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175ST朗源股票,概念,前景,怎么样,个股分析,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
admin888
|300175 ST朗源股票,到底是个啥?
哎,你说这股市啊,真是让人又爱又恨。前两天我朋友还跟我聊起一只叫“ST朗源”的股票,代码是300175,说他最近在研究这个票,问我知不知道情况。说实话,一开始我也挺懵的,ST股嘛,一听就有点悬乎,但既然人家问了,我就得好好查一查、理一理,今天咱就坐下来,像朋友聊天一样,把这事儿掰开揉碎了说说。
一、ST朗源是家什么样的公司?
你要是第一次听说“ST朗源”,那咱们先从头说起。这家公司全名叫“朗源股份有限公司”,以前叫“朗源食品”,听名字就知道,最早是做水果加工的,尤其是苹果干、果脯这类产品。总部在山东烟台,那边盛产苹果,所以他们起步就是靠着当地资源优势搞起来的。
我记得大概十几年前吧,这公司在创业板上市,那时候还挺风光的,主打出口业务,客户里有不少国际大超市和食品品牌。后来呢,也拓展了一些其他农产品加工,比如坚果、冻干果蔬之类的,算是国内比较早一批做健康休闲食品的企业。
不过这几年,公司的日子好像没那么好过了。你看看它的财报,营收波动挺大的,有时候增长一点,有时候又突然下滑,给人一种不太稳定的感觉。而且更关键的是,它被“戴帽”了——也就是成了“ST股”。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吧?说明公司连续两年亏损,或者财务有问题,交易所给它贴了个警示标签。
所以现在很多人看到“ST”两个字,第一反应就是:这公司是不是快不行了?其实也不能一棍子打死,有些ST公司也在努力自救,只是目前还在风险期罢了。
二、“ST”到底是啥意思?对股票影响大吗?
说到这儿,可能有人还不太清楚“ST”是啥玩意儿。我给你解释一下哈。“ST”是“Special Treatment”的缩写,翻译过来就是“特别处理”。这是中国A股市场为了提醒投资者某些上市公司存在财务或经营风险,专门设置的一个标识。
一般来说,如果一家公司连续两年净利润为负,或者净资产为负,或者审计报告被出具非标意见,就有可能被戴上ST帽子。一旦戴上,每天涨跌幅限制也从正常的10%变成5%,交易规则也更严格一些。
那你可能会问:那这不就是说明公司出问题了吗?没错,确实是出了问题。但问题有大有小。有的公司是因为行业周期下行暂时亏损,有的则是内部管理混乱、债务压身,甚至面临退市风险。
拿ST朗源来说,它被ST主要是因为前几年连续亏损,加上年报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这就触发了ST条件。所以你现在看它的股票名称前面有个“ST”,就是在提醒你:兄弟,这票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但话说回来,也不是所有ST股都不能碰。市场上确实有一些投资者专门研究ST股,赌它能“摘帽”——也就是扭亏为盈、恢复正常状态。一旦成功摘帽,股价往往会有一定反弹。但这属于高风险操作,不是普通人随便玩得起的。
三、ST朗源的主要概念有哪些?
现在咱们来聊聊概念。炒股的人特别喜欢讲“概念”,因为有时候一个热门概念就能让股价飞起来。那ST朗源身上有哪些概念呢?
首先,最基础的就是“农业+食品加工”。它属于大消费里的细分领域,主营水果干制品、坚果等休闲食品。这类企业通常会被归类到“大农业”或“食品饮料”板块。

其次,它也有“出口导向型”企业的标签。过去它的外销比例不低,主要出口到欧美、东南亚等地。所以当人民币贬值或者海外需求旺盛的时候,理论上对公司是有利的。不过这几年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大,这块业务也不太稳定。
再往后看,你会发现它还沾边“乡村振兴”和“农村电商”这些政策概念。毕竟它是从山东农村起家的农业企业,地方政府有时候也会扶持一下。虽然实际受益程度不好说,但在题材炒作时,这些概念偶尔会被拿出来炒一炒。
另外,近年来公司也在尝试转型,比如涉足数据中心、云计算相关业务。你没听错,一个做果干的公司居然想搞IDC(互联网数据中心)!这事还得从它收购的一家公司说起——之前它收购了一家叫“光环云谷”的项目公司,试图切入大数据领域。

这一下子就让它多了个“数字经济”“新基建”“东数西算”之类的概念。虽然目前这块业务还没怎么贡献利润,但在二级市场上,只要有概念,资金就可能来炒一波。
所以你看,ST朗源虽然主业看起来传统,但它身上的概念还真不少:农业、食品、出口、乡村振兴、数字经济、IDC……五花八门的。这也导致它的股价有时候会因为某个消息突然拉升,但持续性往往不强。
四、基本面分析:这家公司到底怎么样?
好了,接下来咱们进入正题——基本面分析。这可是判断一家公司值不值得长期关注的核心部分。咱们不吹不黑,一条条来看。
先看财务数据。我翻了一下它最近几年的年报,说实话,情况不算乐观。2021年和2022年都是亏损的,2023年勉强实现盈利,但利润非常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还是亏的。也就是说,它的盈利很大程度上靠的是卖资产、政府补贴这类“一次性收益”,而不是主营业务真正好转。
营业收入方面,近几年一直在6亿到8亿之间徘徊,没有明显增长趋势。相比之下,同行里有些企业已经在往十几亿甚至几十亿走了。规模上显然落后了。
毛利率呢?大概在20%左右,不算高也不算太低。但问题是净利率常年接近零甚至为负,说明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压得挺重,盈利能力弱。
再说资产负债结构。它的总资产不算小,但负债率偏高,特别是流动负债压力不小。账上有一定货币资金,但跟短期债务比起来,覆盖能力一般。而且应收账款也不少,回款周期长,现金流紧张的问题一直存在。
然后我们看看股东结构。前几大股东里有实际控制人杨氏家族,还有几家机构投资者。不过近年来有不少股东减持,包括高管也在陆续套现,这多少反映出内部信心不足。
再谈谈管理层。这家公司换过几次战略方向,一会儿专注食品,一会儿又要搞数据中心,给人一种摇摆不定的感觉。战略不清,执行自然就难落地。而且频繁跨界,资源整合能力又跟不上,结果往往是两边都没做好。
最后说说业务布局。传统的果干业务受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大,竞争也激烈,利润率越来越薄。而新拓展的数据中心业务投入大、回报慢,目前还没形成稳定收入来源。两头都不扎实,企业发展缺乏清晰主线。
综合来看,ST朗源的基本面可以说是“问题多多”。虽然2023年勉强扭亏,避免了退市风险,但从可持续经营角度看,还有很多短板需要补。如果没有实质性的改革或外部支持,未来依然充满不确定性。
五、技术分析:股价走势怎么看?
除了基本面,咱们也得看看技术面。毕竟很多散户朋友更关心股价怎么走,什么时候可能涨,什么时候要小心。
先说说历史走势吧。ST朗源的股价这些年可以说是“跌宕起伏”。从2015年牛市最高点十几块,一路往下,最低跌到2块钱附近。这几年基本就在2到5块之间震荡,典型的ST股特征——低位盘整,偶尔脉冲式上涨。
成交量方面,平时都比较清淡,一天几千万成交额就算多了。但一旦有利好消息,比如公告要合作、要转型、要引入战投之类的,就会突然放量拉升,甚至连续涨停几天。不过这种行情往往来得快去得也快,追高的很容易被套。
从K线图上看,它经常出现“长阳+长阴”的组合,说明多空博弈激烈,情绪化交易明显。技术指标上,MACD经常在零轴下方徘徊,RSI也没有明显的强势信号,整体处于弱势区间。
如果你用波浪理论来看,它似乎经历过一轮完整的下跌周期,现在可能处于底部震荡阶段。但能不能走出反转趋势,还得看有没有基本面配合。
支撑位和压力位的话,大致可以这么看:2元左右是近几年的强支撑,多次触及都没跌破;3.5到4块之间是个重要压力区,每次冲到这里都会遇到抛压;5块以上基本就是前期套牢盘密集区,突破难度很大。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它的日均换手率不高,流动性一般。这意味着大资金进出不方便,容易造成价格剧烈波动。小散户参与的话,买卖时机把握不好,很容易吃亏。

总的来说,从技术角度看,ST朗源目前处于低位震荡格局,不具备明显的上升趋势。如果有资金炒作概念,可能会有短线机会,但缺乏持续性。对于喜欢做波段的人来说,或许能找到一些节奏,但对于追求稳健收益的投资者来说,吸引力不大。
六、前景如何?未来有机会吗?
这个问题可能是大家最关心的:ST朗源以后还有没有希望?
坦白讲,这得看你怎么定义“机会”。如果是短期投机角度,只要有消息刺激,比如政策利好、资产重组传闻、或者蹭上某个热点概念,股价是有可能动一动的。毕竟A股市场从来不缺讲故事的资金。
但从长期发展的角度看,它的前景确实面临不少挑战。
首先,传统主业增长乏力。果干这个行业门槛不高,竞争对手多,利润空间有限。再加上消费者口味变化快,年轻一代更偏好新鲜水果或进口零食,传统加工食品的市场份额其实在被挤压。
其次,转型之路走得并不顺利。你想啊,一个做果干的企业突然说自己要搞数据中心,听起来就很违和。虽然收购了相关资产,但技术和运营经验都不足,客户资源也没积累起来。目前这块业务收入占比很小,离真正盈利还有很长距离。
再者,公司治理和资金链也是隐患。历史上有过违规担保、资金占用等问题,虽然现在有所整改,但信誉恢复需要时间。而且它融资能力有限,银行贷款难,股权融资又受限于ST身份,很难拿到便宜的钱来做大规模投资。
不过话说回来,也不是完全没有转机。比如:
- 如果它能找到强有力的合作伙伴,把数据中心业务真正做起来;
- 或者通过资产剥离、债务重组改善财务状况;
- 又或者地方政府出手帮扶,推动企业整合资源;
这些都有可能带来积极变化。特别是如果哪天它成功摘掉ST帽子,至少说明经营稳定性得到了认可,这对信心是个提振。
另外,随着国家对数字经济、智慧农业的支持力度加大,如果它能找准定位,把传统农业与数字化结合,说不定也能走出一条特色路子。

但这些都是“如果”,现实是它目前还没有展现出足够的执行力和清晰的战略路径。所以在没有看到实质性进展之前,大多数人对它的未来还是持观望态度。

七、个股综合分析:值不值得关注?
现在我们把前面说的都串起来,做个总结性的个体分析。
ST朗源这家公司,本质上是一家处于转型阵痛期的传统农业加工企业。它曾经有过辉煌,但现在面临着主业萎缩、财务承压、战略模糊等一系列问题。被ST之后,更是进入了高风险区域。
它的优势在于:
- 有一定的品牌基础和出口渠道;
- 拥有部分土地和厂房等实物资产;
- 跨界布局了数据中心,具备一定的想象空间;
- 股价处于历史低位,存在超跌反弹的可能性。
但劣势也非常明显:
- 主营业务缺乏竞争力,增长停滞;
- 盈利能力弱,依赖非经常性收益保壳;
- 管理层战略摇摆,执行力不足;
- 市场形象受损,融资困难;
- 技术面缺乏趋势性机会,流动性差。
所以综合来看,这只股票更适合那些愿意承担较高风险、擅长捕捉题材炒作机会的短线交易者。而对于注重安全边际、追求稳定回报的价值投资者来说,它的吸引力相对较低。
当然啦,股市永远没有绝对的答案。今天的冷门股,明天也可能变成黑马。关键是你要清楚自己买的是什么,承担的是什么风险,预期的是什么回报。
八、散户该怎么看待这只股票?
我知道,很多人问这个问题,其实是想知道:“我现在能不能买?”或者“我已经买了怎么办?”
但我不能给你建议,我只是分享信息和观点。我能说的是,作为散户,在面对ST股时一定要格外谨慎。
第一,你要明白ST股的风险等级比普通股票高得多。它们随时可能继续亏损、被暂停上市,甚至退市。一旦退市,流动性几乎归零,想卖都卖不出去。
第二,不要轻信所谓的“内幕消息”或“即将摘帽”的传言。每年都有不少ST股传出重组、引进战投的消息,但最终落地的没几个。很多都是市场情绪炒作,热度一过就打回原形。
第三,如果你真想参与,一定要控制仓位,别一把梭哈。哪怕你觉得有机会,也要当成小仓位试错,做好亏钱的心理准备。

第四,多关注公司的公告和定期报告,而不是只看K线图。真正的变化一定是从业绩和资产结构上体现出来的,不是靠几个涨停就能证明的。
第五,别抱着“赌一把翻身”的心态进场。股市不是赌场,尤其是ST股,更容易让人陷入越套越补、越补越亏的恶性循环。
总之,对待ST朗源这样的股票,最好的态度可能是:了解它,观察它,但不一定非要参与它。
九、和其他同类公司相比,它处在什么位置?
有时候光看一家公司不够直观,咱们拿它跟同行比一比,心里更有谱。
比如说,在农产品加工领域,有像好想你、黑芝麻、桂发祥这样的上市公司。这些公司虽然也都面临增长瓶颈,但整体财务状况要比ST朗源稳定得多。好想你虽然也卖掉了百草味,但转型方向更明确;黑芝麻在健康产业上做了些探索;桂发祥虽然是老字号,但至少还在盈利。
再看那些涉足IDC或数字经济的传统企业,比如鸿博股份、中装建设等,它们虽然也是跨界,但要么有更强的资金支持,要么有更成熟的团队运作,转型推进得更快一些。
相比之下,ST朗源无论是资源储备、人才梯队还是资本运作能力,都不占优势。它更像是一个“想改变却力不从心”的典型代表——有想法,没实力;有动作,没结果。
所以说,它在同类公司中的排名,恐怕只能算中下游水平。既没有龙头企业的护城河,也没有新兴企业的爆发力,夹在中间挺尴尬的。
十、结语:理性看待,别被情绪牵着走
聊了这么多,我想你也大概对ST朗源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它不是一家简单的公司,也不是一个可以轻易下结论的投资标的。
它承载着一段创业历史,也背负着现实困境;它有过转型的梦想,但也付出了试错的代价。它的股票价格背后,不只是数字的跳动,更是无数投资者的情绪博弈。
在这个市场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标准。有人看重低价潜力,有人偏好题材弹性,有人则坚持只选基本面扎实的公司。没有谁对谁错,只有适不适合。
我想说的是,无论你最终是否选择关注这只股票,都请保持一份清醒和理性。别因为一时的涨停就冲动追高,也别因为连续下跌就觉得“到底了”。投资这件事,拼的不是运气,而是认知和耐心。
ST朗源会不会有一天重新站起来?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每一个企业的重生,都需要时间、资源和正确的决策。而在那之前,作为投资者,我们要做的,是守护好自己的本金,不盲目,不贪婪,也不恐惧。
相关自问自答:
Q:ST朗源为什么会被ST?
A:主要是因为公司2021年和2022年连续两年亏损,且2022年的财务报告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意见,触发了交易所的风险警示条件,因此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简称*ST,后来因申请撤销退市风险警示成功,变更为ST。
Q:ST朗源现在还在亏损吗?
A:根据2023年年度报告,公司当年实现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正,结束了连续两年亏损的局面,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仍为负,说明主营业务尚未完全恢复盈利能力。
Q:ST朗源的主营业务是什么?
A:公司主营业务包括鲜果及果蔬初加工业务、坚果类食品加工以及数据中心业务。其中,传统主业以苹果干、果脯等果蔬制品为主,近年来尝试向数字经济领域拓展。
Q:ST朗源有数据中心业务吗?
A:是的,公司通过收购等方式布局了数据中心(IDC)业务,主要依托“光环云谷”项目开展。但该业务目前尚处于投入期,收入贡献较小,尚未形成稳定的盈利模式。
Q:ST朗源有机会摘帽吗?
A:摘帽的前提是公司消除导致被实施风险警示的情形,并经审计确认符合撤销条件。2023年公司实现盈利,已向交易所申请撤销ST,能否成功需等待官方审核结果。
Q:ST朗源的股价为什么这么低?
A:股价低迷主要受公司长期亏损、被ST、市场信心不足、主营业务增长乏力等因素影响。此外,ST股本身涨跌幅受限、流动性较差,也抑制了估值提升。
Q:ST朗源的股东有没有减持?
A:有。近年来,公司部分高管及大股东存在减持行为,反映出内部人员对公司未来发展存在一定不确定性。

Q:ST朗源属于什么板块?
A:它属于创业板上市公司,行业分类为“农副食品加工业”,同时也因涉足IDC业务被归入“数字经济”“新基建”等相关概念板块。
Q:ST朗源的总股本是多少?
A:截至2023年底,公司总股本约为4.7亿股左右,具体数据以最新公告为准。
Q:现在买ST朗源风险大吗?
A:风险相对较大。ST股本身存在退市可能性,且该公司基本面尚未根本改善,业绩波动大,适合风险承受能力强、熟悉ST股玩法的投资者关注,普通投资者需谨慎对待。
Q:ST朗源和朗源食品是同一家公司吗?
A:是的,朗源股份有限公司原名为“朗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后更名为现名,主营业务延续了原有的果蔬加工体系。
Q:ST朗源有没有国企背景?
A:目前没有。公司为民营企业,实际控制人为自然人杨建伟及其一致行动人,无国有资本控股背景。

Q:ST朗源的数据中心业务赚钱吗?
A:目前尚未实现显著盈利。该业务仍处于建设和客户拓展阶段,投入成本高,短期内难以成为主要利润来源。
Q:ST朗源的审计问题解决了吗?
A:2023年年报显示,审计机构对其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意味着此前的“无法表示意见”问题已得到整改和解决,这是申请摘帽的重要前提之一。
Q:ST朗源未来会退市吗?
A:目前没有面临立即退市的风险。只要公司2024年继续保持盈利、财务合规,且不出现新的重大违规事项,就有望维持上市地位。但未来仍需持续关注其经营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