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营业收入中的核心竞争力
admin888
|一、毛利率显示企业定位
一件东西成本90元,100元卖出,获利10元。而这10元并不是净利润,除了成本还要有费用。如果不计费用的话,这10元称为毛利(润)。毛利是商品售价与商品成本之间的差额,毛利越高,容纳的费用就越多。如果毛利过低,再扣除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最后税费下的营业利润就没有多少了。
毛利=营业收入-营业成本。
毛利率=(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收入。
通常情况下,毛利率越高,企业越具有核心竞争力。贵州茅台的毛利率达90%以上,如果一瓶茅台售价1700元,它的直接成本只有170元左右,这就是核心竞争力。除了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以外,任何人都无法生产出茅台酒。除了茅台镇,其他地方的菌群条件,都不适宜生产茅台酒。这种地域限制,增加了它的核心竞争力。如表4-1和图4-1所示。
表4-1 贵州茅台毛利率数据(万元)

类似的还有奢侈品行业、中药行业。奢侈品之所以称为奢侈品,是因为它彰显的是虚荣心,只买贵的,不买对的,只要贵,不论成本是多少。中药行业的配方基本都是专利技术,别人无法复制,它想卖多高就卖多高。西医的特效药在专利时限内,毛利率也是相当高的,因为需要在短时间内收回开发成本。表4-2和图4-2所示为中药行业东阿阿胶(000423)的数据。
表4-2 东阿阿胶毛利率数据(万元)

但并不是说毛利率越高就越好,这与企业定位也有关。沃尔玛的毛利率常年低于10%,难道说沃尔玛没有竞争力吗?当然不是。在渠道销售行业,谁的毛利率更低,谁越有核心竞争力。快消品的成本几乎是透明的,并且快消品属于完全竞争行业。不论谁加入或退出,对整个行业都没有任何影响。所以快消品比的就是价格,如果你肯降低毛利率,你的竞争力就比对手高。同质的商品,谁都愿意买便宜的。
合肥百货(000417)是一家以百货业(含家电)、超市业、农产品交易市场、房地产为主营业务的零售行业企业。它的毛利率近年来一直在20%左右波动,但它每年给股东的资本都以极高的速度增长。如表4-3和图4-3所示。
表4-3 合肥百货毛利率数据(万元)

作为零售行业的合肥百货,毛利率已经足够低了。它主要的经营范围是安徽省,如果像沃尔玛一样,在全世界都有连锁店的话,这样的毛利率还不够低。
结合以上数据,毛利率越高,说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越高。奢侈品和中成药类企业的毛利率都非常高,这类企业不以走量为基础,而是以高附加值为战略目标。而渠道商则是以量取胜,毛利率越低,企业越有核心竞争力,以薄利多销为目标。
不同类型的企业有不同的战略目标,而毛利率的高低,也可以显示该企业的定位。最怕的是定位错位,本应该以量取胜的企业定价过高,或以高附加值取胜的企业定价过低,都会影响企业的正常发展。而我们以毛利率筛选股票时,切不可一刀切,要区别地看待企业的定位,再结合毛利率进行筛选。
二、销售净利润率看谁更棋高一招
同类企业的成本几乎都差不多,看谁更棋高一招,比拼的就是费用。毛利率只考查了营业成本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更进一步比较,就要比在达到同一效果的基础上,谁的费用更低。
销售净利润率=净利润 / 营业收入。
分母不变,分子由毛利润变成了净利润,也就相当于扣除了费用之后的再次考量。但这其中还包括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呢。我们之所以要比,是比谁更好,而不是比谁更坏。好的企业并不依靠营业外收入来扭亏,所以销售净利润率在这方面是可以忽略的。
同为知名乳制品企业的伊利股份(300230)和光明乳业(600597),自2011年至2016年,毛利率几乎相同,甚至前几年伊利股份的毛利率还比光明乳业低几个点。但伊利股份的销售净利润率是光明乳业的2倍到3倍。如表4-4和图4-4所示。
从表面上看,两个类型相同的企业,光明乳业在毛利率上初期碾压伊利股份。但到了真正为股东赚钱的问题上,为何伊利股份却反超了光明乳业呢?2016年,伊利股份每销售100元,股东会赚9.34元;光明乳业每销售100元,股东只能赚2.79元。
表4-4 伊利股份与光明乳业的毛利率与销售净利润率数据对比

问题就出在除去营业成本之后的各项费用上,如表4-5所示。两者的财务费用基本相同。伊利股份的管理费用比光明乳业要高2到3百分点。可在销售费用上,光明乳业6年未变,始终保持在27%左右,伊利股份的销售费用却一直低于光明乳业。一支好的销售团队,会用同样比率的资金发挥更大的作用。至少从这两份数据来看,光明乳业一直处于被动状态的原因之一,就是销售费用过高。
表4-5 伊利股份与光明乳业的三种费用数据对比

价值投资从入门到精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