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股票 > 股票分析 > 股票分析

601375中原证券股票,概念,前景,怎么样,个股分析,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

2025-10-10 10:20:46 来源:本站 作者: admin888
分享到
关注牛市通网在线:
  • 扫描二维码

    关注√

    牛市通网微信

在线咨询:
  • 扫描或点击关注牛市通网在线客服

一、先聊聊这只股票,601375中原证券,你听说过吗?

说实话,我第一次听说“中原证券”这四个字的时候,还真没太在意。毕竟现在A股里名字带“证券”的公司太多了,什么中信、华泰、国泰君安,一听就挺有分量的。可中原证券呢?听起来像是地方性的,可能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这是不是河南那边的券商?没错,还真是。它总部就在郑州,是河南省唯一一家上市的券商,代码601375。所以啊,你说它有没有存在感?有,但不算特别强。

不过话说回来,最近一段时间,有不少朋友开始关注这只股票了。为啥呢?可能是看到它时不时有点动静,比如某天突然放量上涨,或者新闻里提到它参与了某个项目,又或者是大盘调整的时候,它表现得还挺抗跌。反正各种原因都有,反正就是有人开始琢磨它了。那咱们今天就来好好唠唠这只股票,不吹不黑,就实话实说。

二、先从概念说起吧,它到底属于哪个赛道?

说到“概念”,现在炒股的人最爱听这个词了。什么新能源、人工智能、芯片、数字经济,一听就让人热血沸腾。可中原证券呢?它属于啥概念?说实话,它最核心的概念就是——证券行业。对,就这么朴实无华。它不像有些公司,今天蹭个元宇宙,明天搞个光伏,后天又说自己布局AI。中原证券干的就是本分活儿:经纪业务、投行业务、资产管理、自营投资这些传统券商该干的事儿,它都在干。

当然了,也不是完全没有其他概念。比如它地处中部地区,有时候会被划进“中部崛起”这个大战略里。还有人说它是“国企改革”的潜在标的,毕竟背后有河南省政府的支持。另外,随着注册制推进,IPO节奏加快,券商整体受益,所以它也算是沾上了“资本市场改革”的边儿。再往细了说,它也在推财富管理转型,搞金融科技,所以偶尔也能被归到“金融创新”或者“数字化转型”这类概念里。

但你要真掰扯起来,它的概念其实挺“正经”的。没有那些花里胡哨的包装,也没有动不动就说自己要颠覆行业。它就是一个典型的区域性券商,靠天吃饭——市场行情好,它就能多赚点;行情差,那就只能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所以你看它的股价波动,基本上跟大盘走势、尤其是券商板块的整体表现高度相关。牛市一来,券商股集体起飞,它也跟着涨;熊市一到,大家都不交易了,它也就蔫了。

三、那它的前景怎么样?未来有没有戏?

这个问题问得好,我也琢磨过。前景这东西,说白了就是看它能不能持续赚钱,能不能在竞争激烈的券商圈里站稳脚跟,甚至还能往前迈几步。

先说优势吧。中原证券最大的优势是什么?我觉得是“地缘”。它扎根河南,河南可是人口大省,经济总量在全国排前十左右。虽然比不上广东、江苏那种经济强省,但基数摆在那儿,老百姓的理财需求、企业的融资需求都是实实在在存在的。而且河南这几年也在大力发展金融产业,郑州还搞了金融岛,想打造成区域金融中心。这种背景下,作为本地唯一的上市券商,中原证券多少能吃到一些政策红利。

另外,它这些年也在努力转型。以前主要靠经纪业务收手续费,现在也开始发力投行和资管。比如它参与了不少省内企业的IPO辅导,虽然规模不大,但积少成成多嘛。资产管理方面,也在推一些固收+产品,试图吸引中低风险偏好的客户。自营投资这块儿,虽然波动大,但也算是收入来源之一。

另外,它这些年也在努力转型。以前主要靠经

不过问题也不少。最明显的就是——它太小了。在整个券商行业里,它的资产规模、营收、利润都排在后面。头部券商像中信证券,一年净利润上百亿,它呢?也就几个亿到十几亿的水平,差距太大了。这意味着它在人才、资源、品牌影响力上都拼不过大厂。你想挖个金牌分析师?人家可能更愿意去北上广深的大券商。你想做大项目?客户一看你规模这么小,心里难免打鼓。

还有一个问题是盈利能力不稳定。券商这个行业本身就周期性很强,牛市赚翻,熊市亏钱。中原证券这几年的净利润波动特别大,有时候增长百分之几十,有时候直接下滑一半以上。这种业绩表现,说实话,让投资者挺难拿捏的。你不知道它是真在进步,还是只是运气好碰上了行情。

再说说外部环境。现在券商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卷。佣金战打了这么多年,费率一降再降,传统经纪业务的利润空间被压缩得厉害。大家都在转型,搞财富管理、做机构业务、拼投研能力。中原证券在这方面的投入和成果,目前来看还不算特别突出。它有没有可能后来居上?理论上有可能,但难度不小。

所以综合来看,它的前景……怎么说呢?谈不上特别光明,但也别说得太悲观。它就像一个中等生,成绩不算拔尖,但也没掉队。只要不犯大错,稳扎稳打,还是能在自己的位置上活下去的。至于能不能逆袭成学霸?那得看它接下来几年的战略执行得怎么样,以及整个行业有没有大的变局。

所以综合来看,它的前景……怎么说呢?谈不

四、个股分析:它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公司?

咱们再来具体看看这家公司本身。毕竟买股票,说到底还是买公司。

中原证券成立于2002年,2014年在港交所上市,2017年又回到A股,成了A+H双平台上市公司。这种结构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融资渠道多了,可以在不同市场发债、配股;坏处是两地监管要求不一样,管理起来更复杂,而且A股和H股价格经常出现倒挂,说明市场对它的估值分歧挺大。

它的主营业务分成几块:经纪及财富管理、投资银行、自营投资、资产管理,还有信用业务(比如两融)。其中经纪业务占比最高,大概占总收入的一半左右。这说明它还是挺依赖市场交易活跃度的。投行这块儿虽然增长不错,但基数小,贡献有限。自营投资波动最大,有时候能带来惊喜,有时候也能拖后腿。

财务数据方面,我们拉一下近几年的情况。营业收入嘛,起伏挺大。比如2020年市场行情好,它营收接近40亿;2021年稍微回落;2022年市场低迷,直接掉到20多亿;2023年又有所回升。净利润更夸张,2022年一度亏损,2023年又扭亏为盈。这种业绩表现,你说稳健吧,显然不够;你说有潜力吧,又总被行情牵着鼻子走。

财务数据方面,我们拉一下近几年的情况。营

资产负债率倒是不算高,大概在70%左右,属于行业正常水平。流动比率、速动比率也都过得去,短期偿债压力不大。ROE(净资产收益率)就不说了,常年在3%-5%之间晃悠,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这说明它的资本使用效率不高,股东回报偏低。

管理层方面,公开资料显示团队还算稳定,没有频繁换帅的情况。董事长和总经理都在位好几年了,战略延续性有一定保障。不过说实话,公众对他们的认知度不高,也没有特别亮眼的行业口碑。这可能也反映出公司在品牌建设上的短板。

客户结构上,它主要服务河南本地的个人投资者和中小企业。机构客户相对较少,这也限制了它在高端业务上的拓展。互联网展业方面,它有自己的APP,但用户体验、功能丰富度跟头部券商比还有差距。线上开户转化率、用户活跃度这些指标,估计不会太好看。

总体来说,这家公司给人的感觉就是:务实、低调、不冒进。它没有搞什么惊天动地的并购,也没喊出“三年做到行业前十”这种口号。它就是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踏踏实实地做业务。这种风格有利有弊。好处是风险控制得比较好,不容易出大乱子;坏处是缺乏爆发力,很难引起资本市场的广泛关注。

五、技术分析:它的股价走势有规律吗?

好了,说完基本面,咱们来看看技术面。毕竟很多股民更关心这个——股价什么时候能涨?

先看长期走势。601375自从2017年上市以来,整体是一个震荡下行的趋势。刚上市那会儿冲到过8块多,后来一路阴跌,最低到过2块附近。这几年基本就在2.5到4.5之间来回折腾。这种走势,典型的“温水煮青蛙”,既没有大牛市的激情,也没有彻底崩盘的恐慌,就是磨人。

成交量方面,平时很清淡,日均成交额经常只有几千万,有时候甚至不到五千万。但在某些节点会突然放量,比如2020年下半年、2023年初,都有过短暂的资金涌入迹象。这些时候通常伴随着市场对券商板块的炒作,或者是公司发布了一些利好消息,比如业绩预增、股东增持之类的。

从K线形态来看,它经常走出“W底”、“头肩底”这类经典反转形态,但很多时候都是假突破。你以为要启动了,结果冲高两天就回落,套住一批追高的人。均线系统上,长期被压制在年线下方,只有在牛市情绪高涨时才能短暂站上年线。目前来看,它还在半年线和年线之间徘徊,方向不明。

MACD指标经常在零轴附近金叉死叉来回切换,说明多空力量胶着,没有明确趋势。RSI(相对强弱指数)多数时间在40-60之间运行,属于中性区域,既不超买也不超卖,进一步印证了它的“鸡肋”属性。

MACD指标经常在零轴附近金叉死叉来回切

布林带(Bollinger Bands)显示,它的股价大部分时间在中轨和下轨之间波动,偶尔触及上轨就会迅速回落。这说明上方抛压较重,资金接力意愿不强。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它和沪深300指数、券商ETF的联动性很强。每当大盘企稳反弹,尤其是金融板块异动时,它往往会有同步反应。但涨幅通常不如龙头券商,属于“跟涨不跟跌”型选手——别人涨的时候它慢半拍,别人跌的时候它可能跌得更狠。

综合来看,技术面上它缺乏独立行情,更多是跟随板块轮动。如果你指望它走出独立大牛走势,可能性很低。但它也不是完全没机会,比如在券商集体躁动的时候,它可能会有一波短线脉冲行情。这时候快进快出,或许能吃到一点肉。但要是想长期持有等翻倍?那恐怕得有足够的耐心和心理承受能力。

六、基本面分析:它值不值得长期关注?

说到基本面,咱们得拆开来看几个关键维度。

首先是盈利能力。前面提到了,它的净利润波动大,ROE偏低。这背后反映的是两个问题:一是业务结构单一,过度依赖市场行情;二是成本控制和运营效率有待提升。比如它的营业利润率常年在20%上下,而头部券商能做到30%甚至更高。这说明它在同样的收入下,花的钱更多,或者赚的钱更少。

其次是成长性。过去五年,它的营收复合增长率不算高,大概在5%-8%之间,远低于行业平均增速。净利润更是忽上忽下,根本谈不上稳定增长。这种成长性,在当前强调“确定性”的市场环境下,吸引力自然有限。

然后是资产质量。它的自营业务持仓以债券为主,股票投资比例不高,整体风险可控。信用业务中的两融余额不算大,坏账率也维持在较低水平。从财报上看,没有明显的资产减值暴雷风险。这一点算是加分项。

然后是资产质量。它的自营业务持仓以债券为

现金流方面,经营活动现金流还算健康,虽然有时为负,但主要是因为结算周期导致的正常波动。投资活动现金流多为负,说明公司在持续投入IT系统、网点建设等。筹资活动现金流则依赖股权融资和发债,说明自身造血能力不足,需要外部输血。

估值水平呢?目前它的市盈率(PE)在30倍左右,市净率(PB)大约0.8倍。这个PB低于1,说明股价已经跌破净资产,从账面价值看是“便宜”的。但要注意,券商的净资产含金量跟制造业不一样,很多是浮盈浮亏影响的,实际价值未必真有那么多。而且PB低也可能是因为市场对未来盈利预期悲观。

横向对比的话,它比中信、华泰这些龙头估值低不少,但跟其他中小券商相比,也没有明显优势。毕竟低价不代表有价值,关键是看它能不能改善基本面。

最后说说催化剂。有没有什么可能让它迎来转折点?比如政策扶持?比如重大重组?比如业绩突然爆发?目前来看,这些都不太现实。河南省政府确实支持它发展,但不太可能为了它去搞一场轰轰烈烈的资源整合。至于业绩爆发,除非市场迎来超级大牛市,否则很难指望它单季度利润翻倍。

所以结论是:它的基本面处于行业中下游水平,没有显著亮点,但也无致命硬伤。作为一只股票,它更适合那些愿意长期观察、不做短期博弈的投资者。如果你追求高增长、高弹性,它可能不是你的菜;但如果你看重安全边际、偏好低估值品种,那它可以放进自选股池里慢慢跟踪。

七、总结一下吧,我对它的整体看法

聊了这么多,你也听了不少。那我现在说说我个人的看法,纯属交流,不代表任何建议哈。

我觉得中原证券这家公司,就像一个生活在三四线城市的普通人。他工作稳定,单位是国企,待遇不算高但也不愁失业。他每天按时上下班,周末陪家人,生活平淡但踏实。你不能指望他哪天突然发财,也不能说他这辈子就没希望了。

放在股市里,它就是那种“存在感不强但也不会消失”的股票。它不会像热门题材股那样天天涨停,也不会像退市股那样让你担惊受怕。它就在那儿,不悲不喜,随波逐流。

对于投资者来说,关注它,更多是一种策略选择。你是想搏一把高弹性?那它不合适。你是想找一只估值低、波动小的“备胎”?那它或许可以考虑。你是做行业轮动,等着券商板块启动时顺便带上它?那也没问题。

但有一点得提醒:别因为它便宜就盲目买入。股价低不等于便宜,市值小不等于潜力大。投资最怕的就是“捡便宜”心态,结果捡了个长期横盘的“僵尸股”。

另外,它的信息透明度还可以,财报定期披露,重大事项也会公告。但研报覆盖不多,主流券商对它的关注度不高,这意味着你能获取的第三方分析有限。很多判断得靠自己动手查资料、做对比。

总之,它是一只适合“慢慢看、轻轻碰”的股票。你可以把它当做一个观察中国区域性券商发展的样本,也可以把它当作组合里的一个小配角。但它不太可能成为主角。

八、自问自答环节:关于601375,你还想知道啥?

Q:中原证券是国企吗?
A:是的,它有国资背景。控股股东是河南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属于河南省属国有企业。所以它本质上是一家地方国有控股的上市券商。

Q:它和中原信托、中原银行是一家吗?
A:不是同一家公司,但都姓“中原”,而且都在河南。它们是不同的金融机构,分别从事证券、信托和银行业务。不过它们的控股股东都是河南投资集团,算是“兄弟公司”。

Q:它的分红怎么样?
A:分红比较一般。近几年有过几次现金分红,但股息率普遍在1%以下,不算高。而且因为净利润不稳定,分红金额也时多时少,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

Q:为什么它的H股比A股便宜那么多?
A:这是A+H股常见的现象,叫“A股溢价”。主要原因包括:A股散户多,情绪化交易强;H股流动性差,外资定价更理性;两地投资者结构不同等。中原证券的H股长期折价,说明海外市场对它的认可度更低。

Q:它有没有可能被借壳或者重组?
A:目前没有明确迹象。作为一家上市券商,监管严格,借壳难度极大。而且它本身有融资功能,没必要走借壳路线。至于重组,短期内可能性也不大,毕竟没有相关政策推动。

Q:它有没有可能被借壳或者重组?
A:

Q:它的App好用吗?
A:根据一些用户反馈,它的交易软件功能基本齐全,能满足日常买卖需求,但在界面设计、智能投顾、资讯推送等方面跟大券商比还有差距。如果你对交易体验要求高,可能会觉得不够顺手。

Q:它在行业里的排名是多少?
A:综合排名大概在60名左右(总共约90家券商)。各项业务单项排名也多在50-70名之间,属于中小型券商梯队。

Q:它最近有什么新动作吗?
A:公开信息显示,它近年来在加强合规管理、推进数字化转型、拓展投行业务等方面有一些举措。比如上线新版APP、增加线上服务功能、参与省内企业上市辅导等,但整体进展较为平稳,没有特别重磅的动作。

Q:它会不会退市?
A:目前没有退市风险。它经营正常,财报合规,未触及退市标准。只要不出现重大违规或连续亏损,基本不用担心这个问题。

Q:它适合长期持有吗?
A:这个问题因人而异。如果你能接受长期低位震荡、回报缓慢,且看好区域性券商的长期发展潜力,那可以考虑。但如果你追求较快的资本增值,可能需要更谨慎。

Q:它的主力资金是谁?
A:从公开的股东名单看,主要是国有法人股、基金、券商资管产品等。游资参与较少,机构持股比例不算高,说明它不是主流资金的重点配置对象。


好了,差不多就聊到这儿吧。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帮你更全面地了解这只股票。它不神秘,也不复杂,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券商股。你怎么看它,取决于你自己的投资风格和预期。反正我的态度是:保持关注,不急下手,慢慢观察,理性判断。

责任编辑:admin888 标签:601375中原证券股票,概念,前景,怎么样,个股分析,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
广告

热门搜索

相关文章

广告
牛市通网 |股票分析

601375中原证券股票,概念,前景,怎么样,个股分析,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

admin888

|

一、先聊聊这只股票,601375中原证券,你听说过吗?

说实话,我第一次听说“中原证券”这四个字的时候,还真没太在意。毕竟现在A股里名字带“证券”的公司太多了,什么中信、华泰、国泰君安,一听就挺有分量的。可中原证券呢?听起来像是地方性的,可能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这是不是河南那边的券商?没错,还真是。它总部就在郑州,是河南省唯一一家上市的券商,代码601375。所以啊,你说它有没有存在感?有,但不算特别强。

不过话说回来,最近一段时间,有不少朋友开始关注这只股票了。为啥呢?可能是看到它时不时有点动静,比如某天突然放量上涨,或者新闻里提到它参与了某个项目,又或者是大盘调整的时候,它表现得还挺抗跌。反正各种原因都有,反正就是有人开始琢磨它了。那咱们今天就来好好唠唠这只股票,不吹不黑,就实话实说。

二、先从概念说起吧,它到底属于哪个赛道?

说到“概念”,现在炒股的人最爱听这个词了。什么新能源、人工智能、芯片、数字经济,一听就让人热血沸腾。可中原证券呢?它属于啥概念?说实话,它最核心的概念就是——证券行业。对,就这么朴实无华。它不像有些公司,今天蹭个元宇宙,明天搞个光伏,后天又说自己布局AI。中原证券干的就是本分活儿:经纪业务、投行业务、资产管理、自营投资这些传统券商该干的事儿,它都在干。

当然了,也不是完全没有其他概念。比如它地处中部地区,有时候会被划进“中部崛起”这个大战略里。还有人说它是“国企改革”的潜在标的,毕竟背后有河南省政府的支持。另外,随着注册制推进,IPO节奏加快,券商整体受益,所以它也算是沾上了“资本市场改革”的边儿。再往细了说,它也在推财富管理转型,搞金融科技,所以偶尔也能被归到“金融创新”或者“数字化转型”这类概念里。

但你要真掰扯起来,它的概念其实挺“正经”的。没有那些花里胡哨的包装,也没有动不动就说自己要颠覆行业。它就是一个典型的区域性券商,靠天吃饭——市场行情好,它就能多赚点;行情差,那就只能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所以你看它的股价波动,基本上跟大盘走势、尤其是券商板块的整体表现高度相关。牛市一来,券商股集体起飞,它也跟着涨;熊市一到,大家都不交易了,它也就蔫了。

三、那它的前景怎么样?未来有没有戏?

这个问题问得好,我也琢磨过。前景这东西,说白了就是看它能不能持续赚钱,能不能在竞争激烈的券商圈里站稳脚跟,甚至还能往前迈几步。

先说优势吧。中原证券最大的优势是什么?我觉得是“地缘”。它扎根河南,河南可是人口大省,经济总量在全国排前十左右。虽然比不上广东、江苏那种经济强省,但基数摆在那儿,老百姓的理财需求、企业的融资需求都是实实在在存在的。而且河南这几年也在大力发展金融产业,郑州还搞了金融岛,想打造成区域金融中心。这种背景下,作为本地唯一的上市券商,中原证券多少能吃到一些政策红利。

另外,它这些年也在努力转型。以前主要靠经纪业务收手续费,现在也开始发力投行和资管。比如它参与了不少省内企业的IPO辅导,虽然规模不大,但积少成成多嘛。资产管理方面,也在推一些固收+产品,试图吸引中低风险偏好的客户。自营投资这块儿,虽然波动大,但也算是收入来源之一。

另外,它这些年也在努力转型。以前主要靠经

不过问题也不少。最明显的就是——它太小了。在整个券商行业里,它的资产规模、营收、利润都排在后面。头部券商像中信证券,一年净利润上百亿,它呢?也就几个亿到十几亿的水平,差距太大了。这意味着它在人才、资源、品牌影响力上都拼不过大厂。你想挖个金牌分析师?人家可能更愿意去北上广深的大券商。你想做大项目?客户一看你规模这么小,心里难免打鼓。

还有一个问题是盈利能力不稳定。券商这个行业本身就周期性很强,牛市赚翻,熊市亏钱。中原证券这几年的净利润波动特别大,有时候增长百分之几十,有时候直接下滑一半以上。这种业绩表现,说实话,让投资者挺难拿捏的。你不知道它是真在进步,还是只是运气好碰上了行情。

再说说外部环境。现在券商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卷。佣金战打了这么多年,费率一降再降,传统经纪业务的利润空间被压缩得厉害。大家都在转型,搞财富管理、做机构业务、拼投研能力。中原证券在这方面的投入和成果,目前来看还不算特别突出。它有没有可能后来居上?理论上有可能,但难度不小。

所以综合来看,它的前景……怎么说呢?谈不上特别光明,但也别说得太悲观。它就像一个中等生,成绩不算拔尖,但也没掉队。只要不犯大错,稳扎稳打,还是能在自己的位置上活下去的。至于能不能逆袭成学霸?那得看它接下来几年的战略执行得怎么样,以及整个行业有没有大的变局。

所以综合来看,它的前景……怎么说呢?谈不

四、个股分析:它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公司?

咱们再来具体看看这家公司本身。毕竟买股票,说到底还是买公司。

中原证券成立于2002年,2014年在港交所上市,2017年又回到A股,成了A+H双平台上市公司。这种结构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融资渠道多了,可以在不同市场发债、配股;坏处是两地监管要求不一样,管理起来更复杂,而且A股和H股价格经常出现倒挂,说明市场对它的估值分歧挺大。

它的主营业务分成几块:经纪及财富管理、投资银行、自营投资、资产管理,还有信用业务(比如两融)。其中经纪业务占比最高,大概占总收入的一半左右。这说明它还是挺依赖市场交易活跃度的。投行这块儿虽然增长不错,但基数小,贡献有限。自营投资波动最大,有时候能带来惊喜,有时候也能拖后腿。

财务数据方面,我们拉一下近几年的情况。营业收入嘛,起伏挺大。比如2020年市场行情好,它营收接近40亿;2021年稍微回落;2022年市场低迷,直接掉到20多亿;2023年又有所回升。净利润更夸张,2022年一度亏损,2023年又扭亏为盈。这种业绩表现,你说稳健吧,显然不够;你说有潜力吧,又总被行情牵着鼻子走。

财务数据方面,我们拉一下近几年的情况。营

资产负债率倒是不算高,大概在70%左右,属于行业正常水平。流动比率、速动比率也都过得去,短期偿债压力不大。ROE(净资产收益率)就不说了,常年在3%-5%之间晃悠,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这说明它的资本使用效率不高,股东回报偏低。

管理层方面,公开资料显示团队还算稳定,没有频繁换帅的情况。董事长和总经理都在位好几年了,战略延续性有一定保障。不过说实话,公众对他们的认知度不高,也没有特别亮眼的行业口碑。这可能也反映出公司在品牌建设上的短板。

客户结构上,它主要服务河南本地的个人投资者和中小企业。机构客户相对较少,这也限制了它在高端业务上的拓展。互联网展业方面,它有自己的APP,但用户体验、功能丰富度跟头部券商比还有差距。线上开户转化率、用户活跃度这些指标,估计不会太好看。

总体来说,这家公司给人的感觉就是:务实、低调、不冒进。它没有搞什么惊天动地的并购,也没喊出“三年做到行业前十”这种口号。它就是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踏踏实实地做业务。这种风格有利有弊。好处是风险控制得比较好,不容易出大乱子;坏处是缺乏爆发力,很难引起资本市场的广泛关注。

五、技术分析:它的股价走势有规律吗?

好了,说完基本面,咱们来看看技术面。毕竟很多股民更关心这个——股价什么时候能涨?

先看长期走势。601375自从2017年上市以来,整体是一个震荡下行的趋势。刚上市那会儿冲到过8块多,后来一路阴跌,最低到过2块附近。这几年基本就在2.5到4.5之间来回折腾。这种走势,典型的“温水煮青蛙”,既没有大牛市的激情,也没有彻底崩盘的恐慌,就是磨人。

成交量方面,平时很清淡,日均成交额经常只有几千万,有时候甚至不到五千万。但在某些节点会突然放量,比如2020年下半年、2023年初,都有过短暂的资金涌入迹象。这些时候通常伴随着市场对券商板块的炒作,或者是公司发布了一些利好消息,比如业绩预增、股东增持之类的。

从K线形态来看,它经常走出“W底”、“头肩底”这类经典反转形态,但很多时候都是假突破。你以为要启动了,结果冲高两天就回落,套住一批追高的人。均线系统上,长期被压制在年线下方,只有在牛市情绪高涨时才能短暂站上年线。目前来看,它还在半年线和年线之间徘徊,方向不明。

MACD指标经常在零轴附近金叉死叉来回切换,说明多空力量胶着,没有明确趋势。RSI(相对强弱指数)多数时间在40-60之间运行,属于中性区域,既不超买也不超卖,进一步印证了它的“鸡肋”属性。

MACD指标经常在零轴附近金叉死叉来回切

布林带(Bollinger Bands)显示,它的股价大部分时间在中轨和下轨之间波动,偶尔触及上轨就会迅速回落。这说明上方抛压较重,资金接力意愿不强。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它和沪深300指数、券商ETF的联动性很强。每当大盘企稳反弹,尤其是金融板块异动时,它往往会有同步反应。但涨幅通常不如龙头券商,属于“跟涨不跟跌”型选手——别人涨的时候它慢半拍,别人跌的时候它可能跌得更狠。

综合来看,技术面上它缺乏独立行情,更多是跟随板块轮动。如果你指望它走出独立大牛走势,可能性很低。但它也不是完全没机会,比如在券商集体躁动的时候,它可能会有一波短线脉冲行情。这时候快进快出,或许能吃到一点肉。但要是想长期持有等翻倍?那恐怕得有足够的耐心和心理承受能力。

六、基本面分析:它值不值得长期关注?

说到基本面,咱们得拆开来看几个关键维度。

首先是盈利能力。前面提到了,它的净利润波动大,ROE偏低。这背后反映的是两个问题:一是业务结构单一,过度依赖市场行情;二是成本控制和运营效率有待提升。比如它的营业利润率常年在20%上下,而头部券商能做到30%甚至更高。这说明它在同样的收入下,花的钱更多,或者赚的钱更少。

其次是成长性。过去五年,它的营收复合增长率不算高,大概在5%-8%之间,远低于行业平均增速。净利润更是忽上忽下,根本谈不上稳定增长。这种成长性,在当前强调“确定性”的市场环境下,吸引力自然有限。

然后是资产质量。它的自营业务持仓以债券为主,股票投资比例不高,整体风险可控。信用业务中的两融余额不算大,坏账率也维持在较低水平。从财报上看,没有明显的资产减值暴雷风险。这一点算是加分项。

然后是资产质量。它的自营业务持仓以债券为

现金流方面,经营活动现金流还算健康,虽然有时为负,但主要是因为结算周期导致的正常波动。投资活动现金流多为负,说明公司在持续投入IT系统、网点建设等。筹资活动现金流则依赖股权融资和发债,说明自身造血能力不足,需要外部输血。

估值水平呢?目前它的市盈率(PE)在30倍左右,市净率(PB)大约0.8倍。这个PB低于1,说明股价已经跌破净资产,从账面价值看是“便宜”的。但要注意,券商的净资产含金量跟制造业不一样,很多是浮盈浮亏影响的,实际价值未必真有那么多。而且PB低也可能是因为市场对未来盈利预期悲观。

横向对比的话,它比中信、华泰这些龙头估值低不少,但跟其他中小券商相比,也没有明显优势。毕竟低价不代表有价值,关键是看它能不能改善基本面。

最后说说催化剂。有没有什么可能让它迎来转折点?比如政策扶持?比如重大重组?比如业绩突然爆发?目前来看,这些都不太现实。河南省政府确实支持它发展,但不太可能为了它去搞一场轰轰烈烈的资源整合。至于业绩爆发,除非市场迎来超级大牛市,否则很难指望它单季度利润翻倍。

所以结论是:它的基本面处于行业中下游水平,没有显著亮点,但也无致命硬伤。作为一只股票,它更适合那些愿意长期观察、不做短期博弈的投资者。如果你追求高增长、高弹性,它可能不是你的菜;但如果你看重安全边际、偏好低估值品种,那它可以放进自选股池里慢慢跟踪。

七、总结一下吧,我对它的整体看法

聊了这么多,你也听了不少。那我现在说说我个人的看法,纯属交流,不代表任何建议哈。

我觉得中原证券这家公司,就像一个生活在三四线城市的普通人。他工作稳定,单位是国企,待遇不算高但也不愁失业。他每天按时上下班,周末陪家人,生活平淡但踏实。你不能指望他哪天突然发财,也不能说他这辈子就没希望了。

放在股市里,它就是那种“存在感不强但也不会消失”的股票。它不会像热门题材股那样天天涨停,也不会像退市股那样让你担惊受怕。它就在那儿,不悲不喜,随波逐流。

对于投资者来说,关注它,更多是一种策略选择。你是想搏一把高弹性?那它不合适。你是想找一只估值低、波动小的“备胎”?那它或许可以考虑。你是做行业轮动,等着券商板块启动时顺便带上它?那也没问题。

但有一点得提醒:别因为它便宜就盲目买入。股价低不等于便宜,市值小不等于潜力大。投资最怕的就是“捡便宜”心态,结果捡了个长期横盘的“僵尸股”。

另外,它的信息透明度还可以,财报定期披露,重大事项也会公告。但研报覆盖不多,主流券商对它的关注度不高,这意味着你能获取的第三方分析有限。很多判断得靠自己动手查资料、做对比。

总之,它是一只适合“慢慢看、轻轻碰”的股票。你可以把它当做一个观察中国区域性券商发展的样本,也可以把它当作组合里的一个小配角。但它不太可能成为主角。

八、自问自答环节:关于601375,你还想知道啥?

Q:中原证券是国企吗?
A:是的,它有国资背景。控股股东是河南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属于河南省属国有企业。所以它本质上是一家地方国有控股的上市券商。

Q:它和中原信托、中原银行是一家吗?
A:不是同一家公司,但都姓“中原”,而且都在河南。它们是不同的金融机构,分别从事证券、信托和银行业务。不过它们的控股股东都是河南投资集团,算是“兄弟公司”。

Q:它的分红怎么样?
A:分红比较一般。近几年有过几次现金分红,但股息率普遍在1%以下,不算高。而且因为净利润不稳定,分红金额也时多时少,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

Q:为什么它的H股比A股便宜那么多?
A:这是A+H股常见的现象,叫“A股溢价”。主要原因包括:A股散户多,情绪化交易强;H股流动性差,外资定价更理性;两地投资者结构不同等。中原证券的H股长期折价,说明海外市场对它的认可度更低。

Q:它有没有可能被借壳或者重组?
A:目前没有明确迹象。作为一家上市券商,监管严格,借壳难度极大。而且它本身有融资功能,没必要走借壳路线。至于重组,短期内可能性也不大,毕竟没有相关政策推动。

Q:它有没有可能被借壳或者重组?
A:

Q:它的App好用吗?
A:根据一些用户反馈,它的交易软件功能基本齐全,能满足日常买卖需求,但在界面设计、智能投顾、资讯推送等方面跟大券商比还有差距。如果你对交易体验要求高,可能会觉得不够顺手。

Q:它在行业里的排名是多少?
A:综合排名大概在60名左右(总共约90家券商)。各项业务单项排名也多在50-70名之间,属于中小型券商梯队。

Q:它最近有什么新动作吗?
A:公开信息显示,它近年来在加强合规管理、推进数字化转型、拓展投行业务等方面有一些举措。比如上线新版APP、增加线上服务功能、参与省内企业上市辅导等,但整体进展较为平稳,没有特别重磅的动作。

Q:它会不会退市?
A:目前没有退市风险。它经营正常,财报合规,未触及退市标准。只要不出现重大违规或连续亏损,基本不用担心这个问题。

Q:它适合长期持有吗?
A:这个问题因人而异。如果你能接受长期低位震荡、回报缓慢,且看好区域性券商的长期发展潜力,那可以考虑。但如果你追求较快的资本增值,可能需要更谨慎。

Q:它的主力资金是谁?
A:从公开的股东名单看,主要是国有法人股、基金、券商资管产品等。游资参与较少,机构持股比例不算高,说明它不是主流资金的重点配置对象。


好了,差不多就聊到这儿吧。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帮你更全面地了解这只股票。它不神秘,也不复杂,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券商股。你怎么看它,取决于你自己的投资风格和预期。反正我的态度是:保持关注,不急下手,慢慢观察,理性判断。


股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