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228*ST返利股票,概念,前景,怎么样,个股分析,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
admin888
|《600228*ST返利股票,概念、前景、怎么样?——一个普通投资者的视角》
一、我为什么会关注这只股票?
说实话,一开始我也没太注意这只叫“*ST返利”的股票。毕竟名字里带个“*ST”,一听就让人心里咯噔一下,总觉得这公司是不是出啥问题了。但后来有一次刷财经新闻的时候,看到有人在讨论它,说它虽然被戴帽了,但最近动作不少,股价也有波动,我就有点好奇了。再加上我自己这几年也在学着炒股,就想多了解点冷门股,说不定能发现点机会呢。于是我就开始查资料,看公告,翻研报,慢慢对这家公司有了点印象。
二、*ST返利到底是个啥公司?
你要是问我*ST返利是干啥的,我得先翻翻它的背景。这家公司全名叫“返利网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听名字就知道,它跟“返利”有关系。没错,它最早就是做电商导购和返利平台的,简单说就是你在网上买东西,通过它的平台跳转过去,买完之后它给你返一部分钱。这种模式其实挺常见的,像什么返利网、一淘、什么值得买,都是类似的路子。
不过这家公司以前不叫这个名字,它是借壳上市的。原来的壳公司好像是搞化工或者贸易的,后来被现在的团队收购重组,才转型成了互联网电商服务公司。所以你看它的股票代码600228,其实是老公司的代码,但业务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现在它的主营业务还是围绕电商导购展开,主要合作对象是京东、淘宝、拼多多这些大平台。用户通过它的App或者网站下单,它从中拿佣金,再分一部分给用户当返利,自己留一部分当收入。听起来模式挺轻的,不用囤货、不用发货,靠流量和分成赚钱。
三、“*ST”到底是啥意思?这公司有问题吗?
说到“*ST”,很多人一听就怕。我也一样,刚开始还以为这公司快退市了。后来才知道,“*ST”是交易所给那些连续亏损、财务状况异常的公司戴的“帽子”,意思是“特别处理”,提醒投资者风险高。
那ST返利为啥会被戴帽呢?我查了一下年报,发现它前几年确实亏得挺厉害。2021年、2022年都亏损,而且净资产还一度变成负数,这就触发了退市风险警示的条件。所以2023年就被挂上了ST。
不过有意思的是,公司在2023年底发了个业绩预告,说预计扭亏为盈了。如果最终年报确认盈利,而且净资产转正,那这个“*ST”的帽子就有可能摘掉。这对股价来说,可能是个利好。但话说回来,这种预测能不能兑现,还得等审计报告出来才算数。
所以你现在看这只股票,它就像一个正在“保命”的病人,医生说“有好转迹象”,但还没宣布痊愈。你说它危险吧,确实有风险;你说它没希望吧,又好像在努力自救。
四、它的概念题材有哪些?市场上怎么炒它的?
现在炒股的人都喜欢看“概念”,我觉得这挺现实的。毕竟A股很多时候是“讲故事”的市场,有没有故事,决定了有没有资金愿意来炒。
那*ST返利有啥概念呢?我总结了一下,大概有这么几个:
第一个是“电商导购”概念。这个比较直接,它本身就是干这个的。虽然这个行业不算新,但毕竟搭上了电商的顺风车,尤其是直播带货、社交电商火起来之后,导购平台也算受益者之一。
第二个是“互联网平台经济”概念。这几年国家对平台经济的态度从打压转向支持,像蚂蚁、滴滴这些都松了口气,市场情绪也回暖了。*ST返利作为一家互联网公司,多少也能蹭到一点政策暖风。

第三个是“ST摘帽预期”。这个在A股里特别常见。很多投资者专门盯着那些可能摘帽的*ST股,因为一旦摘帽,往往意味着基本面改善,股价也可能迎来一波上涨。所以哪怕公司本身不咋地,只要有“摘帽”预期,就会有人提前埋伏。
第四个是“流量经济”和“数字经济”。这两个概念现在挺热的,*ST返利说自己是“数字科技公司”,虽然技术含量可能不高,但名字上能靠边,也算是占了个便宜。
另外,我还注意到它有时候会被归类到“消费复苏”概念里。毕竟它依赖电商交易量,而电商又是消费的一部分。如果大家花钱多了,它的佣金收入理论上也会增加。
所以你看,虽然这家公司规模不大,业务也不算多亮眼,但硬是能凑出好几个概念来。市场上炒它的时候,可能更多是冲着这些“标签”去的,而不是真的看好它的长期价值。
五、它的前景到底怎么样?未来能翻身吗?
这个问题我琢磨了很久。前景这东西,谁都说不准,但我可以把我看到的信息摆出来,咱们一起分析。
先说好的一面。这家公司虽然前几年亏损,但它手里的资源其实还不算差。比如它和京东、淘宝这些大平台的合作关系还在,用户基数也有几千万,App的月活虽然不算高,但也没彻底崩掉。而且它这几年一直在压缩成本,裁员、关项目、卖资产,就是为了活下去。
更重要的是,它在尝试转型。我看到它在年报里提到,想往“会员制电商”和“私域流量运营”方向走。说白了,就是不再只靠导流拿佣金,而是想建立自己的用户体系,提供增值服务,比如会员专属优惠、数据分析工具之类的。如果真能做成,收入结构会更稳定一些。
另外,它还在探索AI和大数据的应用。比如用算法推荐更精准的优惠信息,提升转化率。虽然目前看投入不大,技术积累也不深,但至少方向是对的。
但问题也不少。最大的问题是,它的主营业务增长乏力。电商导购这个行业,天花板很明显。现在用户越来越精明,很多人直接比价,或者用平台自带的优惠券,根本不需要通过第三方返利平台。而且抖音、快手这些短视频平台也做起电商来,分流了很多流量。
再加上行业竞争激烈,什么值得买、蜜源、好省这些平台都在抢市场,*ST返利的品牌影响力和用户黏性都不算强。你问普通人知不知道“返利网”,可能还有人记得,但问他们用不用,估计大多数人都说“早就不用了”。
还有一个隐患是,它的收入严重依赖少数几个大客户。比如京东一家就占了它很大比例的佣金收入。万一哪天合作关系变了,或者平台政策调整,它的业绩立马就得受影响。
所以综合来看,它的前景……怎么说呢,不能说没希望,但也绝对谈不上光明。更像是在夹缝中求生存,能不能翻盘,取决于管理层能不能找到新的增长点,以及市场环境是否配合。
六、这只股票现在怎么样?值不值得关注?
我现在手里没买这只股票,但我确实关注它有一阵子了。你想啊,一个被*ST的公司,股价常年在三四块钱徘徊,换手率不高,也没什么机构重仓,按理说应该没人理它。但它时不时就能蹦跶一下,比如某天突然涨停,成交量放大,第二天又跌回去。这种走势,明显是有资金在试盘或者炒作。
我观察了一下它的股价走势,发现有几个特点:一是波动大,容易受消息影响;二是流动性一般,买的人不多,卖的人也不多;三是散户参与度比较高,经常能看到龙虎榜上有东方财富拉萨营业部的身影。
从估值角度看,它现在市净率很低,因为净资产接近零,甚至为负,所以PB没啥参考意义。市盈率如果是按亏损算,那就是负的,也没法看。但如果它真的扭亏为盈了,明年可能就会出现正PE,那时候市场可能会重新给它定价。
不过你也得明白,这种股票的风险是非常高的。首先,它还在风险警示板上,涨跌幅限制是5%,流动性差,想进想出都不容易。其次,它的财报可信度也需要打个问号,毕竟连续亏损的公司,有时候会通过会计手段调节利润。再者,万一2023年的盈利预期落空,那不仅摘不了帽,还可能面临退市风险。
所以你说它“怎么样”?我觉得它就像一个赌局。你要是图刺激,愿意承担高风险博一个摘帽反弹,那它可以当个小仓位玩玩;但你要想稳稳当当赚钱,那它肯定不是首选。
七、技术分析怎么看?有没有什么信号?
我知道很多人炒股喜欢看K线图,我也试着做了点技术分析,虽然不敢说多准,但至少能看出些端倪。
先看周线。*ST返利的股价从2021年高点一路下跌,最低跌到2块多,属于典型的熊市走势。但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好像有点止跌的意思。成交量偶尔放大,K线也开始出现小阳线,虽然没形成明确的上升趋势,但至少没继续创新低。
再看日线。我注意到它在3元左右形成了一个震荡区间,上沿大概在3.5,下沿在2.8。每次跌到2.8附近就有资金托住,涨到3.5又有人砸盘。这种走势说明多空双方在这个位置博弈激烈。

另外,MACD指标在2024年初有过一次金叉,虽然没带动大涨,但至少说明短期动能在恢复。RSI也没进入超买区,说明还没到疯狂追高的阶段。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它在发布业绩预盈公告前后,股价明显异动。比如2024年1月预告扭亏,当天就涨停了。这说明市场对“摘帽”这件事非常敏感,只要有风吹草动,资金就会反应。

但你也别太迷信技术指标。这种*ST股,很多时候是消息驱动的,K线图可能明天一根大阴线就全打破了。而且它的成交量太小,主力稍微买点就能拉起来,散户很容易被误导。
所以我个人觉得,技术分析在这只股票上只能当参考,不能当依据。你得结合基本面和消息面一起看,不然很容易踩坑。
八、基本面分析:它到底有没有底子?
说到基本面,我得拆开几块来看:盈利能力、资产负债、现金流、股东结构。
先看盈利能力。前面说了,它2021和2022年都是亏损的,2023年预计盈利,但具体多少还没公布。毛利率这几年在40%左右,看起来还行,但净利率一直是负的,说明费用控制很差,管理成本太高。
再看资产负债。这是最让人担心的地方。它的总资产不算小,但负债率很高,尤其是流动负债占比大。更关键的是,净资产在2022年底是负数,这就是它被*ST的直接原因。如果2023年不能通过盈利把净资产拉回正数,那退市风险就一直存在。
现金流方面,经营性现金流近几年有正有负,说明业务造血能力不稳定。投资性现金流基本是负的,但它投的东西不多,主要是些IT系统升级;筹资性现金流也是负的,说明它在还债,没有新增借款。
股东结构这块,我发现它的前十大股东里,有不少是自然人和私募基金,机构投资者很少。第一大股东是昌九集团,持股比例不算特别高,大概20%左右。这种股权结构容易导致控制权不稳定,也缺乏长期资金支持。
研发投入上,它每年花的钱不多,占营收比例不到5%,远低于真正的科技公司。所以你说它是“数字科技公司”,我觉得更多是包装,实际还是个营销驱动的平台。
综合来看,它的基本面……嗯,说实话,挺弱的。除了还有点用户和渠道资源外,其他方面都没啥亮点。能走到今天,更多是靠资本运作和成本压缩,而不是业务创新。
九、和其他同类公司比,它有优势吗?
我特意拿它和“什么值得买”(SZ300785)做了个对比。两家都是做内容导购的,但差别还挺大的。
什么值得买虽然也面临增长瓶颈,但它上市早,品牌知名度高,社区氛围强,用户黏性更好。而且它一直在拓展B端服务,比如为企业提供营销解决方案,收入来源更多元。它的财务状况也健康得多,没被ST,净资产是正的,净利润虽然下滑但还是盈利。
相比之下,*ST返利无论是用户规模、品牌影响力还是财务稳健性,都差了一截。而且什么值得买也没有被风险警示,流动性好得多,机构也愿意配置。
再看看美股的Rakuten(乐天),它做的也是返利业务,但全球化布局,生态更完整。虽然它也经历过低谷,但体量和资源都不是*ST返利能比的。
所以你说它有没有优势?我觉得唯一的“优势”可能是股价低、市值小,容易被炒作。但在真实竞争力上,它并不占优。
十、散户适合参与吗?需要注意什么?
这个问题我得实话实说。作为一个普通散户,我觉得参与这种股票,真的要非常非常小心。
首先,它的信息透明度不够高。你去看它的公告,很多表述模模糊糊,比如“预计盈利”,但不说具体数字;说“业务转型”,但没讲清楚路径。这种不确定性太大,普通投资者很难判断真假。
其次,它的股价容易被操纵。市值小、流动性差,正是游资喜欢的标的。你今天看到一个利好消息冲进去,明天可能就被人砸盘套牢。我见过不少散户在这种股票上亏得挺惨的。

再者,它的退市风险依然存在。就算2023年盈利了,还得看审计是否通过,净资产是否转正。万一哪个环节出问题,股价可能直接腰斩。
所以如果你真想关注它,我建议:第一,别重仓,当个观察标的就行;第二,别追高,等回调再考虑;第三,一定要盯紧年报发布时间,尤其是审计意见;第四,设置止损,别抱着“死扛”心态。
毕竟炒股是为了赚钱,不是为了证明自己有多能扛风险。
十一、它有没有可能被借壳或者重组?
这也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毕竟它是个壳资源,虽然被ST了,但总比纯退市的公司强。
我查了一下,它之前的重组就是借壳来的,说明这个壳是有过成功案例的。而且它现在的主业不算重资产,转型相对容易。如果真有实力企业想上市,借它的壳也不是不可能。

但你也得知道,现在注册制推行后,借壳上市的成本和风险都提高了。很多公司宁愿排队IPO,也不愿意折腾借壳。而且*ST返利本身还有债务和诉讼问题,接盘的人得掂量掂量。
不过话说回来,只要有预期,市场上就会有人炒。你经常能看到一些传闻,说某某资本要入主,某某公司要注入资产。这些消息真假难辨,但足够让股价动一动。
所以“重组预期”也是它的一个炒作点,但能不能成,谁都说不准。
十二、总结一下我的看法
聊了这么多,我自己也捋了捋思路。总的来说,*ST返利这家公司,就像一个曾经红过、现在落魄的网红。它有过辉煌,但现在人气下滑,商业模式也被时代冲击。它在努力转型,但成效还不明显。财务上有风险,但又有反转的可能。
作为一只股票,它充满了矛盾:既有退市风险,又有摘帽希望;既有基本面缺陷,又有概念炒作空间;既不被主流资金看好,又能时不时吸引短线资金关注。
所以我对它的态度是:保持关注,但不下重注。你可以把它当成一个观察A股ST生态的样本,看看市场是怎么对待这类“问题公司”的。也可以从中学习如何分析风险与机会的平衡。
但千万别因为它便宜就冲动买入,也别因为它被ST就彻底否定。投资嘛,最重要的还是理性,别被情绪带着走。
相关自问自答(Q&A)
*Q:ST返利是什么时候被ST的?
A:我记得是在2023年,因为公司2021和2022年连续亏损,而且净资产为负,所以被实施了退市风险警示。
Q:它现在还能正常交易吗?
A:能交易,但属于风险警示板,涨跌幅限制是5%,而且名字前面带个“*ST”,提醒投资者注意风险。
Q:它什么时候可能摘帽?
A:如果2023年年报确认盈利,且净资产转正,同时审计意见是标准无保留,那2024年年中左右就有可能申请摘帽。
Q:它的主要收入来源是什么?
A:主要是电商平台的推广佣金,比如用户通过它的平台在京东、淘宝下单,它就能拿到分成。

Q:它和什么值得买有什么区别?
A:什么值得买更偏向内容社区和测评,用户互动强;*ST返利更偏向工具型返利平台,用户主要是为了省钱。
Q:它有退市风险吗?
A:有。如果2023年未能实现净资产转正或盈利,或者审计出问题,就可能继续被*ST,甚至面临退市。
Q:它的股东里有机构吗?
A:有,但不多。大部分是散户和一些私募基金,公募基金基本看不到它的身影。
Q:它最近有没有重大资产重组?
A:目前没有公开的重大重组计划,但公司一直在优化资产结构,剥离非核心业务。
Q:它的App现在还有人用吗?
A:还有人在用,但活跃度不如从前。很多人转向了平台自带的优惠活动或短视频电商。
Q:为什么它的股价有时会突然涨停?
A:可能是因为业绩预盈、摘帽预期、或者市场传闻重组,引发短线资金炒作。
Q:它有没有分红?
A:近几年没有分红,因为公司亏损,不具备分红条件。
Q:它的管理层靠谱吗?
A:从公开信息看,管理层在努力自救,比如降本增效、推动转型,但效果还需要时间验证。
Q:它会不会被其他公司收购?
A:有可能,但要看对方的战略需求和价格。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收购消息。
Q:它的竞争对手有哪些?
A:包括什么值得买、蜜源、好省、淘粉吧等返利或导购平台,竞争挺激烈的。
Q:它有没有涉及AI或大数据?
A:有提过,比如用算法优化推荐,但投入不大,目前更多是概念层面。
Q:它的月活跃用户有多少?
A:具体数据没公开,但从第三方平台看,月活大概在几百万级别,不算特别高。
Q:它和京东的合作稳定吗?
A:目前合作还在继续,但具体条款不透明,存在一定的依赖风险。
Q:它有没有海外业务?
A:几乎没有,主要市场在国内。
Q:它的审计机构是哪家?
A:我记得是立信会计师事务所,这是国内比较大的所,但也不能完全排除风险。

Q:它有没有未决诉讼?
A:年报里提到有一些小额诉讼,主要是合同纠纷,金额不大,但也是潜在风险点。
(全文约720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