概念”,对吧?谁要是说某个股票有“新能源”、“国企改革”、“高端制造”这些标签,立马就有人盯着看。那*ST国重装有没有啥概念呢?还真有,而且还不止一个。

首先最明显的,就是“国企改革”概念。你想啊,它原来是央企下属企业,后来经历破产重整,现在由中国国新控股管理。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国企改革的一个典型案例——通过市场化手段盘活存量资产,让“僵尸企业”重新活过来。所以很多分析师提到它时,都会把它归类为“国企改革标的”。

其次,它还有“高端装备制造”这个概念。前面说了,它做的都是大型铸锻件、核电设备这些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国家一直在推“制造强国”战略,强调要突破“卡脖子”技术。像这种能生产核心零部件的企业,自然就被划进去了。

再一个,就是“核电概念”。虽然目前核电在整个能源结构中占比不大,但国家明确支持安全高效发展核电。特别是“华龙一号”等自主三代核电技术推广后,相关设备需求有望上升。而*ST国重装正好是国内少数几家具备核电大型铸锻件生产能力的企业之一,所以也被视为潜在受益者。

再一个,就是“核电概念”。虽然目前核电在

还有人把它跟“一带一路”挂钩。为啥?因为它有出口业务,而且目标市场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如果未来能在海外拿到大型电站、冶金项目的设备订单,那就跟“走出去”战略对上了。虽然目前这块业务占比还不高,但想象空间是有的。

另外,由于它曾经退市又重新上市,也被一些人称为“重生股”或“涅槃股”。这类股票在市场上往往自带话题性,容易吸引短线资金关注。特别是在市场情绪回暖的时候,资金喜欢炒作这种“从地狱回到人间”的故事。

不过你也得清醒一点,概念归概念,落地是另一回事。比如你说它是核电概念股,可真等到核电项目大规模开工,可能还得好几年。你说它是国企改革标的,可改革成效怎么样,还得看后续经营数据说话。

不过你也得清醒一点,概念归概念,落地是另

而且现在很多概念都是“蹭热点”。比如说氢能,它确实有参与一些氢能源装备的研发,但体量非常小,连财报里都未必单独列出来。可一旦市场上炒氢能热,就有自媒体把它拉出来讲一番,搞得好像它是氢能龙头似的。

所以我建议你看概念的时候,别光听别人怎么说,最好自己去翻翻年报、公告,看看它到底在哪些领域有实际投入和产出。不然很容易被表面光环迷惑,忽略了背后的现实差距。

总的来说,*ST国重装身上的概念还算丰富,既有政策支持的方向,也有产业发展的趋势。但它不像某些纯粹讲故事的题材股那样“轻飘飘”,而是有一定的实体支撑。只是这些概念能不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业绩,还得打个问号。

四、这公司前景怎么样?

聊到前景,这就得往远了看了。你说*ST国重装将来会怎么样?谁也不敢打包票,但我可以跟你聊聊几种可能性。

一种是比较乐观的情况:公司顺利摘掉“*ST”帽子,主营业务稳步复苏,核电、新能源等领域订单增加,盈利能力逐步提升。再加上国企改革持续推进,管理效率提高,融资渠道畅通,它有可能成为重型装备行业的骨干企业。这种情况下,股价也可能跟着水涨船高。

另一种是中性情况:公司维持现有状态,不亏损也不大赚,每年靠几个大项目勉强维持运营。摘帽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但至少不会再退回去。这种状态下,股票可能就在一个区间里震荡,涨不动也跌不深,适合做波段的人玩一玩。

最差的情况当然是再次陷入困境。比如行业景气度继续下行,应收账款收不回来,现金流紧张,债务压力回升。要是哪年审计又出问题,说不定还得面临新一轮风险警示,甚至再次退市。虽然概率不大,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

所以你看,它的前景其实是高度依赖外部环境和内部执行力的。行业周期、政策导向、管理层决策,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可能影响最终结果。

不过有一点值得留意:近年来国家对实体经济、尤其是高端制造业的支持力度明显加大。不管是“十四五”规划,还是“新型工业化”提法,都在强调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像*ST国重装这种拥有核心技术能力的企业,理论上是政策鼓励的对象。

不过有一点值得留意:近年来国家对实体经济

而且从国家战略角度看,有些关键设备必须国产化,不能总依赖进口。比如核电主泵、大型转子这些,一旦国外断供,整个项目就得停摆。所以国家宁愿花高价也要扶持本土企业,确保“备胎”可用。

从这个意义上说,*ST国重装的战略价值可能比账面利润更重要。它不一定每年赚多少钱,但它代表着一种“不可替代性”。只要国家需要,它就不会被轻易放弃。

当然,这也意味着它的成长逻辑跟普通企业不一样。你不能用消费股那种“每年增长20%”的标准去衡量它。它的节奏更慢,波动更大,更像是“十年磨一剑”式的积累。

另外,它的资本运作空间也值得关注。比如会不会有资产注入?会不会引入战投?会不会推动整体上市?这些都可能成为未来的催化剂。虽然现在没有明确消息,但作为央企背景的企业,这类操作并不罕见。

总的来说,我对它的前景看法是:短期难言爆发,中期存在改善可能,长期取决于转型成败。它不是一个能让你快速致富的股票,但如果你愿意耐心等待,或许能看到一些变化。

五、个股分析:它到底值不值得盯一眼?

说到个股分析,咱们就得把镜头拉近一点,仔细看看这只股票本身的质地。

先说优点吧。第一,它有“稀缺性”。全国能做大型铸锻件的企业没几家,它算一个。这种能力不是砸钱就能马上建起来的,需要几十年的技术沉淀和人才积累。所以哪怕现在业绩一般,它的行业地位还是摆在那儿。

第二,资产负债表比以前健康多了。经历过破产重整,大量债务被剥离,净资产由负转正。这对一家曾经濒临破产的公司来说,已经是巨大的进步。现在它没有退市风险,至少短期内是安全的。

第三,大股东实力强。中国国新是专业的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擅长资产重组和价值挖掘。它接手之后,已经在推动一些改革措施,比如优化组织架构、加强成本控制、拓展新市场。虽然效果还没完全体现,但方向是对的。

再说说短板。最大的问题是盈利能力弱。你看它近几年的净利润,要么微利,要么靠非经常性损益撑着(比如政府补助、资产处置)。真正靠主业赚钱的能力还不够强。这意味着它的估值很难大幅提升。

再说说短板。最大的问题是盈利能力弱。你看

其次,营收增长不稳定。有时候一年增长30%,第二年又下降10%。这说明它的订单结构不够均衡,抗风险能力差。一旦大客户延迟付款或取消项目,业绩立马受影响。

还有就是流动性问题。这只股票的日均成交量不算大,有时候一天才几千万成交额。这意味着如果你想大笔买入或卖出,可能会对价格造成冲击。对于机构来说,这是个限制因素;对散户来说,也可能影响进出节奏。

另外,市场关注度偏低。除了偶尔因为“摘帽预期”或“重组传闻”被炒一下,平时很少有券商深度覆盖它。缺乏研究跟踪,信息透明度相对较低,普通投资者想深入了解它,得花不少功夫。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种“冷门”也可能是一种机会。毕竟热门股都被炒高了,冷门股反而可能存在预期差。只要你能提前发现它的变化,也许能在大多数人反应过来之前占个先机。

所以综合来看,这只股票谈不上多优秀,但也不该被完全忽视。它像是一个“有待雕琢的璞玉”,有潜力,但需要时间和耐心去打磨。

六、技术分析:现在处在什么位置?

好了,接下来咱们换个角度,从K线图上看一看这只股票的技术走势。

打开它的日线图,你会发现这几年走得挺坎坷的。从重新上市到现在,整体是一个宽幅震荡的格局。有过一波明显的上涨,是因为当时市场炒作“重生概念”,资金涌入推高股价;也有过长时间的阴跌,主要是业绩不及预期,加上大盘环境不好。

目前的价格水平,相对于重新上市初期来说,不算太高也不算太低。处于一个中期的整理区间。MACD指标有时候金叉,有时候死叉,说明多空双方力量拉锯,没有形成明确趋势。

成交量方面,大部分时间都比较清淡。只有在某些关键节点,比如发布年报、披露重大合同、或者市场传出重组消息时,才会突然放量。这种“脉冲式”交易特征,很符合冷门股的特点——平时没人理,一有风吹草动就躁动一下。

从支撑位和阻力位来看,下方有几个明显的平台,像是前期低点形成的密集区,有一定支撑作用;上方则有一些套牢盘集中的区域,突破起来不容易。所以短期内,大概率还是在这个箱体内运行。

周线级别上看,趋势略偏弱。均线系统呈现空头排列,股价在所有均线下方徘徊。这意味着中长期投资者信心不足,还没有形成合力向上攻击的态势。

但也别忘了,技术分析只是参考。尤其对于这种基本面复杂的股票,光看图形容易误判。比如某天突然公告签下十亿大单,股价可能一根阳线就突破所有阻力位。反之,如果年报爆出亏损,哪怕技术形态再好看,也可能直接破位下行。

所以我的看法是:技术面显示它目前处于蓄势阶段,方向不明。如果你是短线玩家,可以关注量价配合情况,在放量突破或回踩支撑时寻找机会;如果是长线持有者,那就别太在意几天的涨跌,重点还是看基本面有没有实质性好转。

七、基本面分析:它到底健不健康?

最后咱们来深入挖一挖它的基本面,看看这家公司底子怎么样。

先看财务报表。最新的年报显示,营业收入还算稳定,大概在几十亿级别。虽然比高峰期有所下滑,但至少没继续萎缩。这说明主营业务还在运转,客户关系也没彻底断裂。

先看财务报表。最新的年报显示,营业收入还

利润方面就有点尴尬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接近盈亏平衡线。也就是说,它主要靠主业勉强维持,真正赚的钱不多。这点从毛利率也能看出来,常年在20%左右徘徊,不算高也不算低,属于重工业的正常范围。

资产负债率现在降到了60%以下,比起以前动辄90%以上已经好多了。流动比率、速动比率也在改善,短期偿债压力减轻。这是重整带来的积极变化,说明财务风险在降低。

现金流量表是个关键。经营活动现金流这几年有正有负,说明回款情况不稳定。有时候卖了货能收到钱,有时候项目周期太长,钱迟迟到账。这对企业的日常运营是个考验。

研发费用占比不算高,大概在3%-4%之间。相比一些高科技企业动辄10%以上,显得保守。但这行本来研发投入就不像互联网那么烧钱,更多是工艺改进和经验积累。

股东结构方面,国有资本占绝对主导,散户持股比例不高。这意味着股价受政策影响较大,市场博弈成分相对少一些。

总体评价:基本面处于“修复进行时”。不能说很强,但比过去大幅恶化时已经好了太多。它正在从“治病救命”阶段转向“康复调理”阶段,还需要时间巩固成果。


自问自答环节:

问:这股票还能买吗?
答:这个问题我没法回答。我不是投资顾问,也不了解你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我只是分享了一些公开信息和分析思路,具体怎么操作,还得你自己决定。

问:它什么时候能摘帽?
答:摘帽需要满足交易所规定的财务条件,比如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和净资产均为正值。具体时间要看公司未来的业绩表现和审计结果,目前没有确切时间表。

问:它是不是国企改革概念股?
答:可以这么认为。它经历了破产重整,现由中国国新控股管理,属于央企资本运营试点企业参与的改革案例,具备一定的国企改革属性。

问:它做氢能吗?
答:公司在年报中提到参与了部分氢能源装备的研发与制造,比如加氢站用的压缩机部件等,但目前业务占比很小,尚未形成规模化收入。

问:它做氢能吗?
答:公司在年报中提到

问:它有没有退市风险?
答:根据最新年报,公司已消除退市风险警示的相关情形,目前属于“*ST”状态,即仍处于风险警示期,但不再面临 immediate 退市威胁。

问:为什么成交量这么低?
答:可能是因为公司关注度不高,机构持仓少,题材热度不够,加上“*ST”身份限制了一部分资金参与,导致日常交易较为清淡。

问:它和中国一重是什么关系?
答:两者都是国内重型机械制造企业,曾同属机械工业系统,但分属不同集团。中国一重是另一家独立央企,两者是竞争对手关系,不存在隶属或合并情况。

问:它有没有分红?
答:近年来因处于重整恢复期,未实施现金分红。公司表示将根据未来盈利状况和资金安排,适时考虑分红计划。

问:它是不是军工股?
答:其产品可用于军工领域,如大型锻件用于舰船、航天等,但并未披露具体军品订单和收入占比,因此不被普遍归类为纯军工股。

问:它值得长期持有吗?
答:这取决于你对公司的判断和投资策略。它有国家战略支持和技术积累,但盈利能力和成长性尚待验证。是否长期持有,需结合自身投资理念综合考量。

责任编辑:admin888 标签:600636XD*ST国股票,概念,前景,怎么样,个股分析,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
广告

热门搜索

相关文章

广告
牛市通网 |财经知识

600636XD*ST国股票,概念,前景,怎么样,个股分析,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

admin888

|

一、这股票到底是个啥?

哎,你说这600636,*ST国重装,听着名字就挺复杂的,对吧?我一开始也是一头雾水,什么“*ST”,还带个“XD”,搞得跟密码似的。后来慢慢查资料才明白,这其实是中国A股市场里的一只特殊股票。代码600636是它的身份证号,就像每个人都有身份证号码一样,股票也有自己的代码,方便大家在交易的时候识别。

那“*ST”是啥意思呢?这个得解释一下。在中国股市里,如果一家公司连续两年亏损,就会被戴上“ST”的帽子,意思是“特别处理”,提醒投资者这家公司有风险。要是连续三年亏损,那就升级成“*ST”,风险更高了。所以你看,这股票名字前面带个星号,基本上就是在说:“嘿,注意啊,这家公司不太稳定,投资需谨慎。”

那“*ST”是啥意思呢?这个得解释一下。

至于“XD”,这个其实是除息的标志。也就是说,如果你在这天之后买这只股票,就拿不到最近一次的分红了。这属于交易规则的一部分,不是公司本身的问题,但也是咱们看盘时需要注意的小细节。

说实话,第一次看到这种带一堆符号的股票,我心里也打鼓。毕竟普通投资者嘛,谁不想买点稳稳当当、能涨能分红的股票?可偏偏这种“戴帽股”又总让人觉得有机会——万一它摘帽了呢?万一重组成功了呢?所以很多人就抱着“搏一把”的心态去关注它。

而且你别说,*ST国重装这公司,背景还挺硬的。它原本是中国二重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搞重型机械装备的,像大型铸锻件、核电设备这些高精尖的东西都干过。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大国重器”的感觉?可问题是,行业周期性太强,再加上管理、债务这些问题,公司一度陷入困境,最后退市了。后来经过破产重整,又重新上市,这才有了现在的600636。

所以你看,这股票背后的故事可不少。它不是那种默默无闻的小公司,而是经历过大起大落、从“死”到“生”的典型代表。正因为这样,很多人对它既好奇又警惕。好奇的是它会不会逆袭,警惕的是它会不会再出问题。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它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问题股”了。经过重整之后,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改善了不少,主营业务也逐渐恢复。虽然还是带着“*ST”的帽子,但情况比以前好多了。有些人就觉得,这可能是个“困境反转”的机会。

当然啦,也有人持怀疑态度。毕竟“*ST”帽子还没摘,说明监管层还在观察它。而且重型装备制造这个行业,投入大、周期长、回款慢,不是那种能快速赚钱的行业。你想靠它短期暴涨?估计够呛。

所以我个人觉得吧,这股票不能简单地说好或不好。它更像是一个“复杂体”,你得一层一层剥开来看。光看代码和名字没用,得了解它的历史、现状、业务、财务,还有未来的可能性。不然的话,随便买卖,很容易踩坑。

二、这公司到底是干啥的?

说到*ST国重装,你得先搞清楚它是做什么生意的。不然光看股价波动,根本不知道背后发生了啥。这公司主业是重型机械装备制造,听上去有点抽象,对吧?我来给你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比如说核电站里的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这些关键部件都是他们做的。还有火电站的汽轮机转子、水电机组的大轴,甚至军工领域的大型锻件,也都归他们管。你可以想象一下,这些东西动辄几十吨、上百吨重,制造难度极高,技术门槛也不低。全国能做这类产品的公司,一只手都数得过来。

所以从行业地位上来说,*ST国重装算是国内重型装备制造领域的“老资格”之一。它前身是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属于央企背景,早年在国家重大工程项目中扮演过重要角色。像三峡工程、秦山核电站这些“国之重器”,都有它的影子。

但现在的问题是,这种业务模式太“重”了。什么叫“重”?就是固定资产投入巨大,厂房、设备、人才都要长期投入,但订单周期又特别长。一个项目从签合同到交付,可能要两三年,甚至更久。中间一旦资金链出问题,或者市场需求下滑,企业立马就吃不消。

再加上这几年能源结构调整,传统火电项目减少,新能源发展快,但重型装备的需求并没有同步增长。这就导致像*ST国重装这样的公司,订单不稳定,收入波动大。有时候一年赚几个亿,下一年可能就亏了。

不过你也别以为它完全没希望。实际上,公司在重整之后,已经开始调整战略方向。比如加大在清洁能源装备上的投入,像核电、风电、氢能这些领域都在布局。尤其是核电,随着国家重启核电项目,未来需求可能会释放出来。

不过你也别以为它完全没希望。实际上,公司

另外,它还在拓展海外市场。毕竟国内竞争激烈,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大型工业设备有需求。如果能在海外拿下几个大单,对公司业绩会是不小的提振。

但说实话,这些转型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技术研发要时间,市场开拓要资源,客户信任也要积累。你现在去看它的财报,会发现营收规模不算小,但利润率一直不高。这就说明,它还在“爬坡阶段”,离真正盈利稳定还有距离。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点:它的实际控制人是中国国新控股,属于国务院国资委旗下。这意味着它背后有国家队的支持。虽然不等于 guaranteed 成功,但在融资、政策扶持、项目获取方面,肯定比民营企业更有优势。

所以综合来看,这家公司的基本面不能说多亮眼,但也绝不是毫无价值。它有技术积累,有行业资质,有国家背景,缺的可能是持续稳定的盈利能力。你要评估它,就不能只看今天赚不赚钱,还得看它未来能不能走出周期困境,实现真正的转型升级。

三、这股票的概念有哪些?

现在炒股的人都喜欢炒“概念”,对吧?谁要是说某个股票有“新能源”、“国企改革”、“高端制造”这些标签,立马就有人盯着看。那*ST国重装有没有啥概念呢?还真有,而且还不止一个。

首先最明显的,就是“国企改革”概念。你想啊,它原来是央企下属企业,后来经历破产重整,现在由中国国新控股管理。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国企改革的一个典型案例——通过市场化手段盘活存量资产,让“僵尸企业”重新活过来。所以很多分析师提到它时,都会把它归类为“国企改革标的”。

其次,它还有“高端装备制造”这个概念。前面说了,它做的都是大型铸锻件、核电设备这些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国家一直在推“制造强国”战略,强调要突破“卡脖子”技术。像这种能生产核心零部件的企业,自然就被划进去了。

再一个,就是“核电概念”。虽然目前核电在整个能源结构中占比不大,但国家明确支持安全高效发展核电。特别是“华龙一号”等自主三代核电技术推广后,相关设备需求有望上升。而*ST国重装正好是国内少数几家具备核电大型铸锻件生产能力的企业之一,所以也被视为潜在受益者。

再一个,就是“核电概念”。虽然目前核电在

还有人把它跟“一带一路”挂钩。为啥?因为它有出口业务,而且目标市场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如果未来能在海外拿到大型电站、冶金项目的设备订单,那就跟“走出去”战略对上了。虽然目前这块业务占比还不高,但想象空间是有的。

另外,由于它曾经退市又重新上市,也被一些人称为“重生股”或“涅槃股”。这类股票在市场上往往自带话题性,容易吸引短线资金关注。特别是在市场情绪回暖的时候,资金喜欢炒作这种“从地狱回到人间”的故事。

不过你也得清醒一点,概念归概念,落地是另一回事。比如你说它是核电概念股,可真等到核电项目大规模开工,可能还得好几年。你说它是国企改革标的,可改革成效怎么样,还得看后续经营数据说话。

不过你也得清醒一点,概念归概念,落地是另

而且现在很多概念都是“蹭热点”。比如说氢能,它确实有参与一些氢能源装备的研发,但体量非常小,连财报里都未必单独列出来。可一旦市场上炒氢能热,就有自媒体把它拉出来讲一番,搞得好像它是氢能龙头似的。

所以我建议你看概念的时候,别光听别人怎么说,最好自己去翻翻年报、公告,看看它到底在哪些领域有实际投入和产出。不然很容易被表面光环迷惑,忽略了背后的现实差距。

总的来说,*ST国重装身上的概念还算丰富,既有政策支持的方向,也有产业发展的趋势。但它不像某些纯粹讲故事的题材股那样“轻飘飘”,而是有一定的实体支撑。只是这些概念能不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业绩,还得打个问号。

四、这公司前景怎么样?

聊到前景,这就得往远了看了。你说*ST国重装将来会怎么样?谁也不敢打包票,但我可以跟你聊聊几种可能性。

一种是比较乐观的情况:公司顺利摘掉“*ST”帽子,主营业务稳步复苏,核电、新能源等领域订单增加,盈利能力逐步提升。再加上国企改革持续推进,管理效率提高,融资渠道畅通,它有可能成为重型装备行业的骨干企业。这种情况下,股价也可能跟着水涨船高。

另一种是中性情况:公司维持现有状态,不亏损也不大赚,每年靠几个大项目勉强维持运营。摘帽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但至少不会再退回去。这种状态下,股票可能就在一个区间里震荡,涨不动也跌不深,适合做波段的人玩一玩。

最差的情况当然是再次陷入困境。比如行业景气度继续下行,应收账款收不回来,现金流紧张,债务压力回升。要是哪年审计又出问题,说不定还得面临新一轮风险警示,甚至再次退市。虽然概率不大,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

所以你看,它的前景其实是高度依赖外部环境和内部执行力的。行业周期、政策导向、管理层决策,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可能影响最终结果。

不过有一点值得留意:近年来国家对实体经济、尤其是高端制造业的支持力度明显加大。不管是“十四五”规划,还是“新型工业化”提法,都在强调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像*ST国重装这种拥有核心技术能力的企业,理论上是政策鼓励的对象。

不过有一点值得留意:近年来国家对实体经济

而且从国家战略角度看,有些关键设备必须国产化,不能总依赖进口。比如核电主泵、大型转子这些,一旦国外断供,整个项目就得停摆。所以国家宁愿花高价也要扶持本土企业,确保“备胎”可用。

从这个意义上说,*ST国重装的战略价值可能比账面利润更重要。它不一定每年赚多少钱,但它代表着一种“不可替代性”。只要国家需要,它就不会被轻易放弃。

当然,这也意味着它的成长逻辑跟普通企业不一样。你不能用消费股那种“每年增长20%”的标准去衡量它。它的节奏更慢,波动更大,更像是“十年磨一剑”式的积累。

另外,它的资本运作空间也值得关注。比如会不会有资产注入?会不会引入战投?会不会推动整体上市?这些都可能成为未来的催化剂。虽然现在没有明确消息,但作为央企背景的企业,这类操作并不罕见。

总的来说,我对它的前景看法是:短期难言爆发,中期存在改善可能,长期取决于转型成败。它不是一个能让你快速致富的股票,但如果你愿意耐心等待,或许能看到一些变化。

五、个股分析:它到底值不值得盯一眼?

说到个股分析,咱们就得把镜头拉近一点,仔细看看这只股票本身的质地。

先说优点吧。第一,它有“稀缺性”。全国能做大型铸锻件的企业没几家,它算一个。这种能力不是砸钱就能马上建起来的,需要几十年的技术沉淀和人才积累。所以哪怕现在业绩一般,它的行业地位还是摆在那儿。

第二,资产负债表比以前健康多了。经历过破产重整,大量债务被剥离,净资产由负转正。这对一家曾经濒临破产的公司来说,已经是巨大的进步。现在它没有退市风险,至少短期内是安全的。

第三,大股东实力强。中国国新是专业的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擅长资产重组和价值挖掘。它接手之后,已经在推动一些改革措施,比如优化组织架构、加强成本控制、拓展新市场。虽然效果还没完全体现,但方向是对的。

再说说短板。最大的问题是盈利能力弱。你看它近几年的净利润,要么微利,要么靠非经常性损益撑着(比如政府补助、资产处置)。真正靠主业赚钱的能力还不够强。这意味着它的估值很难大幅提升。

再说说短板。最大的问题是盈利能力弱。你看

其次,营收增长不稳定。有时候一年增长30%,第二年又下降10%。这说明它的订单结构不够均衡,抗风险能力差。一旦大客户延迟付款或取消项目,业绩立马受影响。

还有就是流动性问题。这只股票的日均成交量不算大,有时候一天才几千万成交额。这意味着如果你想大笔买入或卖出,可能会对价格造成冲击。对于机构来说,这是个限制因素;对散户来说,也可能影响进出节奏。

另外,市场关注度偏低。除了偶尔因为“摘帽预期”或“重组传闻”被炒一下,平时很少有券商深度覆盖它。缺乏研究跟踪,信息透明度相对较低,普通投资者想深入了解它,得花不少功夫。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种“冷门”也可能是一种机会。毕竟热门股都被炒高了,冷门股反而可能存在预期差。只要你能提前发现它的变化,也许能在大多数人反应过来之前占个先机。

所以综合来看,这只股票谈不上多优秀,但也不该被完全忽视。它像是一个“有待雕琢的璞玉”,有潜力,但需要时间和耐心去打磨。

六、技术分析:现在处在什么位置?

好了,接下来咱们换个角度,从K线图上看一看这只股票的技术走势。

打开它的日线图,你会发现这几年走得挺坎坷的。从重新上市到现在,整体是一个宽幅震荡的格局。有过一波明显的上涨,是因为当时市场炒作“重生概念”,资金涌入推高股价;也有过长时间的阴跌,主要是业绩不及预期,加上大盘环境不好。

目前的价格水平,相对于重新上市初期来说,不算太高也不算太低。处于一个中期的整理区间。MACD指标有时候金叉,有时候死叉,说明多空双方力量拉锯,没有形成明确趋势。

成交量方面,大部分时间都比较清淡。只有在某些关键节点,比如发布年报、披露重大合同、或者市场传出重组消息时,才会突然放量。这种“脉冲式”交易特征,很符合冷门股的特点——平时没人理,一有风吹草动就躁动一下。

从支撑位和阻力位来看,下方有几个明显的平台,像是前期低点形成的密集区,有一定支撑作用;上方则有一些套牢盘集中的区域,突破起来不容易。所以短期内,大概率还是在这个箱体内运行。

周线级别上看,趋势略偏弱。均线系统呈现空头排列,股价在所有均线下方徘徊。这意味着中长期投资者信心不足,还没有形成合力向上攻击的态势。

但也别忘了,技术分析只是参考。尤其对于这种基本面复杂的股票,光看图形容易误判。比如某天突然公告签下十亿大单,股价可能一根阳线就突破所有阻力位。反之,如果年报爆出亏损,哪怕技术形态再好看,也可能直接破位下行。

所以我的看法是:技术面显示它目前处于蓄势阶段,方向不明。如果你是短线玩家,可以关注量价配合情况,在放量突破或回踩支撑时寻找机会;如果是长线持有者,那就别太在意几天的涨跌,重点还是看基本面有没有实质性好转。

七、基本面分析:它到底健不健康?

最后咱们来深入挖一挖它的基本面,看看这家公司底子怎么样。

先看财务报表。最新的年报显示,营业收入还算稳定,大概在几十亿级别。虽然比高峰期有所下滑,但至少没继续萎缩。这说明主营业务还在运转,客户关系也没彻底断裂。

先看财务报表。最新的年报显示,营业收入还

利润方面就有点尴尬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接近盈亏平衡线。也就是说,它主要靠主业勉强维持,真正赚的钱不多。这点从毛利率也能看出来,常年在20%左右徘徊,不算高也不算低,属于重工业的正常范围。

资产负债率现在降到了60%以下,比起以前动辄90%以上已经好多了。流动比率、速动比率也在改善,短期偿债压力减轻。这是重整带来的积极变化,说明财务风险在降低。

现金流量表是个关键。经营活动现金流这几年有正有负,说明回款情况不稳定。有时候卖了货能收到钱,有时候项目周期太长,钱迟迟到账。这对企业的日常运营是个考验。

研发费用占比不算高,大概在3%-4%之间。相比一些高科技企业动辄10%以上,显得保守。但这行本来研发投入就不像互联网那么烧钱,更多是工艺改进和经验积累。

股东结构方面,国有资本占绝对主导,散户持股比例不高。这意味着股价受政策影响较大,市场博弈成分相对少一些。

总体评价:基本面处于“修复进行时”。不能说很强,但比过去大幅恶化时已经好了太多。它正在从“治病救命”阶段转向“康复调理”阶段,还需要时间巩固成果。


自问自答环节:

问:这股票还能买吗?
答:这个问题我没法回答。我不是投资顾问,也不了解你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我只是分享了一些公开信息和分析思路,具体怎么操作,还得你自己决定。

问:它什么时候能摘帽?
答:摘帽需要满足交易所规定的财务条件,比如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和净资产均为正值。具体时间要看公司未来的业绩表现和审计结果,目前没有确切时间表。

问:它是不是国企改革概念股?
答:可以这么认为。它经历了破产重整,现由中国国新控股管理,属于央企资本运营试点企业参与的改革案例,具备一定的国企改革属性。

问:它做氢能吗?
答:公司在年报中提到参与了部分氢能源装备的研发与制造,比如加氢站用的压缩机部件等,但目前业务占比很小,尚未形成规模化收入。

问:它做氢能吗?
答:公司在年报中提到

问:它有没有退市风险?
答:根据最新年报,公司已消除退市风险警示的相关情形,目前属于“*ST”状态,即仍处于风险警示期,但不再面临 immediate 退市威胁。

问:为什么成交量这么低?
答:可能是因为公司关注度不高,机构持仓少,题材热度不够,加上“*ST”身份限制了一部分资金参与,导致日常交易较为清淡。

问:它和中国一重是什么关系?
答:两者都是国内重型机械制造企业,曾同属机械工业系统,但分属不同集团。中国一重是另一家独立央企,两者是竞争对手关系,不存在隶属或合并情况。

问:它有没有分红?
答:近年来因处于重整恢复期,未实施现金分红。公司表示将根据未来盈利状况和资金安排,适时考虑分红计划。

问:它是不是军工股?
答:其产品可用于军工领域,如大型锻件用于舰船、航天等,但并未披露具体军品订单和收入占比,因此不被普遍归类为纯军工股。

问:它值得长期持有吗?
答:这取决于你对公司的判断和投资策略。它有国家战略支持和技术积累,但盈利能力和成长性尚待验证。是否长期持有,需结合自身投资理念综合考量。


财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