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股票 > 财经资讯 > 财经资讯

603103横店影视股票,概念,前景,怎么样,个股分析,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

2025-10-10 10:23:01 来源:本站 作者: admin888
分享到
关注牛市通网在线:
  • 扫描二维码

    关注√

    牛市通网微信

在线咨询:
  • 扫描或点击关注牛市通网在线客服

一、先说说我为啥会关注横店影视这只股票

其实吧,我一开始也没太注意603103这个代码,毕竟A股几千只股票,谁记得住那么多?但有一次朋友聊起电影院的事儿,说现在电影市场回暖了,春节档票房特别猛,然后就提到了横店影视。我当时一听“横店”俩字,脑子里立马蹦出那个拍戏的横店影视城,心想:这公司是不是跟那个有关系?后来一查,还真是有点渊源,虽然不是同一个公司,但名字听着就挺有“影视味儿”的,感觉挺接地气。

从那以后我就开始留意它了。说实话,我不是那种天天盯盘的短线玩家,更偏向于看看基本面、行业趋势这些,所以对横店影视的关注也是慢慢来的。尤其是这几年电影院线经历了不少波折,疫情那会儿几乎停摆,大家都不敢去影院,院线公司日子都不好过。但现在不一样了,观众又回来了,大片一部接一部地上映,我觉得这个行业可能正在回暖,而横店影视作为国内排名靠前的院线之一,自然就成了我观察的重点。

二、横店影视到底是干啥的?别被名字搞混了

很多人第一次听到“横店影视”,第一反应就是:“哦,是不是拍电视剧的那个横店?”我当初也这么以为,结果一了解才发现,还真不是一回事。横店影视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3103)是横店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主要做的是电影院线运营和电影放映业务,简单说就是开电影院、卖电影票、分票房收入的那种。

很多人第一次听到“横店影视”,第一反应就

它不像一些影视制作公司那样自己拍电影,比如华谊兄弟或者光线传媒那种,它是下游的“渠道商”。你可以理解为,导演和制片方把电影做好了,交给发行公司,然后像横店这样的院线公司负责在自家影院排片、售票、放映。每卖出一张票,他们就能从票房里分到一部分钱,剩下的再给片方和发行方。

不过话说回来,它也不是完全不参与内容。近几年它也开始投资一些电影项目,算是往上游延伸了一点点,但整体来看,主业还是院线运营。目前在全国有几百家直营影院,覆盖了大部分一二线城市,甚至不少三四线城市也有它的影子。规模在国内院线里能排进前十,算是比较有影响力的民营院线之一。

三、概念这块儿,它到底算不算“热门题材”?

说到股票的概念,现在市场上流行炒各种“概念”,什么元宇宙、AI、新能源车,听起来都挺高大上的。那横店影视属于哪一类呢?说实话,它没那么“科技范儿”,但它确实有几个标签可以贴一贴。

首先,最直接的就是“文化传媒”板块,这是它最基本的归类。其次,它也被划入“影视传媒”、“院线概念”这类细分领域。如果你关注的是消费复苏这条主线,那它也算“线下消费”或“可选消费”的代表之一。毕竟看电影是一种典型的休闲娱乐消费,经济好了,大家手头宽裕了,愿意花钱看电影的人就多。

另外,有些人也会把它和“IP经济”扯上点关系,毕竟横店集团本身有庞大的影视拍摄资源,虽然上市公司和影视城是两家独立公司,但总归有点“血缘关系”,说不定未来会有协同效应。不过这种说法更多是想象空间,目前还没看到实质性的联动。

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点是“国企改革”概念。横店集团虽然是民营企业,但在浙江当地影响力很大,而且管理风格偏稳健,有些投资者会觉得它治理结构相对规范。但这块儿不算特别突出,更多还是看行业本身的表现。

总的来说,横店影视的概念不算特别“炸裂”,没有蹭上那些风口浪尖的热点,但它胜在“实在”——你买它,就是买一个跟大众娱乐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体产业,而不是某个虚无缥缈的故事。

四、行业前景怎么样?电影院还有人去看吗?

这个问题我琢磨了很久。你说现在流媒体这么发达,Netflix、爱奇艺、腾讯视频哪个不能在家看?高清画质、杜比音效,还能暂停、倍速播放,多方便。那为什么还要花几十块钱去买张电影票,挤地铁跑到商场里去看?

一开始我也怀疑,电影院会不会慢慢被淘汰?但后来我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看电影这件事,本质上不只是“看内容”,它还是一种社交活动、一种仪式感。情侣约会、朋友聚会、家庭出行,电影院是个很自然的选择。大银幕带来的沉浸感,是手机和平板永远替代不了的。

而且你看这几年的爆款电影,像《流浪地球2》《满江红》《热辣滚烫》,票房动不动就几十亿,说明市场热度还在。特别是节假日档期,影院经常一票难求,连IMAX厅都得提前好几天抢。这说明观众的观影意愿并没有消失,只是需要好的内容来激发。

当然,行业也经历过低谷。疫情三年,很多影院关门倒闭,从业人员转行送外卖的都有。但正因如此,行业也完成了一轮洗牌。那些经营不善的小影院被淘汰了,剩下的大多是品牌化、连锁化的大公司,抗风险能力更强。像横店影视这种有资金、有管理优势的企业,反而在危机中扩大了市场份额。

未来的话,我觉得院线行业不会爆发式增长,但也不会消亡。它会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阶段,增速可能不如以前那么快,但只要内容持续产出,观众习惯还在,这个行业就有存在的价值。而且随着票价适度上涨、非票房收入(比如卖爆米花、卖周边)提升,盈利能力也有改善的空间。

五、基本面分析:这家公司到底赚不赚钱?

接下来咱们就得看看横店影视的“底子”怎么样了。毕竟概念再好,最终还得看公司能不能挣钱,对吧?

我翻了一下它近几年的财报,说实话,数据波动挺大的。2020年和2021年那会儿,受疫情影响,营收大幅下滑,净利润直接由盈转亏,甚至出现过上亿元的亏损。那时候整个行业都很难受,它也不例外。

但到了2022年底和2023年,情况开始好转。随着防疫政策调整,影院全面恢复营业,加上几部大片接连上映,它的营收明显回升。2023年的年报显示,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了接近50%,虽然还没回到疫情前的高点,但趋势是向上的。

利润方面,2023年实现了扭亏为盈,净利润由负转正,虽然绝对值不算特别高,但至少说明经营在恢复正常。毛利率也在逐步修复,从之前的低位回升到了30%左右,这个水平在院线行业中算是中等偏上。

资产负债表方面,公司的负债率不算太高,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也都处于合理区间,短期偿债压力不大。现金流方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在2023年也转正了,说明主营业务已经开始“造血”,不再完全依赖外部输血。

资产负债表方面,公司的负债率不算太高,流

不过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它的应收账款有所增加,可能是部分合作方结算周期拉长导致的;另外,固定资产比重较大,毕竟影院装修、设备投入都是重资产,折旧压力不小。这些都会影响长期的盈利稳定性。

总体来看,横店影视的基本面正在走出低谷,财务状况趋于稳健,但距离“强劲”还有一定距离。它不是一个高速增长的成长股,更像是一个正在修复中的价值型公司。

六、技术分析:股价走势透露了哪些信号?

除了基本面,我也看了看它的技术走势。毕竟股价是市场情绪的反映,有时候比财报还诚实。

先看日线图,603103在过去两年里的走势可以用“震荡筑底”来形容。2022年最低跌到过6块多,之后随着市场回暖,慢慢爬升,最高冲到过12块以上。2023年下半年有过一波明显的上涨,成交量也跟着放大,说明有资金在介入。

从周线级别看,它在8元到10元之间形成了一个比较坚实的支撑区,多次回调到这里就止跌反弹。而上方12元附近则成了短期的压力位,几次尝试突破都没成功,说明这个位置有不少套牢盘。

技术指标方面,MACD在2023年底出现了金叉,随后红柱持续放大,显示出一定的上涨动能。RSI一度进入超买区域,但没有形成顶背离,说明上涨还算健康。布林带目前处于中轨偏上运行,通道开口略有收窄,可能预示着短期内会进入盘整。

技术指标方面,MACD在2023年底出现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就是它的换手率。平时不算高,大概在1%-2%之间,属于比较冷门的股票。但在某些利好消息出来时,比如春节档票房超预期,换手率会突然放大到5%以上,说明有短线资金在博弈题材。

综合来看,技术面上它处于一个中期反弹的趋势中,但缺乏持续大涨的动力。如果后续没有更强的基本面支撑或者行业催化,可能会继续在区间内震荡。

七、和其他院线公司比,它有什么优势和劣势?

光看一家公司总觉得不够全面,所以我还拿它跟其他几家主要的院线公司做了个对比,比如万达电影、中国电影、上海电影这些。

先说万达电影,毫无疑问是行业老大,影院数量最多,品牌影响力最强,而且它自己也有影视制作业务,产业链更完整。相比之下,横店影视的规模小一些,全国影院数量大概是万达的一半左右,在一线城市的覆盖率也不如万达密集。

但横店也有自己的特点。比如它的单店效益控制得还不错,部分门店的坪效和人效在行业内排名靠前。另外,它的管理费用率相对较低,说明运营效率还可以。而且它背靠横店集团,在物业资源、资金支持方面有一定优势,不像一些独立院线那样完全靠自己打拼。

中国电影和上海电影呢,它们更像是“国家队”,有国资背景,参与了很多主旋律大片的投资和发行。它们的业务结构更复杂,既有发行业务,也有放映,甚至还涉及版权交易。横店相比之下更“纯粹”,专注在院线运营上。

所以要说优势,横店的优势在于机制灵活、成本控制较好、区域布局均衡;劣势则是品牌号召力不如万达,内容端的话语权较弱,抗风险能力也稍逊一筹。

八、非票房收入这块儿,它做得怎么样?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电影院赚钱,可不只是靠卖电影票。实际上,卖爆米花、可乐、套餐、会员卡、广告这些“非票房收入”才是真正的利润奶牛。

举个例子,一张电影票卖50块,片方和发行方要分走差不多一半,影院到手可能就20多块,刨去租金、人工、水电,剩不了多少。但你买一份30块的套餐,成本可能就几块钱,利润率高达80%以上。所以越是成熟的院线,越重视这部分收入。

那横店影视在这方面表现如何呢?从财报上看,它的商品销售收入(主要是零食饮料)和广告收入占比在逐年提升,2023年已经占到总收入的15%左右。虽然比例还不算特别高,但趋势是向好的。

而且它也在推自己的会员体系,通过APP、小程序等方式积累用户,做私域运营。会员充值、积分兑换、联合营销这些手段都在用,目的就是提高用户的复购率和客单价。

不过相比万达电影那种已经建立起强大衍生品生态的公司,横店在这块儿还有差距。比如万达有自己的IP衍生品商店,甚至能卖电影周边玩具、服饰,而横店目前还停留在基础的餐饮销售层面。

不过相比万达电影那种已经建立起强大衍生品

但话说回来,非票房收入的提升是个长期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要它持续投入数字化运营、优化用户体验,未来这块的增长潜力还是有的。

九、股东结构和机构态度怎么看?

股东结构也能透露出一些信息。我查了一下横店影视的十大流通股东,发现里面有不少是公募基金和社保基金的身影,虽然持股比例不算特别高,但说明有一定机构认可它的价值。

尤其是2023年三季度之后,有几家基金开始增持,可能跟当时市场对消费复苏的预期有关。不过整体来看,机构持仓比例并不算高,大多数时候还是以散户交易为主。

这也反映出一个问题:它目前还不是主流资金的重点配置对象。比起那些热门赛道的龙头股,它的关注度偏低,流动性也一般。好处是没那么多机构抱团,不容易出现暴涨暴跌;坏处是缺乏持续的资金推动,股价容易陷入沉寂。

另外,横店集团作为控股股东,持股比例比较高,对公司有较强的控制力。这对于公司战略的稳定性是有利的,但也意味着外部资本介入的空间有限。

十、未来有哪些潜在的机会和风险?

最后咱们来聊聊未来的可能性。投资嘛,说到底就是赌未来。

先说机会。第一个当然是行业复苏。如果接下来几年电影市场能保持每年10%以上的增长,优质影片不断涌现,那作为头部院线之一的横店自然能分到一杯羹。特别是寒暑假档、国庆档、春节档这几个黄金档期,一旦有爆款出现,短期业绩就会有明显提振。

第二个机会是下沉市场。现在很多一二线城市的影院已经趋于饱和,但三四线城市还有空间。横店这些年也在往这些地区扩张,如果能抓住低线城市的消费升级趋势,可能会带来新的增长点。

第三个是数字化转型。比如通过大数据分析观众偏好,优化排片;或者加强线上平台建设,提升会员粘性;再或者探索“影院+”模式,比如办小型发布会、粉丝见面会、电竞观赛等,拓展使用场景。

再说风险。最大的风险当然是内容空窗期。电影行业很依赖爆款,如果某段时间没有叫座的片子,哪怕影院开着,观众也不来,收入就会断崖式下跌。这种情况在过去几年屡见不鲜。

再说风险。最大的风险当然是内容空窗期。电

其次是竞争压力。虽然小影院倒了一批,但剩下的大玩家之间的竞争更激烈了。万达、CGV、大地影院都在抢市场份额,价格战、服务战、体验战打得火热,利润空间被不断挤压。

还有就是宏观经济的影响。如果整体消费疲软,大家捂紧钱包,非必需的娱乐支出首当其冲会被削减。看电影毕竟不是刚需,经济不好时,很多人会选择在家看剧。

十一、总结一下我的看法

聊了这么多,我自己也理了理思路。横店影视这家公司,谈不上有多惊艳,但也不算差。它是一家典型的传统消费类企业,经历了行业的至暗时刻,现在正在缓慢恢复元气。

它的优势在于有一定的品牌基础、相对稳健的管理和清晰的主业定位;劣势则是成长性不足、缺乏核心护城河、容易受外部环境影响。

从投资角度看,它更适合那些偏好稳健、能接受波动、愿意长期持有的投资者。如果你追求的是短期暴利或者追逐热点,那它可能不太适合你。但如果你相信中国电影市场的长期潜力,愿意陪它走过修复期,那它或许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选择。

从投资角度看,它更适合那些偏好稳健、能接

当然,股市有风险,任何分析都只是参考。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想法也不同,最终怎么看待这只股票,还得你自己拿主意。


自问自答环节

Q:横店影视和横店影视城是同一家公司吗?
A:不是。横店影视城是横店集团旗下的影视拍摄基地,主要用于影视剧拍摄;而横店影视(603103)是另一家上市公司,主营电影院线运营,两者业务不同,但都隶属于横店集团体系。

Q:横店影视的主要收入来源是什么?
A:主要来自电影票房分账收入,其次是卖品(如爆米花、饮料)、广告和会员服务等非票房收入。

Q:它有没有参与电影投资?
A:有,但占比不大。它偶尔会参与一些电影项目的联合投资,但主业仍是院线放映,不像一些影视公司那样深度参与内容制作。

Q:为什么它的股价波动这么大?
A:因为它属于强周期行业,业绩高度依赖电影档期和观众人次。一旦遇到疫情或内容空窗期,业绩就会大幅下滑,导致股价承压。

Q:它和万达电影比,哪个更强?
A:从规模和品牌来看,万达电影更强;但从运营效率和区域布局来看,横店也有自己的优势。两者各有侧重,不能简单说谁一定更好。

Q:现在这个价位适合买吗?
A:这个问题没法回答。价格是否合适取决于你的投资目标、风险承受能力和对未来的判断,建议结合自身情况综合考虑。

Q:它有没有分红?
A:有的。横店影视近年来有进行现金分红,但分红比例不算特别高,具体要看当年的盈利情况和董事会决议。

Q:它有没有分红?
A:有的。横店影视

Q:未来电影院会被流媒体取代吗?
A:完全取代不太可能。流媒体方便,但影院提供的是沉浸式体验和社交场景,两者更多是互补关系,而不是替代。

Q:它在全国有多少家影院?
A:截至2023年底,横店影视在全国拥有超过400家直营影院,银幕数量超过3000块,覆盖多个省市。

Q:它的最大风险是什么?
A:最大的风险是行业周期性波动和内容供给不足。如果没有足够多的优质电影上映,即使影院开着,也难以吸引观众,直接影响收入和利润。

责任编辑:admin888 标签:603103横店影视股票,概念,前景,怎么样,个股分析,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
广告

热门搜索

相关文章

广告
牛市通网 |财经资讯

603103横店影视股票,概念,前景,怎么样,个股分析,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

admin888

|

一、先说说我为啥会关注横店影视这只股票

其实吧,我一开始也没太注意603103这个代码,毕竟A股几千只股票,谁记得住那么多?但有一次朋友聊起电影院的事儿,说现在电影市场回暖了,春节档票房特别猛,然后就提到了横店影视。我当时一听“横店”俩字,脑子里立马蹦出那个拍戏的横店影视城,心想:这公司是不是跟那个有关系?后来一查,还真是有点渊源,虽然不是同一个公司,但名字听着就挺有“影视味儿”的,感觉挺接地气。

从那以后我就开始留意它了。说实话,我不是那种天天盯盘的短线玩家,更偏向于看看基本面、行业趋势这些,所以对横店影视的关注也是慢慢来的。尤其是这几年电影院线经历了不少波折,疫情那会儿几乎停摆,大家都不敢去影院,院线公司日子都不好过。但现在不一样了,观众又回来了,大片一部接一部地上映,我觉得这个行业可能正在回暖,而横店影视作为国内排名靠前的院线之一,自然就成了我观察的重点。

二、横店影视到底是干啥的?别被名字搞混了

很多人第一次听到“横店影视”,第一反应就是:“哦,是不是拍电视剧的那个横店?”我当初也这么以为,结果一了解才发现,还真不是一回事。横店影视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3103)是横店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主要做的是电影院线运营和电影放映业务,简单说就是开电影院、卖电影票、分票房收入的那种。

很多人第一次听到“横店影视”,第一反应就

它不像一些影视制作公司那样自己拍电影,比如华谊兄弟或者光线传媒那种,它是下游的“渠道商”。你可以理解为,导演和制片方把电影做好了,交给发行公司,然后像横店这样的院线公司负责在自家影院排片、售票、放映。每卖出一张票,他们就能从票房里分到一部分钱,剩下的再给片方和发行方。

不过话说回来,它也不是完全不参与内容。近几年它也开始投资一些电影项目,算是往上游延伸了一点点,但整体来看,主业还是院线运营。目前在全国有几百家直营影院,覆盖了大部分一二线城市,甚至不少三四线城市也有它的影子。规模在国内院线里能排进前十,算是比较有影响力的民营院线之一。

三、概念这块儿,它到底算不算“热门题材”?

说到股票的概念,现在市场上流行炒各种“概念”,什么元宇宙、AI、新能源车,听起来都挺高大上的。那横店影视属于哪一类呢?说实话,它没那么“科技范儿”,但它确实有几个标签可以贴一贴。

首先,最直接的就是“文化传媒”板块,这是它最基本的归类。其次,它也被划入“影视传媒”、“院线概念”这类细分领域。如果你关注的是消费复苏这条主线,那它也算“线下消费”或“可选消费”的代表之一。毕竟看电影是一种典型的休闲娱乐消费,经济好了,大家手头宽裕了,愿意花钱看电影的人就多。

另外,有些人也会把它和“IP经济”扯上点关系,毕竟横店集团本身有庞大的影视拍摄资源,虽然上市公司和影视城是两家独立公司,但总归有点“血缘关系”,说不定未来会有协同效应。不过这种说法更多是想象空间,目前还没看到实质性的联动。

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点是“国企改革”概念。横店集团虽然是民营企业,但在浙江当地影响力很大,而且管理风格偏稳健,有些投资者会觉得它治理结构相对规范。但这块儿不算特别突出,更多还是看行业本身的表现。

总的来说,横店影视的概念不算特别“炸裂”,没有蹭上那些风口浪尖的热点,但它胜在“实在”——你买它,就是买一个跟大众娱乐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体产业,而不是某个虚无缥缈的故事。

四、行业前景怎么样?电影院还有人去看吗?

这个问题我琢磨了很久。你说现在流媒体这么发达,Netflix、爱奇艺、腾讯视频哪个不能在家看?高清画质、杜比音效,还能暂停、倍速播放,多方便。那为什么还要花几十块钱去买张电影票,挤地铁跑到商场里去看?

一开始我也怀疑,电影院会不会慢慢被淘汰?但后来我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看电影这件事,本质上不只是“看内容”,它还是一种社交活动、一种仪式感。情侣约会、朋友聚会、家庭出行,电影院是个很自然的选择。大银幕带来的沉浸感,是手机和平板永远替代不了的。

而且你看这几年的爆款电影,像《流浪地球2》《满江红》《热辣滚烫》,票房动不动就几十亿,说明市场热度还在。特别是节假日档期,影院经常一票难求,连IMAX厅都得提前好几天抢。这说明观众的观影意愿并没有消失,只是需要好的内容来激发。

当然,行业也经历过低谷。疫情三年,很多影院关门倒闭,从业人员转行送外卖的都有。但正因如此,行业也完成了一轮洗牌。那些经营不善的小影院被淘汰了,剩下的大多是品牌化、连锁化的大公司,抗风险能力更强。像横店影视这种有资金、有管理优势的企业,反而在危机中扩大了市场份额。

未来的话,我觉得院线行业不会爆发式增长,但也不会消亡。它会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阶段,增速可能不如以前那么快,但只要内容持续产出,观众习惯还在,这个行业就有存在的价值。而且随着票价适度上涨、非票房收入(比如卖爆米花、卖周边)提升,盈利能力也有改善的空间。

五、基本面分析:这家公司到底赚不赚钱?

接下来咱们就得看看横店影视的“底子”怎么样了。毕竟概念再好,最终还得看公司能不能挣钱,对吧?

我翻了一下它近几年的财报,说实话,数据波动挺大的。2020年和2021年那会儿,受疫情影响,营收大幅下滑,净利润直接由盈转亏,甚至出现过上亿元的亏损。那时候整个行业都很难受,它也不例外。

但到了2022年底和2023年,情况开始好转。随着防疫政策调整,影院全面恢复营业,加上几部大片接连上映,它的营收明显回升。2023年的年报显示,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了接近50%,虽然还没回到疫情前的高点,但趋势是向上的。

利润方面,2023年实现了扭亏为盈,净利润由负转正,虽然绝对值不算特别高,但至少说明经营在恢复正常。毛利率也在逐步修复,从之前的低位回升到了30%左右,这个水平在院线行业中算是中等偏上。

资产负债表方面,公司的负债率不算太高,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也都处于合理区间,短期偿债压力不大。现金流方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在2023年也转正了,说明主营业务已经开始“造血”,不再完全依赖外部输血。

资产负债表方面,公司的负债率不算太高,流

不过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它的应收账款有所增加,可能是部分合作方结算周期拉长导致的;另外,固定资产比重较大,毕竟影院装修、设备投入都是重资产,折旧压力不小。这些都会影响长期的盈利稳定性。

总体来看,横店影视的基本面正在走出低谷,财务状况趋于稳健,但距离“强劲”还有一定距离。它不是一个高速增长的成长股,更像是一个正在修复中的价值型公司。

六、技术分析:股价走势透露了哪些信号?

除了基本面,我也看了看它的技术走势。毕竟股价是市场情绪的反映,有时候比财报还诚实。

先看日线图,603103在过去两年里的走势可以用“震荡筑底”来形容。2022年最低跌到过6块多,之后随着市场回暖,慢慢爬升,最高冲到过12块以上。2023年下半年有过一波明显的上涨,成交量也跟着放大,说明有资金在介入。

从周线级别看,它在8元到10元之间形成了一个比较坚实的支撑区,多次回调到这里就止跌反弹。而上方12元附近则成了短期的压力位,几次尝试突破都没成功,说明这个位置有不少套牢盘。

技术指标方面,MACD在2023年底出现了金叉,随后红柱持续放大,显示出一定的上涨动能。RSI一度进入超买区域,但没有形成顶背离,说明上涨还算健康。布林带目前处于中轨偏上运行,通道开口略有收窄,可能预示着短期内会进入盘整。

技术指标方面,MACD在2023年底出现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就是它的换手率。平时不算高,大概在1%-2%之间,属于比较冷门的股票。但在某些利好消息出来时,比如春节档票房超预期,换手率会突然放大到5%以上,说明有短线资金在博弈题材。

综合来看,技术面上它处于一个中期反弹的趋势中,但缺乏持续大涨的动力。如果后续没有更强的基本面支撑或者行业催化,可能会继续在区间内震荡。

七、和其他院线公司比,它有什么优势和劣势?

光看一家公司总觉得不够全面,所以我还拿它跟其他几家主要的院线公司做了个对比,比如万达电影、中国电影、上海电影这些。

先说万达电影,毫无疑问是行业老大,影院数量最多,品牌影响力最强,而且它自己也有影视制作业务,产业链更完整。相比之下,横店影视的规模小一些,全国影院数量大概是万达的一半左右,在一线城市的覆盖率也不如万达密集。

但横店也有自己的特点。比如它的单店效益控制得还不错,部分门店的坪效和人效在行业内排名靠前。另外,它的管理费用率相对较低,说明运营效率还可以。而且它背靠横店集团,在物业资源、资金支持方面有一定优势,不像一些独立院线那样完全靠自己打拼。

中国电影和上海电影呢,它们更像是“国家队”,有国资背景,参与了很多主旋律大片的投资和发行。它们的业务结构更复杂,既有发行业务,也有放映,甚至还涉及版权交易。横店相比之下更“纯粹”,专注在院线运营上。

所以要说优势,横店的优势在于机制灵活、成本控制较好、区域布局均衡;劣势则是品牌号召力不如万达,内容端的话语权较弱,抗风险能力也稍逊一筹。

八、非票房收入这块儿,它做得怎么样?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电影院赚钱,可不只是靠卖电影票。实际上,卖爆米花、可乐、套餐、会员卡、广告这些“非票房收入”才是真正的利润奶牛。

举个例子,一张电影票卖50块,片方和发行方要分走差不多一半,影院到手可能就20多块,刨去租金、人工、水电,剩不了多少。但你买一份30块的套餐,成本可能就几块钱,利润率高达80%以上。所以越是成熟的院线,越重视这部分收入。

那横店影视在这方面表现如何呢?从财报上看,它的商品销售收入(主要是零食饮料)和广告收入占比在逐年提升,2023年已经占到总收入的15%左右。虽然比例还不算特别高,但趋势是向好的。

而且它也在推自己的会员体系,通过APP、小程序等方式积累用户,做私域运营。会员充值、积分兑换、联合营销这些手段都在用,目的就是提高用户的复购率和客单价。

不过相比万达电影那种已经建立起强大衍生品生态的公司,横店在这块儿还有差距。比如万达有自己的IP衍生品商店,甚至能卖电影周边玩具、服饰,而横店目前还停留在基础的餐饮销售层面。

不过相比万达电影那种已经建立起强大衍生品

但话说回来,非票房收入的提升是个长期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要它持续投入数字化运营、优化用户体验,未来这块的增长潜力还是有的。

九、股东结构和机构态度怎么看?

股东结构也能透露出一些信息。我查了一下横店影视的十大流通股东,发现里面有不少是公募基金和社保基金的身影,虽然持股比例不算特别高,但说明有一定机构认可它的价值。

尤其是2023年三季度之后,有几家基金开始增持,可能跟当时市场对消费复苏的预期有关。不过整体来看,机构持仓比例并不算高,大多数时候还是以散户交易为主。

这也反映出一个问题:它目前还不是主流资金的重点配置对象。比起那些热门赛道的龙头股,它的关注度偏低,流动性也一般。好处是没那么多机构抱团,不容易出现暴涨暴跌;坏处是缺乏持续的资金推动,股价容易陷入沉寂。

另外,横店集团作为控股股东,持股比例比较高,对公司有较强的控制力。这对于公司战略的稳定性是有利的,但也意味着外部资本介入的空间有限。

十、未来有哪些潜在的机会和风险?

最后咱们来聊聊未来的可能性。投资嘛,说到底就是赌未来。

先说机会。第一个当然是行业复苏。如果接下来几年电影市场能保持每年10%以上的增长,优质影片不断涌现,那作为头部院线之一的横店自然能分到一杯羹。特别是寒暑假档、国庆档、春节档这几个黄金档期,一旦有爆款出现,短期业绩就会有明显提振。

第二个机会是下沉市场。现在很多一二线城市的影院已经趋于饱和,但三四线城市还有空间。横店这些年也在往这些地区扩张,如果能抓住低线城市的消费升级趋势,可能会带来新的增长点。

第三个是数字化转型。比如通过大数据分析观众偏好,优化排片;或者加强线上平台建设,提升会员粘性;再或者探索“影院+”模式,比如办小型发布会、粉丝见面会、电竞观赛等,拓展使用场景。

再说风险。最大的风险当然是内容空窗期。电影行业很依赖爆款,如果某段时间没有叫座的片子,哪怕影院开着,观众也不来,收入就会断崖式下跌。这种情况在过去几年屡见不鲜。

再说风险。最大的风险当然是内容空窗期。电

其次是竞争压力。虽然小影院倒了一批,但剩下的大玩家之间的竞争更激烈了。万达、CGV、大地影院都在抢市场份额,价格战、服务战、体验战打得火热,利润空间被不断挤压。

还有就是宏观经济的影响。如果整体消费疲软,大家捂紧钱包,非必需的娱乐支出首当其冲会被削减。看电影毕竟不是刚需,经济不好时,很多人会选择在家看剧。

十一、总结一下我的看法

聊了这么多,我自己也理了理思路。横店影视这家公司,谈不上有多惊艳,但也不算差。它是一家典型的传统消费类企业,经历了行业的至暗时刻,现在正在缓慢恢复元气。

它的优势在于有一定的品牌基础、相对稳健的管理和清晰的主业定位;劣势则是成长性不足、缺乏核心护城河、容易受外部环境影响。

从投资角度看,它更适合那些偏好稳健、能接受波动、愿意长期持有的投资者。如果你追求的是短期暴利或者追逐热点,那它可能不太适合你。但如果你相信中国电影市场的长期潜力,愿意陪它走过修复期,那它或许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选择。

从投资角度看,它更适合那些偏好稳健、能接

当然,股市有风险,任何分析都只是参考。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想法也不同,最终怎么看待这只股票,还得你自己拿主意。


自问自答环节

Q:横店影视和横店影视城是同一家公司吗?
A:不是。横店影视城是横店集团旗下的影视拍摄基地,主要用于影视剧拍摄;而横店影视(603103)是另一家上市公司,主营电影院线运营,两者业务不同,但都隶属于横店集团体系。

Q:横店影视的主要收入来源是什么?
A:主要来自电影票房分账收入,其次是卖品(如爆米花、饮料)、广告和会员服务等非票房收入。

Q:它有没有参与电影投资?
A:有,但占比不大。它偶尔会参与一些电影项目的联合投资,但主业仍是院线放映,不像一些影视公司那样深度参与内容制作。

Q:为什么它的股价波动这么大?
A:因为它属于强周期行业,业绩高度依赖电影档期和观众人次。一旦遇到疫情或内容空窗期,业绩就会大幅下滑,导致股价承压。

Q:它和万达电影比,哪个更强?
A:从规模和品牌来看,万达电影更强;但从运营效率和区域布局来看,横店也有自己的优势。两者各有侧重,不能简单说谁一定更好。

Q:现在这个价位适合买吗?
A:这个问题没法回答。价格是否合适取决于你的投资目标、风险承受能力和对未来的判断,建议结合自身情况综合考虑。

Q:它有没有分红?
A:有的。横店影视近年来有进行现金分红,但分红比例不算特别高,具体要看当年的盈利情况和董事会决议。

Q:它有没有分红?
A:有的。横店影视

Q:未来电影院会被流媒体取代吗?
A:完全取代不太可能。流媒体方便,但影院提供的是沉浸式体验和社交场景,两者更多是互补关系,而不是替代。

Q:它在全国有多少家影院?
A:截至2023年底,横店影视在全国拥有超过400家直营影院,银幕数量超过3000块,覆盖多个省市。

Q:它的最大风险是什么?
A:最大的风险是行业周期性波动和内容供给不足。如果没有足够多的优质电影上映,即使影院开着,也难以吸引观众,直接影响收入和利润。


财经资讯