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130*ST波导股票,概念,前景,怎么样,个股分析,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
admin888
|《600130*ST波导股票,概念、前景、怎么样?——一个普通投资者的视角》
一、我为什么会关注*ST波导这只股票?
说实话,一开始我也没太注意ST波导这只股票。毕竟现在市场上热门题材那么多,什么新能源、人工智能、芯片、光伏,哪个不比一个“带星戴帽”的老牌手机厂商来得吸引人?但你知道吗,有时候就是这种被大家遗忘的老牌公司,反而会让人产生一种好奇——它到底经历了什么?为什么从当年的“手机霸主”变成了今天的ST状态?它还有没有翻身的机会?这些疑问,慢慢就把我引到了600130这只股票上。

我翻了不少资料,也看了不少股吧里的讨论,发现关于*ST波导的信息其实挺零散的。有人说是“垃圾股”,早就该退市了;也有人说它“壳资源”价值还在,说不定哪天就被借壳重组了。各种说法都有,听得我一头雾水。所以我就想,不如自己静下心来,好好梳理一下这只股票的基本面、技术面、行业背景和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不是为了推荐谁买或卖,纯粹是出于兴趣,也当是给自己做个投资笔记吧。
二、*ST波导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公司?
你要是问我*ST波导是做什么的,我得先告诉你它的“前世今生”。这公司最早叫宁波波导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2000年就在上交所上市了,股票代码就是600130。在2000年代初,那可是响当当的国产手机品牌。我记得那时候广告打得特别猛,“波导手机,手机中的战斗机”这句广告词,几乎人人都能随口说出来。那时候波导的市场份额一度排在全国前三,甚至超过了诺基亚、摩托罗拉这些洋品牌。
可问题是,时代变了。智能手机兴起之后,波导没跟上节奏。安卓系统来了,苹果崛起了,小米、华为、OPPO这些新势力杀进来,波导还在做功能机。结果可想而知,销量断崖式下滑。到2010年以后,基本就淡出主流市场了。后来公司尝试转型,做过一些通信设备、电子元器件,甚至还涉足过房地产、股权投资,但都没形成稳定的盈利模式。
现在这家公司虽然还挂着“波导”的名字,但主营业务早就不是手机了。根据最新的年报,它的收入主要来自通信设备、电子制造服务(EMS)、以及一些零散的投资收益。说白了,现在的*ST波导更像是一个“壳公司”——主业不突出,业绩不稳定,靠一些边缘业务勉强维持运营。
三、“*ST”是什么意思?对这只股票意味着什么?
说到*ST波导,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哦,带星带帽的,风险大。确实,“*ST”这个前缀在A股里可不是什么好听的标签。我查了一下规则,*ST是“退市风险警示”的意思,说明这家公司在财务或者其他方面出现了严重问题,比如连续两年亏损、净资产为负、审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等等。
具体到*ST波导,它是因为2022年和2023年连续两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而且扣非后净利润也为负,同时期末净资产也低于面值,所以被实施了退市风险警示。也就是说,如果2024年的财报还是不能扭亏为盈,或者净资产继续为负,那它就真的要面临退市了。
这对投资者来说,意味着什么?我觉得最直接的就是不确定性大大增加了。你不知道它明年能不能摘帽,也不知道会不会突然被暂停上市。而且一旦进入退市整理期,股价波动会非常剧烈,流动性也会变差。所以很多稳健型的投资者,看到*ST三个字,基本上就直接pass掉了。
但话说回来,也有人专门盯着这类股票,觉得“风险越大,机会越大”。尤其是那些相信它可能被重组、被借壳的人,会觉得现在正是“抄底”的好时机。不过这种操作,说实话,更像是在赌,而不是在投资。
四、*ST波导的主营业务现在到底是什么?
你可能会问,既然不做手机了,那*ST波导现在靠什么赚钱?我翻了它最近几年的年报,发现它的业务结构其实挺复杂的,而且一直在变。
目前来看,公司的主营业务大致可以分为三块:
第一块是通信设备及相关产品。这部分主要是为一些通信运营商提供配套的终端设备,比如数据卡、物联网模块、智能网关之类的。听起来还挺高科技的,但实际上规模不大,市场竞争也很激烈,利润空间有限。
第二块是电子制造服务(EMS)。简单说,就是给别人代工生产电子产品。比如一些小家电、工业控制板、消费类电子模块等。这块业务算是公司目前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但毛利率很低,属于“赚辛苦钱”的类型。
第三块是一些零散的投资收益和资产处置收入。比如卖点老厂房、收点租金、或者持有的一些金融资产产生的分红。这部分收入不稳定,有时候能撑一撑报表,但不能当成可持续的盈利来源。

总的来说,*ST波导现在的业务有点“四不像”——既不像传统的制造业企业,也不像科技公司,更不像投资公司。它更像是一个在夹缝中求生存的企业,靠着一些边缘业务勉强维持着上市公司的身份。
五、它的财务状况怎么样?还能撑多久?
说到财务状况,我得实话实说:不太乐观。我看了它2023年的年报,几个关键指标都亮起了红灯。
首先是净利润。2023年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是-1.2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更是-1.5亿元。这意味着它不仅亏钱,而且主业也在持续亏损。
其次是资产负债率。截至2023年底,公司的总资产约8.6亿元,总负债约7.9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91.8%。这个数字已经接近危险线了,说明公司大部分资产都是靠借钱支撑的,财务压力非常大。
再看净资产。年报显示,2023年末公司净资产为-0.8亿元,也就是资不抵债。这是触发*ST的关键原因之一。如果2024年不能通过盈利或资本运作把净资产转正,那退市风险就真的很大了。
现金流方面也不太理想。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是-0.3亿元,说明公司日常经营还在“烧钱”,没有形成自我造血能力。
当然,公司也在想办法自救。比如出售闲置资产、压缩成本、寻求战略合作等。但从目前的情况看,这些措施的效果还不明显。要想真正扭转局面,光靠节流是不够的,必须找到新的增长点,或者引入外部资本进行重组。

六、*ST波导有哪些概念?市场炒的是什么?
虽然基本面不好,但*ST波导在市场上还是有一些“概念”被炒作的。我总结了一下,主要有这么几个:
第一个是“壳资源”概念。因为它是A股上市公司,有现成的上市资格,虽然业绩差,但市值不高,总股本也不大,容易成为借壳重组的目标。尤其是在注册制全面推行之后,IPO门槛提高,借壳上市又开始受到一些资本的关注。所以有些人觉得,*ST波导说不定哪天就被哪家公司相中了,来个“乌鸦变凤凰”。
第二个是“通信+物联网”概念。虽然公司现在的通信业务规模不大,但它确实在做一些物联网相关的硬件产品。比如智能网关、远程监控模块等。这些业务刚好蹭上了“万物互联”的热点,所以在某些行情下,会被资金拿来当题材炒一炒。
第三个是“国资背景”预期。波导的控股股东是宁波电子信息集团,背后有地方国资的身影。有些人猜测,地方政府不会轻易让一家本地上市公司退市,可能会出手救助,比如注入资产、协调债务重组等。这种预期也让部分投资者觉得它“有保壳动力”。
第四个是“低价股+小市值”概念。目前*ST波导的股价长期在2元以下徘徊,总市值不到15亿元。这种股票在A股里属于典型的“低价小盘股”,容易被游资盯上,搞一波短线炒作。尤其是在市场情绪回暖的时候,这类股票往往会有脉冲式上涨。
不过我要提醒一句,这些“概念”更多是市场情绪的产物,不一定有实质支撑。你不能因为听说它有“重组预期”,就以为一定会重组。现实往往是,预期炒得很热闹,最后啥也没发生。
七、它的股价走势和技术面怎么看?
说到股价,*ST波导这几年走得真是“惨不忍睹”。我打开K线图一看,从2015年最高接近10块钱,一路跌到现在2块左右,跌幅超过80%。而且长期处于阴跌状态,几乎没有像样的反弹。
从技术形态上看,它的走势有几个特点:
一是长期处于下降通道中。无论是月线、周线还是日线,整体趋势都是向下的。偶尔有反弹,也都被迅速打回原形,说明空头力量占主导。
二是成交量极低。大部分时间每天成交额只有几百万,换手率不到1%。这种流动性水平,意味着大资金进不去也出不来,主要是散户和少量游资在折腾。
三是经常出现“地量地价”现象。股价跌到2块附近时,成交量会缩到极致,给人一种“跌不动了”的感觉。但问题是,这种“跌不动”并不等于“要涨”,很多时候只是下跌中继。
我也试着用一些技术指标分析了一下。比如MACD长期在零轴下方运行,绿柱时长时短,说明趋势偏弱;KDJ经常在低位金叉,但很快又死叉,属于典型的“诱多陷阱”;布林带则一直收口,表明价格波动极小,处于盘整状态。
当然,也有例外的时候。比如2023年底,有一次突然放量拉升,两天涨了20%多。后来查了一下,是因为有传闻说某家新能源企业要借壳波导,结果消息没证实,股价又迅速回落。这种行情,典型的就是“消息驱动+情绪炒作”,不适合普通投资者参与。
总的来说,从技术面看,*ST波导目前没有明显的反转信号。除非有重大利好刺激,否则大概率还是会维持低位震荡的格局。
八、它的基本面有没有改善的可能?
这个问题,我觉得得从几个角度来分析。
首先看内生增长。公司现有的主营业务,不管是通信设备还是EMS代工,都属于竞争激烈、利润微薄的领域。短期内很难看到爆发性增长。而且公司研发投入很少,2023年研发费用才几百万元,占营收比重不到2%,根本谈不上技术创新。所以指望它靠自身努力实现逆袭,可能性很低。
其次看外部支持。前面提到它有国资背景,理论上地方政府有可能出手相助。比如通过债务重组减轻负担,或者注入一些优质资产帮助其恢复盈利能力。但这事儿不是必然的。地方政府也要考虑财政压力和资源分配,不可能无底线兜底。而且就算要救,过程也会很漫长,不确定性很高。

再看重组可能性。这是市场最关心的一点。*ST波导确实具备一定的“壳价值”——市值小、股权结构简单、历史包袱相对可控。但如果真有企业想借壳,也得考虑合规成本、审批难度和整合风险。更何况现在注册制下,借壳的性价比已经不如以前了。所以虽然有预期,但落地难度不小。
还有一个变量是资产处置。公司还有一些土地、房产等非流动资产,如果能顺利变现,或许能缓解一部分财务压力。但资产出售需要时间,而且价格也可能打折扣,不一定能彻底解决问题。
综合来看,*ST波导基本面改善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路径不清晰,时间不确定,成功概率也不高。它更像是一种“等待奇迹”的状态,而不是“正在好转”的趋势。
九、和其他*ST股相比,它有什么特别之处?
我顺手对比了几家同样是ST的公司,发现ST波导还真有些不一样的地方。
比如有的ST公司虽然也亏损,但主业还在正常运转,现金流尚可,只是暂时遇到困难;而ST波导的主业已经基本停滞,靠零散业务维持,更像是“僵尸企业”。
再比如有的ST公司已经有明确的重组方案,甚至停牌筹备重大资产重组;而ST波导目前没有任何公告显示在推进类似事项,属于“纯预期”阶段。

还有一点特别的是它的历史知名度。别的*ST公司可能大家听都没听过,但“波导手机”这几个字,对很多70后、80后来说是有情怀的。这种品牌记忆,虽然不能直接转化为商业价值,但在舆论层面可能会带来一些关注度,甚至影响市场情绪。
另外,它的股东结构也比较集中。前十大股东合计持股比例超过50%,其中第一大股东是宁波电子信息集团,持股约30%。这种结构的好处是决策效率高,坏处是中小股东话语权弱,一旦有动作,可能不会提前透露。
总的来说,ST波导在ST群体中属于“故事性强、实质性弱”的那一类。它不像某些濒临破产的公司那样毫无希望,也不像某些即将重组的公司那样前景明确。它处在一种模糊地带,适合喜欢博弈的投资者,但不适合追求确定性的投资人。
十、散户在这只股票上通常是怎么操作的?
我在几个炒股论坛和股吧里逛了逛,发现散户对*ST波导的态度两极分化得很厉害。
一类是“死守派”。这些人大多是早年买入的,成本比较高,被套了好多年。他们不愿意割肉,总觉得“波导当年那么牛,现在肯定不会就这么退市”,天天盼着重组、摘帽。有些人甚至把它当成了“信仰股”,逢人就说“波导一定会回来”。
另一类是“投机派”。这些人根本不看基本面,纯粹是盯着技术图形和市场情绪做短线。看到放量就追,听到风吹草动就买,涨一点就跑,跌多了就补。他们的逻辑很简单:反正股价这么低,亏也亏不了多少,万一碰上重组呢?
还有一类是“围观派”。他们既不买也不卖,就是时不时来看看热闹。看看今天有没有涨停,有没有新消息,有没有大V点评。对他们来说,*ST波导更像是一场股市连续剧,主角是个落魄贵族,大家都在猜他会不会东山再起。
说实话,这三种操作方式各有各的道理,但也各有各的风险。死守可能等来的是退市,投机可能踩中的是陷阱,围观虽然安全,但也错过了所有可能性。所以我觉得,投资这只股票,心态特别重要。你得清楚自己到底是来干嘛的——是为了情怀?为了博弈?还是为了学习?
十一、它未来的前景到底怎么样?
说到前景,我真的没法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因为这取决于太多不可控的因素。
如果一切顺利,比如2024年公司通过资产注入或债务重组实现了净资产转正,同时主营业务有所恢复,那它有可能申请撤销*ST,重新回到正常交易状态。这样一来,市场信心可能会逐步恢复,股价也有望迎来修复。
但如果情况恶化,比如2024年继续亏损,净资产还是负数,那它就会被暂停上市,进入退市整理期。到时候股价可能会暴跌,流动性枯竭,持有者想卖都卖不掉。
中间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被第三方收购或借壳重组。这种情况最难预测,因为它涉及到复杂的商业谈判和监管审批。成功了就是“涅槃重生”,失败了就是“竹篮打水”。
还有一个变数是政策环境。比如监管部门会不会对ST公司出台新的扶持政策?地方政府会不会加大对本地上市公司的支持力度?这些宏观因素,都会影响ST波导的命运。
所以我只能说,它的前景充满了不确定性。既不能说完全没有希望,也不能说一定会有转机。它就像一艘漏水的船,现在还在水上漂着,但没人知道它还能撑多久,也不知道会不会有救援船来。
十二、我对这只股票的几点个人看法
写到这里,我也想聊聊自己的真实感受。
第一,我觉得*ST波导是一个典型的“时代淘汰者”。它曾经辉煌过,也引领过潮流,但没能适应变化,最终被市场抛弃。这让我想到很多传统企业面临的困境——不是不努力,而是方向错了。

第二,它也反映了A股市场的一个特殊现象:即使公司经营失败,只要还挂着上市公司的牌子,就总有人愿意去赌一把。这种“壳文化”既有合理性,也有弊端。它给了企业重生的机会,但也助长了投机风气。
第三,投资这样的股票,考验的不仅是分析能力,更是心理素质。你得承受长时间的低迷,应对突如其来的利空,还要抵抗各种小道消息的诱惑。没有足够的耐心和定力,很容易被洗出去。
第四,我认为研究*ST波导这样的股票,最大的价值不是赚钱,而是理解市场的复杂性。它让我们看到,一家公司可以从巅峰跌入谷底,也可以在绝境中寻找生机。这种完整的生命周期,恰恰是投资教育中最生动的一课。
最后我想说,每个人对同一只股票的看法都会不同。有人看到的是风险,有人看到的是机会;有人看到的是历史,有人看到的是未来。这很正常,因为投资本来就没有标准答案。
相关自问自答
*问:ST波导还能摘帽吗?
答:能不能摘帽,关键看2024年的财务表现。如果净利润和净资产都能转正,且审计意见没问题,理论上是可以申请撤销*ST的。但现在还没到年报披露的时候,一切都存在变数。
问:它会被退市吗?
答:如果2024年继续亏损,且净资产仍为负,按照现行规则,它将被暂停上市。之后如果6个月内无法恢复,就可能终止上市。所以退市风险是真实存在的。
问:为什么股价这么低还有人买?
答:有些人是抱着重组预期在赌,有些人是喜欢低价股的波动性,还有些人是被历史情怀吸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动机,市场就是这样多元。
问:它有没有可能被借壳?
答:有这个可能性,毕竟市值小、股权结构简单。但借壳涉及复杂的法律和财务安排,成功率不高,也不能仅凭猜测就下结论。
问:现在买*ST波导是不是抄底?
答:什么叫“底”,其实很难定义。股价低不代表就是底部,也可能还会更低。投资决策应该基于全面分析,而不是单纯看价格高低。
问:它的主营业务还有希望吗?
答:现有主业竞争力不强,增长空间有限。要想真正翻身,大概率需要外部力量介入,比如重组或资产注入,单靠内部经营改善难度很大。
问:散户适合投资*ST波导吗?
答:这要看你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如果你能接受高风险,且对这类股票有兴趣,可以适当关注;但如果追求稳健回报,可能不太适合。
问:它和当年的波导手机还有关系吗?
答:品牌名称还在,但业务已经完全不同了。现在的*ST波导不再生产手机,原来的手机业务早已停止多年,更多是作为一个历史符号存在。

问:为什么它不直接破产清算?
答:因为它是上市公司,涉及众多股东和债权人利益,程序复杂。而且只要还在运营,就有重组或挽救的可能,直接清算通常是最后的选择。
问:我看它偶尔会涨停,是谁在买?
答:可能是游资利用市场情绪炒作,也可能是有资金在试探性建仓。但这种涨停往往缺乏基本面支撑,持续性不强,普通投资者不宜盲目跟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